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人才竞争,教育松绑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随着十二年国教将要宣告上路,对于整个社会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升高中免试入学的办法。主要是质疑将来公立高中必龙蛇杂处,拖累整体的学习果效,反而助长私立中学与补习班的成长。

虽然这些忧虑的确很严重,也需要教育当局用更有效的方法地来处理,但这背后的思维模式仍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已假设某种学习的单一标准存在(考试分数),然后按此标准作直线化地排序,直接对应到各高中与大学科系的录取分数排名。换句话说,免试入学让这样的「对号过程」出现不确定性,使得家长预期性心理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焦虑。

但是,问题是,这样的教育真的对我们的孩子有帮助吗?他们所将面对的未来社会将是何种图样?

从这些日子社会上关于 TIFA、ECFA、欧债、美牛或人才流失的议题,我们应该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经济模式已随着全球化的脚步有很大的改变。《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有个例子:母亲在二十世纪中可能只是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员,但儿子大学读电子机械科来发展机器人取代之。而她的孙子却在二十一世纪与不同国家的人合作设计环保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即便现在的汽车工厂还是需要装配员与工程师,但除非是技术升级,否则薪水必将因物价日渐微薄,然后慢慢被其他国家员工所取代,而这正是台湾今日的光景。

根据主计处的统计,国人一生平均会换五个以上的工作,而下一代只会多更多。所以冷静一想就会发现过去那种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足以培养孩子在新世代中跨领域的工作竞争力。更别提在连续六年上千张考卷的轰炸后,大多数学生早已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未来感到茫然。这岂不才是我们该忧虑的事吗?事实上,从大学成绩的统计中,我们发现这种失去内在动机的情形在私立中学的毕业生最为严重,因为在最需要自我探索的青少年时期他们失去独自规画时间的能力(美其名是让家长觉得安心),与发展个人兴趣的机会 (为考试反覆练习)。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很快就因为失去外在的压力而表现落后了……

面对这样的景况,我们的教育能为孩子作甚么?还要继续陶醉在分数与排名中吗?或是帮孩子找一个「安心」却也失去「独立能力」的学校吗?我相信我们所关心的重点需要改变。例如现在透过网路,我们可以轻易学到名校的开放式课程或从维基百科得到各类型的知识。因此,下个世代的学习方式要从以个人知识的累积竞争,转化到基本原理的活用、连结与团队讨论为主轴。这并不是说要盲目地简化学习份量或降低难度,而是要让重要知识可以有灵活运用的空间,将所学习内容作统整与表述的能力。而这些都很少是目前的考试制度所能检测出来的。

按此而言,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应该以培养正确的「内在品质」(如品格、价值观、反省力、学习方式与情绪管理等) 为首要,进入青少年的中学时期就需要在学科上打下基础并能对自我的生涯规划有充分的探索,这样他们在进入大学后才有足够的内在的动机被释放出来,不但主动学习以求贯通,更能充分利用资源跨越不同的领域,打开学习的疆界,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接受未来的变化与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免试入学只是一个必要松绑的开始。但我们所真正要关切的不应是「排序」的问题,而是「教育素质」的问题。这是目前教育部还有许多缺失要被极力监督的地方。例如十二年国教一半的经费都是花在其实没有急迫需求的免学费政策,不如只补助高职、中低收入的家庭或非自愿性的私校生到公立学校的水平。更多的经费与资源应该用在增补弱势地区的教育资源、降低班级人数、增加多元专业师资、调整课程内容、加强适性辅导、活化升学管道、创造产学合作机会等等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与强化内在品质的事情上。

也唯有我们家长体认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集中心力在真正关乎教育的重要地方,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有希望在未来全球化的世界中能够超越我们自己的局限而展翅高飞。

** 发表于八月九日中国时报的时报论坛。网址如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80900476.html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dawwei.wang

【延伸阅读】:
台湾前途的决定,在隐藏之处的坚持
十二年国教的成功关键
十二年国教的内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