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評論》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水母世代》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漫畫名稱:水母世代
漫畫作者:大野潤子(日本)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台灣)



  自從看了福爾摩斯的小說之後,我就很討厭「水母」這種沒「骨」氣的生物,想想看,那種輕飄飄的,半透明的東西,躲藏在大海裡,伸出那長長的觸鬚,隨時等著攻擊接近牠的生物,麻痺對方的心,中毒的人,就像被鞭笞一般痛苦,多可怕,多危險哪!這種討厭水母的偏見,直到發現媽媽做的涼拌海螫皮,原來就是水母時,才被打破。對中國人天上地下無所不吃的歉疚,以及海中霸王成為席間小菜的悲涼,使我不再對水母懷著敵意。

  有一陣子,不知是誰開了養水母的風潮,夜市裡一隻一百的賣,我看到好多小朋友把牠養在小瓶子裡,一丁點半透明的影子,在小瓶子裡漂呀漂的,的確很可愛,但是水母終究是屬於大海的,雖然大海是那麼的深不可測,好像埋伏著許多不知名的危險,但是,那樣不可預知的大海卻是孕育生命之地,硬是把牠關在無風無浪的小瓶子裡,定時餵養,卻只是用牠脆弱的生命,換我們幾天驚奇的眼光罷了!

  《水母世代》這本漫畫繼承了大野潤子一貫的畫風,自然安適,好像一朵朵水母輕鬆的在大海中漂蕩,沒有令人驚奇的劇情,沒有華麗的人物與背景,只有一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些偶爾會遇到的人,好像發生在你我身上一樣,如水母徜徉在大海中自然。看大野潤子的漫畫,可以暫時把大腦放下,這不是說她的書沒有內容唷!而是在這些簡單的故事前,與其用大腦「讀」它,不如直接用心來「感受」它。

  《水母世代》收錄了好幾個短篇故事,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篇〈PS:給水般的媽媽〉。故事很簡單,由十八歲的夕貴在飛機上寫信給媽媽開始。

  夕貴七歲時父親就去逝了,她和母親二人相依為命,擔任護士的母親,並不像一般的父母,在許多事情上為孩子規劃好方向,要孩子一步步按照父母所期望的路,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她總是讓夕貴自己決定要做的事,然後承擔後果。就像夕貴國三時,她到學校與老師面談,商談夕貴升學之事,由於夕貴想要考的學校,超出她的能力,所以老師希望夕貴能把目標放低一些。但是媽媽卻把眉一豎,說:「要上哪所高中是夕貴的事。只要夕貴她想考,我就讓她去考。」一個下馬威把老師嚇得啞口無言,這樣依著孩子的父母的確少見,但是走出學校後,媽媽卻問夕貴:「那麼,不足的成積妳打算怎麼辦?」
  「怎麼辦•••」目標這麼高可不是說考就能考上的。
  「妳有拚命唸書或是上補習班的覺悟嗎?」
  「有•••的!」在握緊拳頭的媽媽面前,夕貴知道自己可不能太天真。

  於是,夕貴決定請個家教,當然,家教費得先向媽媽借,等考上高中後,再打工還她。在一堆廣告單中,媽媽看上藤村菜緒美娟秀的字跡,決定請「她」擔任家教,不料,夕貴卻對「他」一見鍾情,原來「菜緒美」是個有一筆娟秀字跡的大二男生。也許是為了不讓老師失望吧!夕貴很努力的讀書,成績愈來愈好。從他們第一次上課開始,上完課之後一起吃晚飯,漸漸變成一種習慣,媽媽值班的日子,夕貴便努力的做晚飯,想讓心上人吃得笑逐顏開似乎是每個女孩的心願,因為母親很早就讓夕貴料理自己的生活,所以夕貴才十五歲就做得一手好菜。

  有一天夕貴談起自己之所以這麼會做菜,是因為母親不在家的日子,她必須自己動手做晚餐。「妳母親沒幫妳先準備好晚餐嗎?」菜緒美訝異的問。

  「『自己的事自己做』這就是她的信條,就連要報考的學校也由我決定。決定不了,她反而會生氣。總之,她對我想做的事是不會反對的。」夕貴不在乎的說。

  這番說卻令菜緒美深受感動,當過幾次家教,他發現現代的父母太呵護孩子,一切都為孩子準備好,而夕貴的媽媽能這麼放手讓夕貴走在自選擇的道路上,如果不是很沈得住氣,對她百分之百的信任,是做不到的!

