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吉羅德·比爾克斯(Gerald M. Bilkes) 2025.05.04
圖片提供/123RF
■ 翻譯 | 孫岱君
《以斯拉記》5章
神憑著祂的恩典所揀選的人被稱作溫柔的人(太5∶5)。他們的屬靈驕傲已經從根本上被處理,他們已經憑著溫柔的心領受了福音,同時意識到他們原本不配得到神的恩典。然而,我們切不可把基督徒特有的溫柔和軟弱混為一談。神的百姓儘管溫柔,但從不缺乏真正的勇氣。你可以說,溫柔這個屬靈美德有著一個孿生兄弟——基督徒的勇敢。基督既是獅子,也是羔羊,同樣,祂的百姓既有羔羊的性情,也有獅子的性情。
使徒保羅在他的生活和服侍中就有著這兩方面的素質,他在這方面堪稱典範。他教導提摩太說:「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地待眾人。」(提後2∶24)然而他卻在寫給帖撒羅尼迦人的信上寫道:「(我們)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帖前2∶2)你也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說,保羅的勇氣是他溫柔的結果。他全然依賴神,神是他勇氣的源泉,給他能力,讓他在世界各地旅行,在官長面前作見證,同時忍受撒但的百般擊打。
猶太人在剛從異國回歸的歷史關頭也需要這樣的勇氣來面對困境。在《以斯拉記》5章,我們看到神賜下話語,眷顧他們,並讓他們看到眷顧的記號。這樣神就把他們需要的勇氣賜給他們了。我們現在就來仔細看一看這一章記載的事件。
主賜下話語
在第4章結尾處,我們看到猶太人的仇敵無所不用其極,終於讓猶太人停止了建殿工程。工程做不下去了,下一步該怎麼辦?令人驚異的是,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就帶來戲劇性的變化,讓這些猶太人看見了前面的路。5章1節記載道:「那時先知哈該和易多的孫子撒迦利亞,奉以色列神的名,向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猶大人說勸勉的話。」結果,第2節就記載道,耶書亞和所羅巴伯馬上起來,重新開始建殿的工程。
建殿工程突然重新開機,我們當作何理解?簡單說來,波斯王亞達薛西命令猶太人停止建殿,然而,天上的王卻有另外一個命令!祂的信使哈該和撒迦利亞奉「以色列神的名」說話。他們二位是從神的寶座那裡差來的大使,他們沒有試圖憑自己的心意來鼓勵百姓。結果,這二位先知只是憑神的名說了短短的幾句話,就把仇敵的計謀推到一邊,同時推進了聖殿的建築工程。耶書亞和所羅巴伯起來重新開始建殿工程,憑信心回應了先知的話。
根據第2節的記載,建殿工程能夠繼續下去,這二位先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哈該書》1章和《撒迦利亞書》1章相當詳盡地記載了他們的作用。基本而言,他們只是向百姓宣講了神的話語。《撒迦利亞書》1章16節讓我們品味到神藉著先知向百姓發出的資訊:「所以耶和華如此說:『現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憐憫,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準繩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先知所說的這些話是如何讓猶太人在建殿過程中重新得力的呢?是如何挑戰他們的呢?是如何安慰他們的呢?又是如何激勵他們的呢?這一切你能看明白嗎?神的話語是全備的,是夠用的!
本質而言,我們總是低估神說出的話語的力量。就算那些抵擋祂的人都聯合起來,與祂作對,祂只消說一句話,就會讓他們土崩瓦解。詩人寫道:「神發聲,地便熔化。」(詩46∶6)《詩篇》29篇描述了神話語的作為,讓我們頗為難忘。比如,神的話語「震破香柏樹」(5節),並且「震動曠野」(8節)。
如今,有許多勢力反對教會,而神的子民則輕易地低估神的話語!我們向這世界尋找所謂的現代方法,來幫助教會成功,若不然,就舉手投降,宣佈放棄!可我們為何不快快地來信靠神真道的力量呢?只有神的真道——聖經——才是教會所需的唯一利器,我們何時才能明白這一點呢?
