《越过急涧山岚》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这样的「性」,真的安全吗?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今年三月初,台湾教育部公布,明年(民国一百年)开始,会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的九年一贯国小国中课程当中,而同志教育也包括在内。在《性别平等教育白皮书》(《白皮书》)中,性别平等教育的愿景在于「消除性别歧视,维护人格尊严」、「建立民主、平等、正义及友善之教育环境」、「构筑安全友善之生活环境,建立追求社会正义及自由民主之公民社会」(《白皮书》,页5)。以上的理念都是人人应该肯定及追求的。我们对于同志学生,不应该因他们在性及感情的对象上与一般人不同,而予以不友善的态度,甚至在言语上攻击、嘲笑他们。教导学生尊重差异、包容不同,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同志教育是否仅只于此,值得我们深究。

这样判定性身分客观吗?

政府为了预备有关的课程改革,在九十七年底出版了《认识同志——教育资源手册》(《认识同志》),是官方第一本讲述同志教育的专着。既为同志教育,「同志」指的是谁?《认识同志》表示,同志并非单指同性恋者,而是LGBTSQQ。包括:女同性恋(Lesbian);男同性恋(Gay);双性恋(Bisexual);变性或跨性别(Transgender);对同志友善的「直人」(Tonzhi-friendly Straight),即对同志社群友善,并愿意成为同志社群一员的异性恋者;酷儿(Queer),泛指受异性恋霸权的性体制所压迫的性与性别边缘的,且接纳自己与别人的差异的人;以及不确定自己性倾向或不需要明确性别定位身分的同志(Questioning)。

值得留意的是,这些定义,「并不以标准化的工具来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同志,而以个人自我认同自己是同志的一份子,就是同志」(《认识同志》,页20)。以上对同志的定义,已经包含不同的性身分。此外,这些性身分是不断增加的,以前经常提到的只是同性恋者,后来增加为LGBT四种,现在教育部更进一步增加至七种。可是,这些性身分只是根据一种主观的自我肯定,而不是由客观否证的原则去确立,难保他日会更进一步,加进更多更具争议性的性身分。香港大学医学院退休精神科教授吴敏伦也曾提出:「性倾向就性对象而言,大约分为四十种,其中包括各类物恋、人兽恋、父母兄弟姊妹恋、娈童癖、嗜耆癖等等。1在客观标准化之下已可以有四十种的性倾向,如只凭主观判定,又会有多少性身分要一并加入「同志」的行列?

真的是误导吗?

教育部认为,同志面临的问题,是基于社会给与的不公平对待的不利环境。因此,首要的目标就是要移除这些环境因素,建立安全与对同志友善的校园政策。《性别平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应提供性别平等之学习环境,建立安全之校园空间,令同志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安全、接纳以及对性倾向少数之尊重的一种氛围。(《认识同志》,页39)

建立安全校园,无论对任何人,都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同志本身(他/她)面对的困扰,是否只是环境造成呢?《认识同志》以媒体大肆报导「同志得爱滋」为例,认为媒体的报导会误导大众,以为只有同志才会得爱滋,作为社会歧视同性恋者的证明之一。诚然,感染爱滋病毒的不单是同性恋者,按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感染爱滋病病毒的数字,到今年二月底,注射药物者仍是台湾感染爱滋病毒人口的第一名。然而,男同性恋者由今年一月底的6195人,到八月底增加至6826人,人数增加了631人(七个月内增加10%),成为台湾感染爱滋病毒最多的族群。原本排行第一位的注射药物者,则只增加了64人(增加1%)。如果将双性恋者包括在内,同志感染爱滋病毒的比例超过四成。

此外,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在今年三月的「2010全国性传染病预防会议」(2010 National STD Prevention Conference)中表示,男男性交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感染爱滋病毒的比率,比一般男士高出超过四十四倍,比一般女士高出超过四十倍。2认为同性恋者感染性病及爱滋病的比率,远超于一般人,社会的歧视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单单归咎于社会歧视,而不是因为他们进行高危的性行为,这样的说法是缺乏理据的。而将错误的讯息教导学生,是负责任的做法吗?

至于安全校园的政策,教育部引用美国同运组织GLSEN(Gay, Lesbian, and Straight Education Network)所订的同志安全校园指标,包括:学校是否制定反性倾向歧视的政策,并放在学生与教职员手册中、是否针对老师与家长举办同志议题的工作坊、是否针对学生举办同志议题的活动、校刊上有同志议题的文章、图书馆有大量有关同志的书籍、多数的课程(如:文学、历史、生物等)涵盖了同志议题、学校中有公开现身的老师与同学等。简单而言,学校首先应避免伤害同志学生,积极地介入同志学生遭受歧视及欺凌的事件,其次就是积极地透过教育,减少师生对同志议题的刻板印象与偏见,以减低对同志学生的伤害。(《认识同志》,页39-40)

