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教授》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植物探险家肯宁汉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澳洲南部临南太平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摩顿海湾」(Moreton Bay)。1799年,一支英国探险队到达此地,发现当地的原住民喜欢唱歌、跳舞,非常好客。原住民称为「开达穆卡」(Quandamooka)族,他们赠送给探险队员许多鱼肉、海龟肉,与飞狐(Pteropus poliocephalus)肉。这种巨大的飞狐,经常展翅在树冠间滑翔,吃树上的花朵与果实。原住民为了捕捉飞狐,经常疏木,将树林茂密处砍伐疏松,让阳光多透入些,便于发现飞狐的踪迹。

谜样的植物

许多人以为伐树,将造成土壤的流失,但是开达穆卡原住民相信,祗要森林里有一种树木存在,不去砍伐,森林的土壤就不会流失。更有趣的是,这种树生长的地方,土壤会越来越肥沃,连他们在这树的边缘,所种的蔬菜,也能收成良好。世界上,哪有这种功能的树木?探险队对原住民的说法有些存疑,仍将这事记下,带回英国。1817年,英国「Kew皇家植物园」,委派植物探险家肯宁汉(Allan Cunningham, 1791-1839)前往摩顿海湾,探勘这事的真伪。

肯宁汉是英国人,生于伦敦近郊的温布顿。念中学时,他上到学校校长――「儿童文学植物学家」亚当斯牧师(Rev. John Adams, 1750-1814)的课。亚当斯牧师因着「花的近代史」(The Flowers of Modern History)而闻名欧洲。他认为「探索花朵,是引导孩子探知大自然最好的途径。」。他以优美的文笔,将自己探勘植物的过程,写成探险小说。他写道:「藉由了解植物探险者,不辞辛劳背后的爱,可让孩子的爱心更增长。」肯宁汉决定日后要成为一个植物探险家。

澳洲探险队

1814年,他前往巴西,三年期间,他在热带雨林,走了1,940公里。沿途他将未知植物制成的标本,送到Kew植物园,鉴定品种后对外发表,让人认识热带雨林植物的丰富。他写着:「我在热带雨林,学到自立。即使没有补给供应,仍能持续向前。我似乎远离文明,却在重新得力。」1817年,他受派到澳洲,不久找到开达穆卡原住民所说的植物。他发现那是外人未知的新种,这植物在缺水的土壤生长缓慢,一遇潮湿就能生长很快,他称此植物为「热带雨林生长最快的耐旱植物」。后来的人为了纪念他,称此植物为「肯氏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

肯氏南洋杉喜好充分日照,春夏生长较快。秋冬之时落叶很多,澳洲有些昆虫,能迅速分解落叶,增加表土的有机质。部分有机质也能溶解成有机酸,下雨时随水扩散到附近,使树木周围的土质更肥沃。他也发现原住民用这木材作船桨,这些船桨长期泡到海水,也不腐烂,未来应可作上等的家俱或其他用途。

野地的探险文学

1824年,他前往纽西兰探险,寻访未知植物。他也将探险的过程,写成文章介绍给孩子。例如他写道:「我曾经赤脚爬过一座山,路上满了泥巴,我想这是最软的山。」,「我经常携带一个双筒望远镜,出去探险。望远镜功能高度的发挥,就是在野外。」,「鉴定物种需要耐心,有时找到一堆类似的叶子,却找不到一粒容易区分的果子。」,「在原住民的部落,我遇到一根未见过的木头,但是我到附近努力找,就是找不到相似的树木。」,「我总是无法忍受浑浑顿顿的走在路上,却不知道路边的植物。」,「为了寻找新的树种,我经常骑马,骑到无路之处,才下马行走。」等,他一生至少发现96种的新的树种。如肯氏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肯氏石胡荽(Centipeda Cunninghamii)等。

肯氏南洋杉的功能,在十九世纪才受到外界注意。台湾1920年代初期,才有肯氏南洋杉移入。其生长耐酸性,耐贫瘠土壤,与高黏质的土地,所以能适应台湾的环境。肯氏南洋杉的枝叶对称,外型美丽,常被视为造园植物,故早期新竹的红壤台地上,种植不少肯氏南洋杉。

奇特的叶子

我喜爱观察肯氏南洋杉的叶子,那是非常独特的构造。2-3公分长的锥形叶,向内弯曲,整齐排列在枝上。这么密集的生长与排列,将对阳光有高度的吸收;能让叶片之间的空气,保持稳定,隔绝树木外的污染空气,或减低外来噪音与灰尘。

植物的世界对人有益,让人相互分享。人类能否从肯氏南洋杉,学到一些善良、平静、坚强、乐意与人分享的学习呢?让我们走出户外,将观赏肯氏南洋杉当成探险吧。

欢迎参观作者的网站:河马教授的网站

【延伸阅读】:
是上帝让林书豪赢球吗?
台湾父母也一起「林来疯」!
暴发户式的自由——从华府看台湾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