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教授》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在吃的事上謹慎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從高中一年級,就成為外食族。長期以來,我的三餐都在外面—自助餐、菜市場、福利社、餐館、或是流動攤子解決。吃飯是填飽腹肚的任務,談不上衛生;選擇吃的地方只為方便,很少考慮品味。或吃或喝都採速戰速決,忘了身體的承受。

醬油裡的東西

我曾遇到一些驚悚的狀況,但是很少作為警戒。在學生時代,有次吃水餃,桌上有瓶醬油,瓶外、瓶內都黑,瓶口也沒有蓋。同桌的一個同學,拿起瓶子,倒不出醬油,以為醬油用完了。另一個同學再將瓶子取來,上下震晃,再傾倒瓶子,有些醬油緩緩流出,大夥就分沾著吃,這醬油膏真濃,才流出的慢。不久,倒出的醬油不夠吃,換我來傾倒。同學說:「瓶蓋大概掉到瓶子內,才不好倒。」我一手將瓶口朝下,一手用力拍打瓶底,瓶內的東西迅速流出來。流出來的不是瓶蓋,而是一隻蟑螂。

同學見狀,都摀著口迅速離開,留下許多吃剩的水餃。我吃完水餃才大搖大擺地離開,唉,匹夫之勇的男人,不易學到教訓。

快吃以後慢慢地生病

我念大學時,市面上正流行「速食泡麵」,到處都有賣,泡麵的口味多種,價格便宜,泡食方便,我一買就是一大箱。全然不管這些食物,背後有多少防腐劑,與不新鮮的調味料。我吃了十多年的泡麵,唉,滿足嘴巴,卻虧待自己的腸、肝、胃,遲遲沒有學到教訓。

畢業後,我經常在野外出差,路邊的攤販,祇要炸過、煎過、祇要淋上滷汁,吃來都可口。有時一手用筷挾麵條,一手空揮趕蒼蠅;有時不捨過期的生魚片,多沾芥末往嘴送;有時豬肉未熟,魚有異味……通通送下肚,以免暴殄美味。即使吃到午夜吐,吐後又是一條好漢,嘴饞的人,真的不易學到教訓。

造橋的病馬

有一次,「畜產研究中心」請我去對一群獸醫師演講「畜牧場的衛生管理」。上課的地方在苗栗「造橋」鄉。講完之後,主辦單位感謝我前來,給我一個電話,並提以後有何需要協助,他們會幫忙。我心中想,怎麼會到這地方呢?不過還是將電話號碼抄在行事曆上。一年後,我到台南出差,坐莒光號火車回家,遇到暴雨。我在火車上買了一個便當,吃了不久,就食物中毒,全身發冷。沒想到,暴雨上漲的水位,在苗栗的造橋沖斷橋,旅客都要在造橋下車。

我在造橋火車站,已無法坐站,祇好躺在候車室的長椅,全身抖個不停,長椅另一端有個婦人還說:「你這人,怎麼不坐好,用躺的。」。我想起那個電話,請人打電話過去。很快的,一輛造型怪異的救護車開到,兩個獸醫師迅速下車,將我扶上車。開到醫院途中,他們一直抱歉那是在載病馬(或死馬)的車子,希望我忍耐一下。我不祇忍耐,還很感謝對方的協助。後來在醫院打點滴,就好了。後風雨較小,搭公路局回台北。原來我到造橋去幫助獸醫師,是有一天他們會幫助我。

在吃的事上謹慎

我五十多歲,身體健康亮紅燈,才想到以前飲食的不當。建議學生們

1. 選擇較多空間的餐廳,在少有壓力的環境下,慢慢地吃。
2. 吃飯時,注意吃飯地方要通風。餐廳廁所要乾淨,有洗手的地方。
3. 吃食物的原味,不要吃太多加工。新鮮的食物,不會放太多調味品。「清蒸」是較新鮮的吃法。
4. 多吃熱食、熟透的食物。吃包子時,先剝開看包子內的肉,看有沒有熱熟。
5. 舀湯先舀底部,看底下有什麼。未加蓋的醬油、醋等不要用。
6. 挾菜先挾上層,不要挾最底層,底層的菜較油膩。或是將菜挾起,輕甩幾下,去油再吃。
7. 自帶筷子、杯子,少用公共餐具。
8. 吃飯時抬頭挺胸,以免低頭一直吃。不挾菜時筷子放下,免得一直挾。
9. 有時照照餐廳的鏡子,看看自己吃飯的樣子,看是否可以文雅一些。
10. 吃完碗中最後一粒米才再添,以免吃太多、太快。
11. 不要在洗碗空間太小,水源不易取得的攤販吃東西。
12. 少吃速食的食物。速食多油炸,食物易生質變。
13. 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玩電玩、手機,或談公事等。
14. 將吃飯當成獨立的一件事,不要成其他活動的附屬。
15. 每週至少一次量測體重。
16. 吃飯時一定要洗手,尤其在有禽流感時。

願你所吃的對你有益。有一天,你將發現吃的有品質,生活就有品質。

在那小巷,
雖有豬血糕、麻辣鍋、臭豆腐擺列,
我的心,叫我的腳步不停留。
在那街道,
傳來炸雞排、滷豆干、鐵板燒的味道,
我的心,叫我眼目不四處張望。
一顆聖潔的心,應該配合一張有品味的嘴,
一個慎重的人,不該被食慾所左右。
今天,我要回家,
吃妻子煮的飯與菜。

歡迎參觀作者的網站:河馬教授的網站

【延伸閱讀】:
為誰吃喝
眼淚裡有喜樂
慢性疾病與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