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無症狀者一樣傳染COVID-19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Covid-19 (新冠)病毒最難控制之處,是後來發病及自始至終無症狀者,在無任何症狀下仍會傳染;使得各種經驗數據均指出,超過一半以上的感染,是由沒症狀的人所傳染的。無症狀者比較沒有病識感,不會採積極防護措施,而會四處跑或旅行,因此極易將病毒散播到各處,甚至傳到全世界。以前SARS是發燒(有症狀)才會傳染,感染者容易立即被診斷出來且隔離;因而容易被控制。

未來兩至四週,台灣的疫情要靠全民同心努力,以下數點提醒:首先是要避免聚餐、唱卡拉OK、密閉空間內上課等;因為氣溶膠試驗發現,得病風險由高而低為「打噴嚏→大咳嗽→唱歌→小咳嗽→大聲講話→小聲講話→呼吸」;且人在上風處加上良好的通風排氣,風險較低。因此,在室內活動,經常戴國家隊所製的口罩較能保護大家。

當開始改變上班上課地點,順此波返鄉而外表健康的人,務必要暫時少與家人面對面用餐,也要避免一米內近距離不戴口罩講話;因為感染者不一定有症狀,可能要等過兩週才會清楚大家是否平安。年輕人得此病通常較少發生重症或死亡,比較危險的是恐怕傳染給家中年紀大又已患多重慢性病的人。現在全國各級學校改成線上教學,幼兒園也關閉,主要是怕學生(特別是小朋友)近距離互動感染後傳給家人,如果家裡有風險較高的家人,要特別為他們著想。

有下列各種病的人容易變成嚴重的covid-19重症:癌症、中風、慢性腎臟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包含心衰竭、心肌病變、冠心病等)、BMI大於30的過重者、懷孕、抽菸者。如果家中有這些類型的人,請減少接觸或聚餐,講話戴口罩可保護對方,也保護自己。

由於未有症狀即可能傳染,多有主張要普遍篩檢者。普篩固然可找出帶病毒者而加以隔離,卻有某個百分比是偽陽性及偽陰性,且只代表被篩檢者當時的狀況,在尚未全面爆發社區感染前,不見得合適;倒是可考慮在特定情況下使用,例如在北市為萬華區群聚特別設立者、或是對醫院內每個新住院者進行普篩。

較根本的解決之道仍是全面快速接種疫苗,我防疫指揮中心已按風險高低訂好優先順序,高風險者(尤其醫務人員)趕快接種。

◎作者為成大醫學院公衛所名譽講座教授

感謝作者授權,文章曾刊於2021.5.20自由時報A16版自由廣場

【延伸閱讀】:
誰先定義發燒是確診病毒感染?
為什麼瘟疫時,要隔離十四天?
你還可以這樣與孩子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