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凤翔 2025.09.07
《路得与波阿斯》(Ruth and Boaz),大卫・威尔基・温菲尔德(David Wilkie Wynfield),1879年。(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女人,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句是时下流行言情小说与都市甜宠剧中霸道总裁常见的经典台词之一,顺着耳道滑入憧憬爱情的女性读者、观众心中。推溯历史,这样的桥段数千年前已出现在圣经里,而且路得记是真实故事,并非虚构小说。
他尝识她的忠心
饱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低垂,风吹起一波波麦浪,稼壳摩擦沙沙作响,禾香扑鼻而来。工人挥汗辛勤收割着耶和华赏赐的丰收,按照耶和华律法规定的恩典习俗(申命记二十四章19节;利未记十九章9节、二十三章22节),贫苦弱势的人们也得以进到禾场捡拾麦穗,同蒙上帝的恩泽。
波阿斯从伯利恒来,勘察自己的田。希伯来圣经记载,他是「גִּבּוֹר」,译作「大财主、有钱有势的人、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大有财力的人、有名望的人、有能力的人」。以现代的角度看,波阿斯就是总裁,但,他不是霸道总裁,他是敬畏耶和华的总裁。
波阿斯一到田间,就用上帝的名字祝福收割工人:「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工人们也用上帝的名字祝福波阿斯:「耶和华赐福给你!」耶和华的名字意思是永远的「我是」,诉说他是时间、空间的创造主,他管理万物,眷顾自己的百姓庄稼丰收。互道祝福之后,就那么刚刚好,波阿斯看到路得,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
那女人,成功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他向波阿斯报告,路得是个有礼的女子,她很客气地问是否容许她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路得也是个勤劳的女子,从早晨直到如今,她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一直在田里捡麦穗。
波阿斯听着下属的简报,心里想起之前听闻拿俄米和丈夫以利米勒因着国内饥荒,带着两个儿子移居到摩押地。后来男丁都客死异乡,两位媳妇其中一位对婆婆不离不弃,陪着拿俄米返乡了,「原来这就是拿俄米的摩押媳妇!」
波阿斯走向勤奋工作的路得,用长辈对晚辈的语气亲切地对她说:「孩子啊!你不用到别人田里去捡麦穗,看工人们到哪块田收割,你就跟着去,你要紧紧跟女工在一起捡取。我已经吩咐我的男工不可欺负你,不可骚扰你。你若渴了,就到水罐那里喝他们打来的水。」
古代水资源取得不易,禾场的饮用水通常是男工去打来。波阿斯给予路得饮水权,是主人的属下才可以享受的权利。一听到这么大的恩典,加上波阿斯称她「孩子啊」(בַּת),还加上了「我的」(中译未译出),是何等亲切!路得立即俯伏在地向波阿斯叩拜感谢,惊叹地说:「我是个外族人,为什么会在你眼前蒙恩,蒙你关照呢?」波阿斯回答路得:「你丈夫死后,你对婆婆的种种孝行,我都听见了。我知道你怎样离开了父母和自己的故乡,怎样来住在这一个陌生的民族中。愿耶和华照你所做的报答你。你投靠在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
他理解她的处境
路得,成功地引起了波阿斯总裁的注意。然而,她并非凭藉言情小说与都市甜宠剧里设定的外貌与身材,而是因为早先她对婆婆的爱与善行,已传到波阿斯的耳中。现在则是她的礼貌与勤劳,引起了波阿斯的注意。
路得是摩押人,她的先祖摩押与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有亲戚关系。摩押的父亲罗得,要称呼亚伯拉罕为叔叔。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摩押的后代不仅没有供应食物和水,还雇了假先知巴兰来咒诅他们。以色列人要进迦南地,摩押女子还色诱以色列人向异教神明献祭,行淫乱的事,惹圣洁的耶和华愤怒。更甚者,路得所处的士师时期,摩押王伊矶伦曾召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一起侵略以色列(民数记25章1~5节;申命记23章3~6节;士师记3章12~30节)。
