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閱讀》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書評:行善者的誘惑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書名:行善的誘惑
出版社:遠流
作者:Peter Drucker
譯者:吳程遠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管理哲學小說,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利用虛構的故事,拋出許多管理哲學議題讓我們思考。

當我第一次見到書名時的疑問是:「這是一本道德思辨的著作嗎?」,但從英文的書名來看,「善」是用「Good」這個字,「行善」則是用「Do Good」。

以「Good」這個字來分析,除了道德上的「善」以外,也有「利益」、「好處」、「價值」等意思,所以大師的意思有可能並不只局限於道德上的「好」。如此「Do Good」也有可能不單指「行善」的意思,若用Google翻譯,則直接被翻成「做的好」。因此接下來,我會從這個角度來分享這一本書,而什麼是本書要談的「做的好」?

本書主角就是標準「做的好」角色,從每天規律的作習:6點半起床、10分鐘運動,正好7點走路去彌撒……永遠是8點01分到辦公室。他在自律上是「做的好」。

從「獎狀牆」的榮耀:榮耀博士學位與獎狀、《時代》雜誌封面、來自各政要的獎狀與邀請。不論是學習、社會服務、人脈、形象經營,他都有「做的好」的表現。

最後,在學校的治理方面:他巧妙地平衡各派系衝突、知人用人(例如:讓只有高中學歷的愛麗絲扮演行政副校長的角色),並讓聖主隆大學成為一流的天主教大學。他在管理上,也有不錯的「做的好」表現。主人翁海恩.瑪曼神父,一直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上,去「做的好」。

而在隨著「行善」的範圍被擴大,管理學大師也巧妙地點出許多衝突點,例如:是要成為一流的天主教「大學」?還是要成為一流的「天主教」大學?

再例如:要成為學術界的清流?或是利用學術向商業機構募款,賺取更多校務經費?以及這個故事的引爆點:應該任用一個年輕、有學術產值的教授?還是任用一個年紀大、有豐富業界經驗,並且喜愛、肯幫助學生,但卻沒有學術產值的老人家呢?

往往我們會發現在越單純的事件上,我們越容易去「行善」,也就是「Do Good」。然而隨著事情面向的擴展,「Do Good」本身也就顯得更交錯了。IT治理也是如此。一個人寫一支程式容易,但一群人寫一套系統呢?一個單純的硬體專案容易,但一個軟硬交錯複雜的專案呢?

系統管理團隊總有其維運、效能、資安與保密的考量;資訊開發團隊也有自己的需求:新的技術、便利與快速開發、保留開發上彈性……等等。大家都努力地朝自己的目標「做的好」,但是,這一些不同的「做的好」目標,卻又往往是那麼的衝突。

公司的經營,亦是如此。應該增加IT投資來加速企業的運作呢?還是減少IT的投資來保障獲利呢?

再或者,公司的經營最大目的是什麼?是獲利?還是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更多員工可以吃飽?為社會謀福利?造就更多的人才?

而這些目標常常互相衝突。例如:許多人會以為「獲利」是公司營運目標的標準答案,但如果只有獲利,經常最後只會出現欺騙客戶並壓榨員工的企業。獲利是必要的,但它應該只是衡量指標,而非Do Good的終極標準。

最後再來談談「Temptation」(本書譯為誘惑),作者的「誘惑」指的是什麼?他為什麼將書名取為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而不是The Temptation of Doing Good?我想在翻譯上,後者應該比較符合我們中文書名的意思。但中文有其翻譯上的難度,所以只能翻成目前的樣子。

再加上,Temptation其字義也有試探、試煉的意思。所以書名所要表達的,也有可能是「試煉之於做好事上」,或「試探之於做好事上」。而何者比較是管理大師想要表達的?我個人覺得,Temptation是除了「Do Good」以外,管理大師在本書中想探討的另一個重要議題。不過,我想這就留給諸位管理大師與我,一同在書中找尋答案了。

全國各地基督教書房一覽表

【延伸閱讀】:
回應&能力
《小屋》─生命的傷痛時刻
C型觀點 vs M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