  「是這樣嗎?在我看來,媽媽她只顧著工作,都不管我•••」

  「妳母親是不想讓妳察覺到罷了•••母親就像大海一樣,雖然孕育了生命,而海中的生命或許無法意識到它,不過還是拚命保護牠們。水般的母親,又稱〝水母〞。看見夕貴,我就知道妳也是那樣被養育著。」敏銳的菜緒美比夕貴更明白她母親的用心,因為對夕貴的母親來說,她是以教育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女孩,一個即使一個人也能堅強的活下去,自己走向目標的人,而教育夕貴的。

  我看過許多的父母與他們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在內,其實孩子就像一杯水,倒在什麼樣的容器裡,就是什麼形狀,從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出父母是如何教育他們的。溺愛的父母,教育出缺乏責任感的孩子;自私的父母,讓孩子學不到寬容;暴躁的父母,教孩子以暴制暴;偏心的父母,讓孩子活在拒絕中,百年樹人說的不是學校老師,而是與孩子唇齒相依的父母,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初最親近的人,他們唯一學習及仰賴的對象,是使他們成形的容器。

  雖然大部份的父母都是努力的為了孩子的幸福教導他們走進光明的道路,但是礙於自身的盲點,人們總是以自以為是的好事,加諸在孩子身上,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表達愛意,一切只為了讓孩子更好,但是「愛之」與「害之」間,並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

  詩篇二十三章中說:「你的杖,你的桿都安慰我。」箴言書第十三章中說:「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為什麼那麼強調「杖」呢?愛孩子何必打他呢?我一直是絕對反對體罰,而贊成愛的教育的。但在一次養狗的經驗中,我終於了解為什麼?

  我曾養過一隻小狗,從牠出生後沒多久便帶回家,因為是第一次養狗,我非常寵牠,把牠當作我的弟弟看待,牠是隻非常頑皮的小狗,半夜喜歡亂叫,隨時跳上桌子搶主人的食物不說,牠尤其喜歡咬東西,雖然有狗骨頭和玩具,但牠卻還是喜歡咬牠不該咬的東西,家具、鞋子也就罷了,但是牠特別喜歡咬別人的衣服、頭髮。那時每個來我家的客人,他們的褲管都逃不了小狗的利嘴,一但坐下,那就是把自己的頭髮和衣服暴露在牠的勢力之下,雖然牠的確有磨牙的需要,但是牠沒大沒小的作為,卻造成所有人的困擾。

  當牠從小小狗變為成犬,每天還是在家中添麻煩時,我才發覺該好好教育牠。以往,每當牠犯錯時,總會露出無辜的眼神,讓我原諒牠,我每每嚇嚇牠之後,就因為心軟而原諒牠,從不曾徹底管教牠,等到牠惡習養成,為時已晚,父親已無法忍受這隻無法無天的小狗,而將牠送走。失去牠,當然讓我很傷心,但是,我更害怕牠的未來,牠從小在我面前無法無天慣了,換了個主人怎麼辦呢?如果主人受不了牠,而將牠丟棄,牠怎麼辦呢?我好後悔當初沒好好教牠,這時才知道,我對牠的寵愛與放任,實在是害了牠。

  教導對一隻狗尚且如此重要,更何況是人呢?愛的「杖」不只是表面的責打,也代表「管教」,如果不想教育出讓自己後悔的孩子,就不能只把他關在溺愛的小瓶子中,限制他的成長,必須要讓他學會堅強的徜徉在大海中,不畏風浪,選擇自己的人生,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像夕貴的媽媽,看似不用心的任其成長,背後卻包含無盡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也像個任性的孩子,要求天父給我們想要的一切,拿走生命中的阻礙,有時祂會幫助我們,有時祂把我們擺在困難當中,任其流淚,這時,當想起天父的「杖」和「桿」「管教」和「指引」,祂是最偉大的父母,怎不知如何才是對我們最好的呢?想像那早夭的水母,和那被寵壞的小狗,天父想必不要祂的兒女是這樣吧!那麼,為祂的杖喝采吧!那杖上有的不是眼淚與絕望,而是我們的成長與天父無盡的愛。


本文作者為基督徒

如欲參與漫畫版 討論,請先至 信望愛 WebBBS 註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