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City 城市》---由流動的文字打造出來的內心城市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時至今日,「小說」這一項文體幾乎已經將其領域拓展到極致,故事題材因為社會禁忌的解除而更加奇詭多變,形式也不斷實驗翻新。打開書頁,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不再是一個等待讀者陷落的故事,作家打破傳統一氣呵成的說故事方法,不停製造情節斷裂、跳接的狀況,讀者不僅需要讓自己進入故事,而且還要有相當的耐心與智力,從作者故佈的層層迷障中,找到讓故事延續下去的線索,填補其中的空隙。這種故事中有故事,現實與內心意識交錯,作者與其創作的故事人物交雜不清的寫作技法,的確讓許多不甘平凡的作家大展身手,也為讀者帶來新的閱讀挑戰。

  《City 城市》的作者為義大利小說家亞歷山卓.巴瑞科(Alessandro Baricco),在歐洲文壇頗具知名度,其寫作偏好創新實驗,然而對於形式變化的追求,並沒有讓他在內容本身的精彩可讀上面打折扣,畢竟,故事才是小說的靈魂所在。此書雖然名為《City 城市》,對於特定城市的著墨卻不多,焦點全部放在人身上,描寫他們之間如何建立與結束彼此之間的關係。他們流動的思緒路徑,就像城市中偏布的大街小巷,有些人的思緒相交,一如十字路口。如果說一個人就像一間房子的話,這個世界自然會像都市一樣,有不同的建築櫛比鱗次,而房子裡則住著許多其它的人,這些人在我們的心中來來去去。


12歲的天才兒童顧爾德打電話到出版社,想要通知出版社即將發生發生的危機事件,接線員夏姿接到他的電話,兩人聊開了,相約一起慶祝顧爾德的13歲生日。之後,巨人迪西和啞巴彭莫讓加入了故事的行列,他們隨時都跟在顧爾德身邊,有時候,彭莫讓甚至還會講起話來,與他人對談,不是奇怪而矛盾嗎?這正是作者精心設計的伏筆所在。

顧爾德的父親是位將軍,被調派在遠方工作母親則在顧爾德年幼時,被送進精神病院接受療養。但是顧爾德沒有埋怨,對此也沒有特別發表評論,作者無意把顧爾德塑造成雙親不在身旁,因此人生黑暗沒有希望的小孩,相反的,父親這種遠距離養育方式,反而讓顧爾德身邊多了幾個性格特異的朋友與長輩。只不過,眾人都把顧爾德視為有機會拿諾貝爾獎的天才兒童,只有夏姿,看見顧爾德在褪去光環下的真實面目---一個害羞沈默,還沒有辦法完全自理生活,會自言自語編故事的小孩子。

愛看足球的塔托瑪教授與顧爾德交談的方式充滿玄機,他們討論的問題表面上全都跟足球場上的賽事相關,其中其中蘊含對人生境遇的討論,例如:顧爾德盯著球賽說,

「場內一片混亂。下半場二十分鐘。左邊交叉傳球,客隊中鋒胸部挺球,明顯越位,裁判吹哨,可是哨子裡面口水太多吹不響,中鋒伸長脖子頂球,裁判再吹哨,哨子還是不響,球往角落滾,裁判把手指放進嘴邊想吹口哨,結果只噴了自己一手口水,中鋒奮不顧身向角球旗方向衝,脫掉上衣,靠在角球旗上扭了幾下可笑的巴西舞步,一道閃電擊中角球旗,中鋒也化為灰燼。」

塔托瑪教授則回答:

「越位進球不算。中鋒脫掉上衣警告一次,將灰燼抬出場外後空缺落以遞補。更換裁判的哨子和角球旗,判主隊從越位點發球。主隊無須受罰。不過,客隊中鋒翹辮子得有人負起責任。」

  還有時常流眼淚,最後一遇到知識份子就會忍不住嘔吐的蒙德里安.克羅伊教授,教的是統計。在故事中他對於莫內的蓮花圖發表了大量奇特的研究報告,最後研究方向一轉,寫下了本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段落:【論知識份子的正直】,教授的用意是為了要「反駁並擺脫所有我寫過的,在寫的及會寫的東西。」論文內容主是要是說,人時常會有靈光一現的想法,為了要將想法適當表達出來並且讓別人理解,甚至是得到他人支持,就會讓原始的想法改變了其最素樸珍貴的風貌,在這一整個過程中,人會將自己求生存、求名得利的欲望加諸在這些珍貴的想法之上,變質的不僅是這些想法,還包括人自身也漸漸遠離真理。在將近十頁的論述當中,不只抨擊菁英份子的自以為是與墮落,還包括對人類道德的反省觀照,筆鋒流露出對於人性軟弱處的憐憫與無可奈何。

人物對白有趣而諷謔,作者要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觀點,例如夏姿在回答問卷時,她問,為什麼一定要從第一題開始回答,只因為它標明為「1」嗎?難道因為顧爾德的“QI”(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IQ”)是108,極限難以估計,他就必須上大學,以拿諾貝爾獎為己任的天才兒童嗎?

前面提到「故事裡又有故事」的寫作方式,在這本書當中,第二層的故事,就是夏姿一直想寫出來的西部小說,還有顧爾德與巨人迪西、啞巴彭莫讓三人對話所衍生出的拳擊故事。

作者亞歷山卓使用不同的形式和行文風格來呈現這兩個內層的故事。西部故事的文句簡煉而充滿詩意,將美國西部的風沙荒涼寫得栩栩如生。

例:「中央街道的右方望過去,是小鎮。左方,是荒蕪。除了她們的柵欄外沒有任何邊界,只有一小塊荒廢的士地,乏人問津。只見石礫。」
人物有男有女,性格各異,長久的恩怨情仇被包覆在一椿關於時間與黃金的奇案之中,等待有人來破解,並且做個了結。

而拳擊故事,採用現場賽事轉播以及後續八卦訪問報導的形式寫出,後面甚至還有一大斷的意識流寫法,表達在顧爾德心中不停流動增生的拳擊故事。包賽緊張刺激,大量的粗體黑字顯示賽事當中對話的力度,「律師」賴利和退休拳手柏雷答兩人纏鬥不已,背後的利益糾葛,還有拳手對教練孟迪尼的愛憎,在在讓人熱血沸騰。

整本小說中,人物各有其鮮明而不易被混洧的特色,讀者很快就能透過亞歷山卓文精準而充滿創意的文字,在心中形塑故事人物的外貌、性格,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自由出入不同的故事以及人物所發出的長篇大論之間,每一個部分都經營的有聲有色,有時候雖然繁雜枯燥,但多半是集中在克羅伊教授或邦迪尼教授的上課內容上(也許這也是作者的反諷所在呢),其它段落長度篇幅僅管看似嚇人,只要花多一點心思,多一點與作者搏鬥的挑戰意志,相信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將會打開讀者對於哲思對話與小說美學的視野。

心靈小憩》網站 http://life.fhl.ne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