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老师 2025.05.25
图片提供/123RF
■ 本系列文章授权自生命树辅导研究中心。
你跟你孩子的关系亲近吗?我观察到,很多父母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会觉得跟孩子亲近,但当孩子逐渐长大,就觉得与孩子不太亲近了,甚至有时候还会变成敌对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把跟孩子亲近等同于不跟他吵架,把孩子听话等同于跟他关系良好?可是这是错误的。就像我们跟神的关系亲密一样,我们要认识神,就愿意花时间跟他相处。那对于我们的孩子呢?你愿意跟你的孩子花时间相处吗?或许你可以想一想,在过去一周里,你花了多少时间跟你的孩子相处。
我自己有四个孩子,而且我做在家教育。我每天下午3点以前的时间都是帮孩子上课。因为事工忙,我一周有四天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都用来服事。我以前觉得我给孩子们的时间够了,从早上7点到下午3、4点都是孩子的,周末也是孩子的,但是我的孩子有一天抗议说,虽然我和他们在一起,但上课时间不能算我和他们花时间相处,因为我都在做事情,并没有着重在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他们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的确,当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在做功课,在做家务或者做其他很多事情,我虽然跟他们在一起,但并没有真的去了解他们。所以,你跟孩子的关系,是真的亲密吗?
我们经常会强调父母的权柄,也就是说,要孩子顺服。但这个权柄与要孩子顺服是不单要建基在我们对神的认识上,也要在对孩子的认识上。当我们在教导他们的时候,常常一看到苗头不对,马上就打压,不让他们做出不好的行为。所以,孩子的需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听我们的话.,我要用很多的规矩来管教他们,这样我们就能安心了。
我们在看孩子时,容易过分简单地把所有问题都看成是罪性,而忘记孩子也活在这个有罪的世界里,孩子也有神的形象。这样的教养有什么问题呢?其实这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教导孩子——当孩子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会很生气;当孩子做得不够完美,我就会不高兴、会失望。虽然你是说你有神的权柄,要来帮助孩子荣耀神、赞美神,可是我会说,当你因为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而生气、失望的时候,你是假借神的名来逼你的孩子服事你心中的偶像。如此一来,孩子看不到神,他看到的、服事的都是你。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跟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当我们着重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我们又怎样邀请孩子看到神呢?正如前面所说,他们看到的神变成一个动不动就生气或者拿着放大镜看他们错处的神。这不是圣经里的神,圣经里的神是那位又真又活又温柔又慈爱的神。
我们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有很多责任要完成,但我邀请你慢下来,去认识神,去认识你自己,并认识你的孩子。
前两周,刚好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女儿按错了电视机的遥控器。我说:「你为什么不问我呢?现在我们大家都不能看电视了。我不会换,我们要等你爸回来。」她看着我,停了30秒,气冲冲地走回房间时,很不高兴地说了一句「反正我还有玩具可以玩」,然后很大声地把门关起来。
如果是你,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把她叫回来质问她,她为什么这样说?告诉她这样很没礼貌?我当时是把她叫回来了,因为我看到她眼中有泪。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不知道。我问,因为妈妈骂她了吗?她说没有。后来她说,因为我说「大家都不能看电视了」,她说这让她觉得她不好,妈妈会不喜欢她。她一想到妈妈会不喜欢她,就很伤心,她觉得妈妈会不要她,所以她就说「反正我还有玩具可以玩」,不去想她突然间在妈妈的心里变不重要了。你看,她会哭,不是因为我骂她,而是在她心中,妈妈这样说代表对她的否定,她感觉妈妈不喜欢她,会不要她,她觉得自己是没有人要的。但其实我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我不喜欢她或不要她这样的话。
弟兄姊妹,如果那天我因为太忙而忽略她的态度,如果我一开口就质问她为什么摔门和说那些话,我就无法知道她真实的想法。如果我只看重她的行为得不得体,我就不会知道她后面做出的这些反应,是她觉得我不要她之后自我安慰的方式。她告诉自己没有关系,妈妈不要她,但她还有玩具可以玩,她要说服自己不痛苦,不在意自己的负面感受。所以她把我推开,不想再和我对话,而是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玩。我女儿那天需要的不单是纠正行为,她还需要一颗新的心。
后来我问女儿,妈妈会不喜欢她吗?妈妈告诉过她会不要她吗?她说没有。她说只是她觉得。我问她,妈妈在她每次做错事情时都告诉她什么?她说,不喜欢她做的事情,但是很爱她。我继续问她:「那你知道我为什么爱你吗?」她说:「因为神很爱你,他也很爱我。」然后我们就花时间讨论福音。讨论完之后,我女儿就说:「对不起,我刚才摔门不对,请你原谅我。」
我们可以看到,我女儿用她错误的感觉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错误的结论,让她理解人、看待事情、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出现了偏差。她的行为需要被改变,但她的心才是罪魁祸首,是首先需要被改变的。她的心相信了谎言,这个谎言说没有人爱她,所以她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拆毁这个谎言最彻底的方式就是福音。福音让她看到神怎样爱她,她的身份在主里是安全的,也因为这样,她很自然地愿意去回应神,去爱神。另外一种回应神的方式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愿意纠正她做错的事。福音,让我们心甘乐意地改变。(待续)
about 【家庭之歌】专栏主要写手:蔡佩芬
合神心意的框架:认识孩子的不同-2
合神心意的框架:认识孩子的不同-1
完美的不完美家庭8共同抵挡罪恶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