诸多历史恩怨,尤其摩押王那场战争,造成两族伤痕尚未愈合,因此摩押女子路得来到以色列地实在忐忑不安。她到田间拾麦穗,随时做好被驱逐、追打或冷脸相对的心理准备。
波阿斯必定更为了解这些历史。但他也认识上帝,知道耶和华不是仅看顾以色列族,亦照顾万国万族中敬畏上帝的人,因为波阿斯的母亲喇合,就是耶利哥城外族人。喇合听见耶和华怎样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怎样使红海的水干涸成路,怎样毁灭亚摩利王,因此当以色列人准备攻打耶利哥城时,她冒着生命危险掩护、窝藏两位探子。喇合相信耶和华是天上人间的神,上帝也因此拯救她一家人。
波阿斯在路得身上看见如他母亲喇合对耶和华的信心,而且波阿斯自己就是以色列人与外族人生的孩子,成长过程自然也尝过外族人住在以色列族中的辛苦。所以波阿斯能了解路得,想帮助路得,因为他自己就是上帝照顾外族人的见证者。
他递烘过的穗子给她
路得见高高在上的波阿斯总裁竟然把她当自己人,还奉以色列上帝的名祝福她,感动得改变了对波阿斯的称谓,谢恩道:「我的主人啊,我的地位连你的一个婢女都不如,竟在你眼里蒙恩,你把我当你的属下,温柔地安慰我!」
吃饭的时候,波阿斯招呼路得:「你到这里来吃饼。」还提醒路得可以将饼沾些醋(酸味酱汁)来吃。波阿斯用实际行动表现,他真的不把路得当成外人,「孩子啊」并非只是表面上好听的应酬话而已。
路得在收割的人群旁边坐下,她懂得自己的身分,不敢造次坐在主人波阿斯旁边。没料到,波阿斯竟然当众递上烘好的麦穗给路得!百年来,和合本错译为「『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造成读者误以为收割的工人纷纷递上烘好的麦穗给路得。新译本、和合本修订版、现代中文译本、恢复本、吕振中译本都已经修正2章14节:「『他』(波阿斯)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
波阿斯总裁亲自把食物递给连女仆地位都不如的路得,这是何等大的恩惠!波阿斯这个举动表示他把路得当成自己的属下,向众仆人宣示他们不可以把路得当外人,不可以欺负她。路得也当着众人的面,吃了波阿斯给的穗子。路得吃饱,就去工作了。
波阿斯知道族内有些同胞高举种族主义,路得若去其他田地,可能会被那些人羞辱,所以他打算暗暗地多施恩惠。在路得走开去捡麦穗的时候,波阿斯吩咐他的属下:「让她随意捡,就算从堆着的禾捆中去捡也不可为难她;甚至要从扎好的禾捆中抽些出来,让她捡,不可斥喝责备她。」路得一直工作直到傍晚,捡了约有22公升大麦,收获满满,大概相当于一个工人半个月的工资。
他拿衣襟遮盖她
路得回到家,把收获给婆婆看。拿俄米大为惊讶,问道:「你今天在哪里捡麦穗?你在谁家的田里工作?愿上帝赐福给关心你的那个人!」路得告诉婆婆是波阿斯的田。真是太巧了,竟然是波阿斯!拿俄米告诉路得:「波阿斯是我们的至亲,有义务照顾我们。」路得接着还告诉婆婆波阿斯如何待她好,让她可以在他的田拾取麦穗,一直到庄稼全部收割完。此后,路得就每天去那田地拾麦穗,直到大麦和小麦都收割完。
有一天,拿俄米对路得说:「孩子啊,我不是应当为你找个归宿,使你得到幸福吗?」接着她说出了一个惊世大计!告诉路得:「今晚波阿斯会在禾场上簸麦子。你去洗澡,擦点香膏,衣服穿好,然后到禾场去。但是不要让波阿斯知道你在那里。等他吃完了,喝够了,看准他躺的地方;他睡着了,你就去,掀开被子,躺在他脚边,他会告诉你该做什么。」
3章4节的希伯来文其实没有「被子」,而是很辣眼睛的「掀开他的脚,躺下来」。百年前,圣经翻译者考虑华人保守的风俗民情,所以加上了「被子」,感觉比较含蓄。如今民风开放,新译本、和合本修订版都已经拿掉「被子」,译作「掀露他的脚」。拿俄米这么大胆的色诱法,若计画失败,路得的下场会非常悲惨。然而路得仍对婆婆说:「凡你所吩咐的,我必遵行。」路得照婆婆吩咐的去做。
波阿斯吃完了、喝够了,心情愉快,就到麦堆旁躺下睡了。就那么刚刚好,波阿斯是睡在麦堆边缘,而不是睡在一群工人之间。于是路得才有机会悄悄地走过去,躺在他的脚边。也那么刚刚好,波阿斯并未喝过头,睡得像条死猪,一觉到天亮,半夜他惊醒,翻过身来,发现有个女子躺在他的脚旁。波阿斯问:「你是谁?」路得说:「我是路得,你的婢女。请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因为你是我一个有买赎权的近亲。」
