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新弱智时代的神学教育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见与思

  要如何描述现在的时代呢?狄更斯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光明的时代,也是最黑暗的时代。」对台湾而言,相对于过去的封闭,现在应该是开放的;相对于过去的守旧,现在应该是创新的;相对于过去的威权,现在是自由的;相对于过去的单向度,现在是多维度的。

  网路的发达与手机的普及,资讯的传递不仅没有地域的界线,连时间差也渐次消融。经历了大量的讯息与知识的启蒙,人应该是脱离了无知、愚昧、鲁钝的行列,而渐次进入统整、熟虑、精确判断的境界。但是,我却认为现在是一个新弱智时代,讯息的量太大,使得人失去了思考的空间;信息的即时性易使人来不及判断真伪;而网路的匿名更是使人任意发言而无所忌惮。当网路卷起新的旋风,便追随者众却完全无理性可言。社会如此,教会也渐如此。

教会现象

  放眼看去,台湾社会 正处在基督教的战国时代,各种思想峥嵘而起,可谓「百鸟争鸣、百花齐放」。有的传统、有的现代;有的福音派、有的灵恩派;有的强调悔改和好、有的主张命定宣告;有的要走天国文化、有的则要用犹太历、过犹太节。有牧师传道、也有先知使徒;有的用双翼、有的学康希。之前有人以赵镛基为导师、也有的走华理克路线。当然,也不可忘了百万听众的布永康、以及神迹医治的辛班尼。然而,现在最夯的非幸福小组不可。你可以不懂车,但是会卖车;你可以对福音无知,但是你会传福音。也许,我们亦当如显克维之的小说所言:「主啊!你要往何处去?」

  有的牧者说:「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牧师愿意为了你们的益处四处奔跑,只要什么对弟兄姊妹有帮助,我就去学,到韩国、新加坡、甚至到印度、印尼,学来了就用在我们的教会,只要能使教会复兴、对大家有帮助,我就去学。」这位牧者的用心与劳苦,着实令人感动。但是,也足证这牧者的无知,他的心中没有定见,只要教会兴起什么流行风,他就去跟,这阵风过去,下阵风就来,牧者与教会就如此这般随风逐流。有无知的牧者,就会有可怜的教会。而牧师高举什么,信徒就会起而跟随。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被称为「先知」的人,都很爱钱?参加这种先知预言的聚会,都会要你凭信心大量奉献;甚至,到前面让先知祷告的人,还要有额外的奉献。难道你不会问:他们到底是在事奉上帝?还是在事奉玛门?讲到特会,在某些特会,会降金粉、会有香气、还有的人拣到天使的羽毛,这些有圣经的根据吗?宗教改革以后,「唯独圣经」是所有基督教会所坚持的原则。要问:什么时候开始,基督教会变得如此怪力乱神?

需要读神学

  以前读神学,是为了要献身做牧师;但现在,平信徒也应该读神学,否则你根本不知道牧师讲的是对的还是错的。神学,让人有系统认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明白上帝救恩的计画,知晓圣经中的微言大义,好使人走向正确的道路。神学,教导人理性的思维与逻辑的分析,让人在歪里充斥的时代分辨出历久弥新的真理。

  如果你读过神学,当有人说「上帝告诉我」时,你就当问他:「你以前见过上帝、听过他的声音吗?不然你怎么确定你听到的就是上帝的声音?而不是撒但的声音?」当有人问你:「你有圣灵充满的经验吗?」你就能这样回答他:「像你们这种倒在地上的经验,我没有;但是像圣经,起来放胆传讲基督的经验我有。况且,圣灵充满如果是一种经验,那么你现在一定没有被圣灵充满。但圣经上彼得被圣灵充满,就一生活在圣灵的引导与管理之中;我愿我的一生被上帝的话与上帝的灵引导与管理。」

  有位弟兄问我:「牧师,有一个先知为我祷告,说他在祷告中看到有很多人到一辆车上买东西,他不知道我就是开车作生意的,我觉得他好像很准。」我问:「然后呢?」他说:「三个月过去了,我的生意也没有变好。这个先知讲的到底对还是不对?」我中肯地告诉他:「你要耐心等候,圣经上有些先知的预言,要四百年以后才会实现。」他懂我在告诉他什么。

  如果,一个平信徒有读神学,就不容易被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所迷惑,也不会被似是非的道理所辖制。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传道人好好读神学并拥有一套中心思想,就可以轻易解决这些问题、并正确为疑惑的信徒指点迷津。如果,一个传道人明白正确的教义,他就不会说:「我们教会很开放,接受传统神学、也可以接受先知预言。」因为,传统神学以圣经为核心,这些先知预言企图在圣经之外另立权威。有中心思想的人就会知道:「增长」不是教会的任务,「见证基督」才是教会存在的目的。

从神学知识到神学思考

  我在神学院的课室曾不客气地说:「现在,教会里充斥着一些有读过神学院,却没有读过神学的牧师。」同学们纳闷:怎么可能呢?此话怎讲呢?我解释:「有读过神学院」就是有一张神学文凭,很多牧师都有;但是「有读过神学」则是指能把学问融汇贯通、具批判性的思考能力、能指出是非、能分辨对错、拥有中心思想的人,老实说,这种牧师不多。前者,仅拥有神学的知识;而后者,是具有神学的思考能力。

  神学是理性的,理性讲究的是前因后果、重视的是正确推理,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传福音必须说服人,澎湃的聚会、满桌的美食、神迹与奇事,只能迷惑人,无法真正说服人。殊不知见惯了神迹的希伯来人,入了迦南地还是不断的悖逆神。新弱智时代的人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容易被煽动而聚集,也可能一下就鸟兽散。缺乏了正确教义的基督教,要吸引人很迅速,也可能很快就见不到身影。情绪性、表象性、感觉性、物质性的东西,在建立信仰的有效性上是何等的薄弱啊!

  有扎实的神学知识为根基,再加上严谨的学思考,才能孕育出一篇丰厚的讲章。不管在会堂,或是在小组,凡是得开口讲论圣经的人,都应该好好读神学。当人人读神学,不仅能一再确证自己所行走的道路的正确性,更能一同力抗当代社会与教会中弱智无知的盲流。否则,必有人如此反应:「我为什么要到一间吵闹的教会,听一个肤浅的牧师,讲幼稚的道?」「我现在真的是混乱了,我想介绍我的朋友去教会,但实在不知道该到哪一间教会,我很怕他一进去,就被教坏了!」「我觉得好饥渴,都快要burn out了,我需要被牧养,但是主日讲台与小组聚会都无法满足我的需要!」

结语:以灵性统摄理性与感性

  一个真正敬畏上帝的人,必会认真追求信仰真理、严谨探讨信仰法则,这样的人不会随波逐流、不致同流合污。当代的神学教育正应当教出这样的学生,在理性的思辨中不失情感,在感性的弥漫中保持清醒。而厚实的灵性与美好的生命,正是撑起理性感性的重要支柱。

  我想起九十年前,布道家宋尚节曾说:「希望国内各神学院、圣经学校不单是泡制了许多依靠文凭来教会混饭吃的毕业生,最希望的是每个神学院必须造就她的学生是一个个属灵的人。因为,今日国内教会的不景气,不是缺少神学毕业生出来传道,是缺少有新生命的属灵人做圣工。」这句话至今天仍然有效。

【延伸阅读】:
神学教育现场初探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是神学家!
「陪伴」是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