在美国,同志教育也经常以反欺凌(antibullying)、反骚扰(antiharassment)或安全校园(safe schools)的课程,推动同志教育。教育部引用的GLSEN每年都会举办「缄默日」活动(Day of Silence)。当天所有支持这活动的学生和老师在学校会整天保持缄默,以抗议对同性恋者的压迫。他们虽然不发声,却透过互相传递小卡,表达对同性恋者的支持:「骚扰、偏见和歧视产生了缄默,我故意的缄默是对这种缄默的回响。我相信终止这种缄默,是与这些不公义抗争的第一步。」不少学校都支持这活动,但一些团体却批评这是把同性恋社运的议程带进校园,使教育政治化,把学生变成文化战争的前线士兵,并且侵犯一些学生的宗教自由。

其中一例发生在2004年圣地牙哥市北边的Poway高中,十六岁的学生Tyler Chase Harper为表示不同立场,「缄默日」当天穿T恤回校,上面印上「同性恋是羞耻的,我们的学校拥抱上帝所定罪的」(Homosexuality is Shameful; Our School Embraced What God Has Condemned),校方告诉他这种做法违反了校方政策,警告要把他停学,但很多学生却对他表示支持。3还有一些人在学校推行反欺凌课程,要求学生一定要接受同性恋是正常的,而「说同性性行为是罪」也被界定为欺凌行为。4

教育部引用GLSEN的指标,令人忧虑教育部是否也认同GLSEN以「安全校园」为名所进行的活动。2000年三月二十五日,GLSEN于Tufts大学举行一场「外展教育研讨会」(“Teach-Out” Conference)。大约两百位年轻人及三百位成年人参与,与会的包括十四到二十一岁的学生,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二岁。5

研讨会的工作坊,不乏露骨大胆的色情内容,讲员与学生们大谈性爱,包括以性行为探索性身分、约会中的同志性爱、各式各样性交方式,甚至变态性行为、性虐待技巧等。GLSEN也曾向学生派发册子《二十一世纪的酷儿》(Queer in 21 Century),书中介绍上述种种性行为。

「安全的性」真的安全吗?

也许现阶段,台湾的教育并不会发生以上的事情,但教育部对同性性行为,例如肛交、口交等都表达相当正面的态度。《认识同志》提及青少年同志的性教育中,鼓励「应正视青少年也有性行为的事实,强调正面、健康的性生活……教师要正视青少年的性经验,在性交过程中,青少年学习作身体的认识与探索……让性爱成为愉悦的事,……积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保险套、指套、制作口交膜,及使用水性润滑液,所有性玩具也保持干净,不与他人共用性玩具。唯有安全的性是更好的性。」(《认识同志》,页80-81)令人惊讶的是,教育单位不是教导学生同性性行为的危险,并提醒学生不要从事高危的同性性行为,反而鼓励学生去探索同性性行为。

若参考CDC(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对于男男性交者的建议,就明显发现CDC并不单单提倡「安全的性」。CDC对男男性交者的建议第一步:不要进行性行为,包括肛交、口交和阴道交,除非双方都只有单一性伴侣并互相忠贞,而且双方都知道对方是否染有爱滋病毒。第二步才是使用保险套。

「安全的性」是否百分之百的安全,正是教育部要回答的重点。对于保险套的安全性,《避孕科技》(Contraceptive Technology)指出,(异性)伴侣无误地使用保险套,方法失败率为2%,意指如果有一百对伴侣无误地使用保险套达一年,只有兩对伴侣会怀孕。但如果不是无误的使用保险套,一百对以一般方法使用保险套的伴侣当中,有十五对会在使用首年怀孕。6如果异性伴侣使用保险套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试问,教育部可否告诉国民,比一般性行为高危的同性性行为,所谓「安全的性」会有多安全?

此外,辅导同志学生时,教育部强调要进行「肯定式的同志谘询观点」(Affirmative Counseling),这主要是指:

1. 肯定同志是有价值且可被欣赏的情欲特质(sexuality)与生活方式,并协助学生接纳并欣赏自己的性倾向;

2. 反对并对抗社会中的异性恋主义(Heterosexism)或性倾向歧视,了解并协助学生对抗这些歧视与压力。
(《认识同志》,页43)

根据研究,部份青少年在青春期时会有短暂性倾向的疑惑,但很多人长大后,问题便消失。有一个曾经针对约三万五千名学生进行的性倾向调查发现,十二岁学生有25.9%不肯定自己的性倾向,十八岁学生只有5%不肯定自己的性倾向。研究发现,十八岁的学生表示有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的比率,比十二岁学生有以上两种性倾向的比率减少了一半。7也有研究显示,只有2-3%的成人会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8

美国儿科学院(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ians)认为,对于有性倾向疑惑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全面及准确的资讯,并尊重家长及学生本人自决的权利,学校不应该鼓励学生「出柜」或错误标签学生是同志,以免他从事高危的同性性行为。9

是否侵犯家长权利?