根据摩西律法,土地不可永远卖断,因为地是属于上帝的。以色列人只是客旅,是寄居的,像外侨蒙准使用土地罢了。若有以色列人穷乏到不得不出卖土地,他的至亲应把这土地赎回来(利未记25章23~28节)。波阿斯是以利米勒这一家的至近亲属,有责任接手以利米勒的土地,好让死者的土地保持,归属于原本的家族。
波阿斯说:「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从前你对婆婆忠诚,现在你对已故丈夫的家族更忠诚。你大可以去找个年轻人,不管他有钱没钱,你却没有这样做。路得,不要担心!无论你要求什么,我都会替你办到;城里的人都知道你是一个贤慧的女子。我确实是你的至亲,对你有义务,但是另有一个人比我更亲。今晚你就留在这里,明早,我们看他愿不愿意对你尽至亲的义务。如果他愿意,那很好;如果他不愿意,我对着永生的耶和华发誓:我一定尽这个义务。」
她为他生了儿子
波阿斯是敬畏上帝的人,他不像时下流行言情小说与都市甜宠剧中的霸道总裁,直接跟女主角先发生一夜情再说。他照着上帝喜悦的方式办事!隔天,他到城门口公众集合的地方,那位元至亲恰巧从那里经过,波阿斯说:「某某人哪,请过来这里坐!」那个人就过来坐下。然后波阿斯请城里十位长老过来,处理拿俄米家有关尽至亲义务之事。
大家都坐定了,波阿斯对那个至亲说:「拿俄米要卖我们亲族以利米勒的那块地,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件事。如果你要买回,当着在座的长老们面前买;如果不要,请说清楚,因为你有优先权,然后才轮到我。」那个人说:「我要买。」波阿斯说:「你买那块地,就也得娶那位摩押的寡妇路得;这样,那块地才会保留在已故的人名下。」
那个人一听,立即就表示放弃买这块地的权利。因为这笔生意实在不划算。他要付一大笔钱给拿俄米买地,还要供应这两个寡妇的吃住,并且尽义务让路得生孩子。若路得生了孩子,这块地就要回到以利米勒、玛伦这一族的名下。但波阿斯愿意承接这个会有损自己产业的责任,于是他在众民和长老面前,完成了买地与娶路得为妻的律法程式。
之后,耶和华施行大作为,使路得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出生那天,妇人们对拿俄米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今日赐给你一个至近的亲属,就是这个孩子。愿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声。他必提振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因为是那个以爱待你的媳妇所生的。有这媳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妇人们说这个孩子是:「一个男孩被生,给了拿俄米!」她们就叫这孩子为俄备得(עוֹבֵד),意思是「服事者」。
拿俄米非常幸福,她怀中抱着将来要服事她终老的小小俄备得,身边更早已经有上帝安排的两位忠信服事者――路得和波阿斯。路得因着对上帝的信、对婆婆的爱,陪伴拿俄米回到以色列,她尽心工作、捡拾麦穗、照顾婆婆。波阿斯因着对上帝的信,展现对孤苦穷人、外族人的爱,照顾这对婆媳,他因此成了耶稣家谱中的先祖之一。
忠诚、信实与委身的爱
士师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价值混乱、各人任意而行的时代,却有两位对上帝忠信的男女――波阿斯和路得,有别于「利字摆中间」的世俗文化,他们置个人权益于度外。路得可以不管婆婆,返回娘家,波阿斯也可以如那位第一至亲,不买赎以利米勒的土地,但他们两人都选择了爱的关系,也就选择了幸福。
我们所处的现代,与士师时代没有什么不同。言情小说与都市甜宠剧关注的多半是对方是否爱我、照顾我、保护我、满足我的需要,焦点摆在两人的亲密关系,「女人,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述说的尽是眼目的情欲。反观路得记中波阿斯和路得的爱情,是路得忠诚、信实与委身,成功引起波阿斯的注意,而波阿斯也以忠诚、信实与委身回应。他们的爱,不狭隘地局限于两人之间,更带给周围人(拿俄米)幸福。愿我们都有属天的智慧与眼目,让忠诚、信实与委身的爱成功地引起我们的注意。
about 陈小小

about 飞飞
新旧约的律例前后矛盾?
招呼顶嘴的百姓
你说的改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