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顾美芬 2025.10.12
图片提供/123RF
三个孩子未成年时,我收到一位前辈的信,鼓励我对孩子要做金、银、宝石的建造,而不是草、木、禾稭的教养。现在孩子都成年了,我回想起几位影响我的长辈,他们的孩子都彬彬有礼,令人赞赏,而我自己的孩子也都成为有用的人,使我这做母亲的大得安慰。
避免这样对孩子说话
父母亲对孩子说的话,或不说的话,都带有力量。有些话是绝对要避免的,如果父母亲没说这些话,儿女是有福的,应该感谢父母。避免说这些话不容易,我们需要立志不说,不然照着天然的血气,很容易脱口而出。甚至我们在新闻中也不时听到父母对儿女从经常暴粗口,变成动手,甚至长期家暴。
有些孩子心中印着不可磨灭的伤痕,因为父母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口或手,也没有敬畏神的心,伤害了最爱的儿女。这些值得父母警惕的话包括:
一、避免拿儿女与别人比较
不只口里不说,心裏也不比较。儿女小时候的长相与功课,长大后的职业与婚姻,都不与别人的儿女比较。特别是如果父母若只看重世界的价值观,儿女较不容易有选择志趣的自由,或成为牧师或宣教士,因为与其他同学相较,若职业不被父母接纳,会郁郁不得志。
经常听到年轻父母会说:「他比你小都没有要抱抱,你为什么不肯自己走」或是「大家都在等你,你还不赶快」。从小,父母就喜欢拿儿女与别人比较,以为这是催促儿女进步的妙方,其实不见得有好效果,反而会让儿女与父母的关系疏离。
二、避免羞辱儿女
孩子小的时候,我不会在电梯里逼孩子叫人,或用羞辱儿女的口气说:「没礼貌,要叫人哪。」孩子长大,也不要用羞辱的话,用激将法,说:「我看你不会成大器,将来没什么出息。」
三、避免大惊小怪的责备
儿女从小到大,经常可能一不小心打破碗或做了别的笨事或傻事,父母要给儿女犯错后的尊严,因父母自己并不完美,也会做错。不要说:「连这个也做不好。」、「这么简单也不会。」或「你有没有脑筋呀!」
四、避免养成儿女不负责任
孩子学走路时,我很少在儿女撞到头时,对着桌子说「打打」,这样他们以后就会小心,而不是怪桌子挡路。孩子长大,若在学校发生问题,也不要马上冲去学校兴师问罪,使儿女觉得反正爸妈会善后,不必怕老师说什么。儿女在成长过程中受伤是必然的,不论是身体的伤,或心里的痛,我们不要让儿女学到用报复来处理伤痛,而是反省与改进。
五、避免迂回传话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对儿女不敢说或不愿说,就叫别人去说。例如父母觉得自己没有权柄,就找老师或教会辅导安排孩子在班上或教会做些事,好把孩子留在学校或教会里,不去外面胡来。这其实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师长、辅导的信任与尊敬。或者有些父母不愿意造成亲子张力,请别人去说:「要早点成家」或「让你或你父母快点抱孙子吧。」
当然,父母也是在做了父母才开始学习做父母的。多数父母可能都说过让儿女受不了、或受伤的、该避免的话。若已经说了,就求神给父母们勇气向儿女道歉,及早和好,永不嫌迟;若父母经常说不该说的话,又不说该说的话,且不肯道歉,就会让亲子关系冰冷、崩盘,父母将后悔不已,因为错过了最美好的亲密时光。
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话
关于那件事:
1.也许你对。
2.我们多讨论。
3.我们一起面对。
4.我可以帮你什么?
当然,我们要先设立规矩,清楚传达原则,就如上帝对亚当说伊甸园中哪些果子可以吃,哪些不可吃,若犯了规,会有什么罚则。儿女听懂却故意犯错时,严格执行。而对于灰色地带,可以与儿女讨论,不是不教而罚,不顺则怒。敬祝天下勇于认错的智慧父母喜乐满足。
●about 顾美芬
【延伸阅读】:妈妈三句不离「去教会」,还用生活费绑架信仰,压力山大怎么办?
人生殊途——亚伯拉罕与罗得的抉择
妈妈三句不离「去教会」,还用生活费绑架信仰,压力山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