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老師存在的目的不是「當」學生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這學期我在別的學校兼任一們大學部課的課,當學期進行了一半多的時候,我發現班上有一個學生從開學到現在都很少出現,沒記錯的話好像只有出現兩次。面對這種經常蹺課的學生,坦白說,我心裡十分生氣!特別這樣的課是選修課,而不是具有強制性的必修課。

回到家裡,我心懷怒氣地跟我太太抱怨這個學生的種種,並且信誓旦旦地跟我太太說:「這種不認真的學生,我一定要把他當掉!」就在我憤怒難消的時刻,我突然想起一位教會的朋友曾經寄給我的ppt檔,裡頭是訴說一位小學老師如何從厭惡一個行為偏差的學生,到真心地去瞭解他的困難所在,並給予實質的關懷,幫助他找到向上動力的感人故事。

想到這兒,我不得不坦承:自己想把這個經常蹺課的學生當掉的動機,一部份固然是希望維持學生該有自我負責的態度;但不可否認的,當中也一些自己的教師權威遭受挑釁的那種難堪與憤怒!就在這時候,我心裡響起一句話:老師存在的目的是要陪伴學生、協助學生,而不是「當」學生的!如果每個學生都自動自發,沒有任何困難,社會上也不需老師存在了!

回想起自己大學時代,其實也曾經有過類似這位學生的經驗。有一陣子自己也跟系上走得很遠,那段日子我過的並不好,即便參加熱熱鬧鬧的社團活動,心裡還是覺得很孤單。但就是因為這種不舒服的經驗,讓我想要透過社會學、社工和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為自己不愉快的生活找到出路。換言之,大學那段不是很愉快的歲月,反倒成為我學習動力的重要來源。

大學的那段日子讓我體會到:如果可以過規律的生活、被班上或系上接納,相信沒有學生會願意一直蹺課,或擺爛不交作業,畢竟人都希望被接納、被肯定,不願過著疏離的生活。也因為這樣,我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擔任社工師或老師,我一定要好好關心與我有類似際遇或經驗的大學生,陪伴他們走過徬徨孤單的困境。

只是這份理想與承諾「知易行難」,非常慚愧,前兩天當我發現班上有一位學生長期蹺課,而且作業也不是很認真繳交的時候,當初對自己初許下的心願已經完全被教師權威遭受挑戰的難堪與憤怒掩蓋,剩下的只有情緒性的發洩而已!但是感謝上帝,讓我在憤怒的情緒中依然能保有一絲警醒之心,使我可以勇敢、坦承地面對自己的不足,並且拾回初任教職的那份承諾。

經歷這次的事件,我更清楚地體認到:遭遇困難的學生最需要的是關懷、瞭解、扶持,嚴厲的責罵與懲處固然可以收到一點成果,但是對於學生問題的根本解決助益卻十分有限!就像退燒藥或許能降低人體的溫度,但對於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卻很難有實質幫助!

於是,我花了些時間寫了一封mail去問候這個學生,瞭解他蹺課的主要理由,並詢問是否有什麼我幫得上忙得地方!雖然這樣小的關懷動作不見得可以對學生帶來極大的改變,但經過這次的事情,我卻更加相信:出於「愛」所給予學生的真誠關懷,才是幫助他們找到生命方向的良方,也是老師該做的事情。寫完這封信後,我又跟我太太說:請幫我記住今天的教訓,如果以後我再因為學生學習態度不佳而揚言要把某某學生「當」掉的時候,請一定要跟我提醒今天的故事!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