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守主道(仰望)》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揭開敬虔的本質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翻譯 | 梁曙東

人首先會問:「什麼是敬虔?」我要總體回答:「敬虔是神在一個人身上留下的神聖印記,是神在人身上的工作,藉此他從屬肉體的人轉變成為屬靈的人。」當神在一個人身上做成敬虔,這人並沒有領受一個新的靈魂,而是他「另有一個心志」(民14:24)。這人的官能並沒有變成新的,但品質是新的;琴弦還是一樣,但音已被調正。關於敬虔,我要立下這七個準則或命題:

1. 敬虔是一件實在的事情。它不是影子,而是實體。

敬虔不是人頭腦有病生出的一種狂熱欺騙;基督徒並不是狂熱分子,信仰不都是由幻想組成。敬虔有真理作它的根基;它被稱為「忠信的道」(詩119:30),是真理的道。敬虔是從神發出的一束光。如果神是真實的,那麼敬虔也是真實的。

2. 敬虔是一件內在的事情。

敬虔主要在於人的心:「真割禮也是心裡的。」(羅2:29)露水是在葉面上,樹的汁液是隱藏在樹根裡。道德主義者的宗教只不過都是在葉子上,只是由外在的事組成;但敬虔是一種神聖的汁液,紮根在人心裡:「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詩51:6)迦勒底譯本解釋這句話說:「這是在人心的隱密地方。」

3. 敬虔是一件超自然的事情。

按本性,我們繼承的全都是邪惡。「因為我們屬肉體的時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惡欲就在我們肢體中發動。」(羅7:5)我們吮吸罪,就像吮吸我們母親的奶一樣自然;但敬虔是「從上頭來的智慧」(雅3:17)。它是神從天上吹進人裡面的氣息。神必須點燃人心中恩典的燈。雜草靠自己就能生長,但鮮花必須靠栽培才得綻放。敬虔就像一種屬天的植物,出於新耶路撒冷;因此它被稱為「聖靈所結的果子」(加5:22)。人沒有能力改變自己,正如沒有能力創造自己一樣。

4. 敬虔是一件全面的事情。

敬虔是一種神聖的面酵,將自己擴散到人的整個心靈:「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帖前5:23)敬虔使人在悟性中有光,情感有序,意志有柔軟順服,生活有美好榜樣。只是某部分好的人並不是敬虔。恩典被稱為「新人」(西3:10),不是新的眼睛,或新的舌頭,而是一個新的人。敬虔的人是整個人良善;雖然他未完全改變,但每部分都重生了。

5. 敬虔是一件強烈的事情。

敬虔並不是一種死的形式主義和無動於衷,而是充滿活力和發出熊熊火焰,「心裡火熱」(羅12:11)。水如果只是微微溫,我們不會說熱;但當熱度到達明顯的程度時,我們就說它是熱的。其委身如火燃燒的人是敬虔的人,他的心因著聖潔的情感沸騰。

6. 敬虔是一件榮耀的事情。

正如寶石與戒指的關係一樣,敬虔與人的靈魂也有同樣關係,在神眼中閃耀發光。理性使我們成為人;敬虔使我們成為地上的天使;按著敬虔,我們「與神的性情有份」(彼後1:4)。敬虔是榮耀的近親:「榮耀和美德」(彼後1:3)。敬虔是藏在種子裡的榮耀,榮耀是如花盛開的敬虔。

7. 敬虔是一件長久的事情。

亞里斯多德說:「人出於習慣得名。」我們並不因某人害臊得面紅耳赤就稱他面色紅潤,我們這樣稱他,是因他有紅潤的肌膚(撒上17:42)。如害臊一樣發紅的敬虔,並不足以讓人有基督徒之名——敬虔必須是靈魂的脾性和膚色。敬虔是一種固定的事。籬笆的一根木樁和花園中的一棵樹有天壤之別。木樁會腐朽和發黴,但一棵樹本身有生命,就長存和發旺。當敬虔在人心裡紮根,它就常住其中,直到永遠:「神的種存在他心裡。」(約壹3:9)敬虔是由聖靈用金剛鑽刻在人心上的,絕不能被抹去。




※本文取自敬虔人的素描(The Godly Man's Picture),仰望基督教資源書坊授權刊登。免費索書,請洽joan8452@gmail.com(郵資自付)。

本專欄與仰望基督教資源書房合作。

【延伸閱讀】:
罪得赦免,滿得安慰
竭力逃離罪惡
尼哥底母所見證的,一個不屬世界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