主的眼目
沒過多久,又有一股勢力來抵擋猶太人了。這一次是來自管轄猶大的行政區域的總督達乃,和他一起來的是他那位咄咄逼人的隨從示他波斯乃「及其同黨」(6節)。他們逼問是誰給猶太人權柄建聖殿的。他們記下了名字,然後把這事定案,並正式上書給亞達薛西王的繼任者大流士王(3-5節)。
這有可能為猶太人的建殿工程帶來極大阻礙,這就等於是向國王控告猶太人。出現這樣的局勢逆轉,猶太人很有可能再度灰心喪志。讓我們感恩的是,我們沒有讀到這樣的情形。事態不明朗時,建殿工程仍在繼續。顯然,達乃沒有正式攔阻建殿工程,他沒有做得太過分,其中原因聖經沒有顯明。當然,這中間有神的保守。我們讀到第5節記載說:「神的眼目看顧猶大的長老,以致總督等沒有叫他們停工。」
有神的眼目看顧,這對神的百姓來說是多麼安心啊!
《詩篇》33篇18至19節解釋道:「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愛的人,要救他們的命脫離死亡,並使他們在饑荒中存活。」《詩篇》34篇15節說:「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我們若仰望祂施憐憫,我們就能確知,祂的眼目會因基督的緣故看顧我們。
主的作為
就像前一章,這一章也含有幾份官方檔。想必以斯拉寫這卷書的時候有機會接觸到這類文獻。納入這些文獻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看一看那些起訴人的檔案(6-17節)。基本上,第5章納入的文獻就是達乃的隨從寫給大流士王的信劄提請他審判猶太人。這些本是出自仇敵的手筆,是刻薄的文字,神所默示的經卷為何要納入這類文字呢?下面我們要仔細看一下這些文獻,期望可以找到有所裨益的功課。
我們首先要留意到的是猶太人自稱為「神的僕人」(11節)。在大流士王面前,在王的臣僕面前,在世人面前,這些猶太人隨時準備以如此重要的方式來表白自己。他們屬於「天地之神」(11節)。作為祂的僕人,他們想要遵從祂的帶領,聽命於祂的召喚。我們在這些猶太人身上看到的屬靈光景與他們從前是多麼不一樣啊!從前,他們為了偶像而拋棄這一位真神,到頭來那些偶像只不過是毫無能力的神祇而已,只能讓服侍他們的人一敗塗地。而今,這些猶太人再度心甘情願地單單侍奉神了。
我們留意到的第二點是這些猶太人不再向波斯王隱匿他們的罪了(12節)。他們向王坦言,他們的先祖惹天上的神發怒,乃至神把他們交在尼布甲尼撒的手裡。這真是不同尋常!這表明他們承認神在他們身上所做的一切盡都公義。他們已經學會了先知彌迦所說的功課:「我要忍受耶和華的惱怒。」(彌7∶9)他們順從波斯王的查驗與審判,實際上是在見證他們聽命於天上那位更偉大的君王的審判。
面對達乃的阻撓,這些猶太人還能繼續建殿工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在這樣嚴酷的政治壓力之下,到底是什麼沒有讓他們撂挑子呢?這樣的熱情不是這些猶太人固有的。我們在前一章看到他們的手下垂了,而今主卻為他們預備了他們所需的。他們的熱心讓我們想起了基督的熱心。基督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2∶17)
我們至此看到,是神的話語、神的眼目、神的作為堅固了這些剛從異邦回歸的、浪子般的百姓,讓他們有能力克服仇敵的攪擾和各樣的抵擋。
討論問題
1.把《哈該書》1章和《撒迦利亞書》1章同《以斯拉記》5章1節對比一下。這一章除了引用《撒迦利亞書》1章16節之外,神還通過這些先知說了什麼?
2.《以斯拉記》4章和5章都記載了猶太人面臨的抵擋。在5章中,他們的回應和4章記載的有何不同?如何解釋這種不同?
3.我們應該信靠神的真道,可許多時候我們並沒有信靠,我們在哪些方面沒有信靠?
4.我們如何能知道神的眼目特別看顧我們,就像《以斯拉記》5章記載的那樣?
5.這些長老似乎讓達乃記下了他們的名字(10節)。這一定有些冒險,然而至終卻成了他們的尊榮。發生了什麼事呢?
6.服從神公義的審判是什麼意思(見12節)?順服神如何能產生勇氣?
※本文為吉羅德·比爾克斯(Gerald M. Bilkes)所著《懷想歸途》(Memoirs of the Way Home)第五章。
本專欄與仰望基督教資源書房合作。
隱秘的仇敵和激烈的仇敵
憐憫的記號▪下
憐憫喚醒人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