最后,同志教育有没有侵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权利,似乎是没有处理的问题。《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第十八条第四款确认「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尊重父母和(如适用时)法定监护人,保证他们的孩子能按照他们自己的信仰,接受宗教和道德教育的自由」。此条文是属于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条文。政府在九十八年中,颁布实施《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成为国家法律的一部份。华人的传统文化,以至各大宗教,均视同性性行为是不道德的事情。现在的同志教育,其实在掩盖同性性行为的问题,并把同性恋社运的价值,强加于学生及家长之上,强迫学生认同同性恋。对于那些不认同同性恋的异议人士,这实际是一项强迫洗脑的行为,侵犯了家长的权利。政府在反歧视、尊重人权的理由下推动同志教育,是不是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帜,侵犯同性恋异议人士的人权?在台湾以同志文化来作一埸文化大革命呢?

基督徒因应之道

明显的,同志教育是同志运动的重要部份,试图美化同性恋行为,并把不同意见打成歧视、仇恨同性恋者,以推动同志运动的议程。作为基督徒,我们要以什么态度及原则面对同志运动呢?

首先,我们在教会内要加强对婚姻、家庭价值的教导,让弟兄姊妹了解上帝设立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婚姻的心意;对外要宣传婚姻对个人的好处,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益处,以抗衡同志教育的冲击。

第二,不要把同志运动人士等同于所有同性恋者。推动同志运动的只是一部份的同性恋者,很多同性恋者,他/她们只是希望社会给他们一个生活空间,而不是要改变社会制度。此外,还有一部份不认同自己同性恋行为的同性恋者,他/她们希望可以减低自己被同性吸引的程度,停止同性恋的行为。

第三,了解同性恋人士的挣扎,给与适当的关怀。若要回应同志运动,我们应该至少找一位同性恋者作朋友,了解他/她们的生活及挣扎。一方面关心他们真正的需要,同时避免我们在回应同志运动时,对同性恋者作出人身攻击,令人以为,社会上真的有人非常仇恨同性恋者。

第四,摆事实,讲道理。我们应该对同性恋的问题作系统性的了解,以理性和平的态度,提出同性恋对当事人负面影响的事实,并对政府鼓励同性恋提出批评及强烈的质疑。我们也可以鼓励弟兄姊妹,以公民的身分,向政府及政党表达推动同性恋运动的强烈不满,并要求政府在同性恋的议题上,停止侵犯持不同意见的民众的权利,维护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以及家长的权利。

最后,对于攻击我们的人,应以理性平和的态度作出回应,不作人身攻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大陆争取司法独立的北大法律教授贺卫方,与章诒和女士合着了《四手联弹》一书,当中记述贺教授小时候,共产党教导小学生,全国人民在毛泽东领导下抗日,而蒋介石只是假抗战,真反共。他放学回家告诉爸爸,爸爸却告诉贺卫方:「课本写错了,老师也错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令贺卫方惊讶万分。八年抗战是由国民党领导共产党,这个对在大陆以外生活的中国人都是常识,可是对当时被共产党扭曲事实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却是天方夜谭。

如果我们不想让扭曲事实的教育在台湾上演,请你用祷告的心,向上帝求问,此时此刻在台湾的基督徒是不是要挺身而出,维护上帝所设立,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的婚姻制度与家庭价值。

附注:

1. 曾焯文着,吴敏伦编,《香港性经》,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页63。
2. ‘CDC Analysis Provides New Look at Disproportionate Impact of HIV and Syphilis Among U.S. Gay and Bisexual Men’, http://www.cdc.gov/nchhstp/Newsroom/msmpressrelease.html.
3. Janet L. Folger, The Crimin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Sisters, Oregon: Multnomah. 2005. p. 146-147.
4. Donald E Wildmon, Speechless: Silencing the Christians, 2009, P.32.
5. http://gatewaypundit.firstthings.com/2009/12/fistgate-ii-high-school-students-given-fisting-kits-at-kevin-jennings-glsen-conference/
6. Lee Warner, Robert A. Hatcher, M.P.H., and Markus J. Steiner, “Male Condoms.” Chapter 16 in Robert A. Hatcher,Contraceptive Technology(18th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Ardent Media, Inc., 2004, p. 334.
7. Remafedi G, Resnick M, Blum R, Harris L.Demography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992.89:714-721.
8. Billy J, Tanfer K, Grady W, Klepinger D.The sexual behavior of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25(1993),52-61.
9. Tom Benton, Letter to school,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ians, 2010, P.2.

※校园杂志2010年11/12月(原标题:「同」化大革命)

本专栏与《校园出版社《书飨》校园杂志》合作

【延伸阅读】:
我家的车上教育car schooling
抢救边缘孩子/砸钱说教 不如用爱关怀
正视霸凌 帮他脱离边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