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急澗山嵐》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我的靈魂黑夜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是個標準福音派優良文化下的產物:打從三十二年前淚水中歸信福音以後,我就在一個強而有力的禱告團體中接受訓練,向許多偉大的神學家學習。我很清楚在領人與耶穌建立親密關係這件事上,福音派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但是,如果有一天,某些東西衝擊了你所信賴的這種親密關係,你覺得上帝似乎離得很遠,靈魂處在深沉的黑夜,怎麼辦?

這就是過去一年多來我的經歷。剛寫完《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後的幾個禮拜,我的兒子溫德爾(Wendell)被診斷出罹患骨癌。移除惡性腫瘤的手術花了十個小時––那是我生命中最漫長的一日。溫德爾活下來了,不過仍要繼續接受化療。

之後,當我得知女兒艾蜜莉(Emily)得了黑色素細胞瘤(melanoma),我幾乎窒息。

再一次,我走進醫院,重新經歷一趟情辭懇切的禱告旅程。沒多久,我的太太佩蒂(Patty)則又必須接受一場相當大型的膝蓋手術。我的「美好生活」去了哪裡?

一連串的醫院之旅、兩年《美好生活》的寫作、以及與前任同事不愉快的相處經驗,讓我精疲力盡。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來自黑暗的王子往往落井下石地發動攻擊,我發現自己正與之搏鬥。我在黑暗中徘徊,質問上帝為何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孤單、驚嚇與害怕,讓我渴望親近那位曾陪伴我度過無數獄中黑夜的上帝。

我的問題在九月得到了解答。那天我來到北卡羅萊納州,獨自一個人站在朋友家的陽台上;往前望去,一片雲霧中,壯麗的大煙山脈巍然聳起。那一剎那,我被上帝創造的榮耀給深深打動。在這樣的景色面前,想要不相信上帝是位創造者,真的不可能,因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合理的理由,可以來解釋眼前的一切。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我發現,自己其實不需為所遭遇到的痛苦找出合理解釋,也不必非要聽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不可;這一點讓我非常驚訝。上帝不是我的情緒或思考創造出來的產物,上帝就是上帝,祂創造了我,並且將為我和我孩子的命運負責。我所能做的,就是緊緊抓住祂是誰,以及祂說了些什麼。

我不太確定當代福音派裡,是否已經預備好內部的成員面對這樣的掙扎。事實上我發現,許許多多的福音派信徒都經驗過類似的掙扎,卻都不敢承認,因為我們所打造出來的信仰,總是承諾著美好,令人期待。無論如何,面對靈魂黑夜,我們仍舊能夠回過頭來看看,那些可能對現代人而言,有點陌生、有些古老,然而卻精采豐富的神學傳統,其中不少精采的作品,執筆的聖賢都曾同時遭受生理和心靈上的痛苦。

大德蘭修女(Teresa of Avils)是十六世紀西班牙的神秘主義者,寫過《七寶樓台》( The Interior Castle)一書。這位飽受癱瘓之苦的大德蘭認為:「我們的上帝是如此地偉大,使得祂願意為我們做一件無可比擬的事情,那就是賜給我們一種學像祂愛子的生命。因此我可以肯定地感受到,這些恩惠(即苦難),都是為了讓我的軟弱剛強起來。」

聖十架約翰(John of the Cross),因遭迫害被扔入牢裡,寫下了那本傳世經典《心靈的黑夜》(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啊,你的靈魂多希望擁有安全和慰藉,」他寫道,「然而,如果你知道受苦是何等地令上主欣悅,而又是如何能讓我們獲得其他各樣美好的事物,你就再也不會想從任何的東西裡找尋慰藉了。你將會開始扛起主的十架,並從中看見那無比的喜樂。」

就算在福音派的遺產裡,我們也可以從像是清教徒和司布真這樣的屬靈前輩身上,得到許多幫助。司布真曾說過:「當上帝隱藏了祂的臉,萬不可說祂已忘了你;祂只是耽延片刻,好讓你能更愛祂。當祂回來,你將在主的身上得嚐喜樂,再次享受那難以言說的歡愉。」

這些古老傳統所強調的關鍵,就是失去慰藉將使我們的信仰變得更堅韌;我們必須放下一切,走入黑夜。

如果我們總是倚賴上帝那溫柔安穩的聲音來鼓勵我們,這樣的信心不是真的信心。一位頗有名氣的牧師曾告訴我,每時每刻他都經歷到聖靈的同在。當代的福音派圈子裡,把這樣的情形稱為「成熟」。這也許,或者說,根本就是某種形式的傲慢。真正的信心是當外面一切都告訴我們沒有道理的時候,仍舊願意相信。

正如神學家諾瓦克(Michael Novak)所說的,真實的信心會說:「主啊,讓這一切成全,但是,是按主你自己的心意來成全」,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福音派必須把自己的信賴,放在比歡呼的旋律、簡單的答案,以及快樂的微笑還要重要的事情上面。我們必須更深地挖掘教會的寶藏,找到那不因外在環境,而是「即或不然」也願意向神敬拜的智慧。

經歷了2005年一連串的事件之後,我的信心更深刻了。在過去的年歲中,有無數次的機會,讓我經驗到上帝和祂的護佑;但是我也體會到了靈魂的黑夜。我發現,上帝不只是那牽我手的朋友,祂同樣也是那偉大、莊嚴,永遠統管萬有的創造主。

(本文譯自Christianity Today,Dec.,2005 / 校園雜誌2007年1.2月號)

本專欄與《校園出版社《書饗》校園雜誌》合作

【延伸閱讀】:
最難寫的一封信 -- 給病中的好友
當你知道你是誰
茫茫網海中尋找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