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Ⅰ》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死裡復活的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那個牧師嬤的經歷很特別哪,她經歷過死裡復活,死了好幾天之後又復活了呢,她還見證了許多到天堂的情形……」年逾古稀的長老總不時提起孩提往事,其中最特別當屬當時牧師的母親死裡生還這件事了。雖然時隔久遠,求證不易,但每次他提起總能讓好些人為之驚嘆。據長老轉述,牧師嬤這個見證堅固了村裡許多主內弟兄姊妹的信心,包括當時尚是稚齡的長老,此事影響之深,從即使過了數十年光陰他仍是津津樂道可見一斑。

就我的觀點,不能求證是很可惜的事,所以不曾與人分享這個已聽過數次的見聞,只是存在心底。畢竟相關事證、細節均付之闕如,若要與人談論,連起個頭都覺得不知從何說起。

是信仰的根基嗎?

究竟有沒有死人復活?至少我們本著聖經,可以確信賜生命的主,不僅能使人死,也能使人從死裡復活。自以利亞起,聖經便不時有死裡復活的事件記載,如睚魯的女兒、拉撒路、多加等,他們的經歷顯出上帝的大能,也安慰了許多人的心,使徒也以相當的篇幅強調基督復活的意義與重要(哥林多前書15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死裡復活的事件雖然讓許多人感到驚奇,也有不少人因此得到慰懷,甚至也有人因此信了耶穌(約翰福音12章11節),但聖經似乎無意就這些神蹟著墨太多,反而一筆帶過,這和我們今日對這類事蹟的重視恰巧相反,箇中差異耐人尋味。

財主和亞伯拉罕的對話,可以供我們思考。路加福音16章19~31節耶穌說的這段話中,財主受了火焰苦待、求安慰不果後,乞求祖宗亞伯拉罕差遣拉撒路到他五個兄弟那裡見證遭遇的情形,免得兄弟落入同樣的境遇。亞伯拉罕卻回答,他的兄弟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依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這樣看來,長老口中的牧師嬤死裡復活固然有意義,我們也相信主若願意,可以成就這事,但這樣的經歷並不是我們信仰的立足之處。即便當事人經過死裡復活後陳述了見聞,同樣也不應是我們遙想來生的憑依。我們認識上帝、為人行事、盼望將來榮耀的根基,只有主藉著先知和使徒所傳的聖經,我們因著信得蒙稱義、我們也因著信得上帝的喜悅。

有何不同?

那麼耶穌基督的死裡復活呢?如果死裡復活的經歷不能作為基督信仰的基礎,那麼該如何看待耶穌基督死裡復活這件事呢?

從新約的記載,我們曉得耶穌那個時候人們也相信復活的事(使徒行傳23章8節),但是我們若查考聖經關於耶穌基督死裡復活的論述,不難發現與其他死裡復活的事件相比,耶穌基督的死裡復活有許多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耶穌基督的復活在聖經中是相當獨特而別具意義的。

很明顯的差異之一是,除了耶穌以外,沒有一個人預期到自己的死亡及復活,但耶穌基督卻早在受難前便明明地告知祂的門徒即將發生的事,只是門徒們當時不能領會,也不願意接受(馬太福音16章21~24節)。除了預先知道自己要面對的種種,耶穌的復活是獨力完成,更大的差異是,那些人死裡復活後,復活的身體仍是必朽壞的,終有一天仍是步入了墳塋,但基督的復活不是這樣,祂的血肉之軀不僅可讓多馬等門徒驗證,而且變得更榮耀,可行任意出入、顯現等奇事。據此可知,耶穌的復活相較於其他復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耶穌死裡復活是個印記,顯出人子雖與我們有一樣的樣式,卻是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保羅論及基督神人二性時如此說:「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羅馬書1章3~4節)聖潔沒有瑕疵的上帝羔羊,因死裡復活證明了祂不能被死拘禁,也不見朽壞。

與我們何干?

對基督徒而言,基督死裡復活不僅僅是兩千年前的歷史事件,更與歷世歷代聖徒乃至於今日的我們有密切關聯。人子在世間時說,「一粒麥子……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哥林多前書15章20節),「從死裡首先復活的」(啟示錄1章5節),這些經文都讓我們看到基督的死裡復活不只是人子自己經歷的神蹟而已,更與我們屬基督的人生命息息相關。

保羅論及洗禮時陳述:「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羅馬書6章5節)那更美之約的贖罪祭不僅使人的罪得贖,使上帝和罪人之間的冤仇被廢去得以和好,更為了因信歸入祂名下的人成就了如此善工,使我們與主耶穌同死同活,可因著耶穌的死向罪死,因著基督的活向上帝活。

面對死裡復活的牧師嬤,我們感謝主成了這樣一件美事在屬祂的人身上,但僅此而已。更值得我們注重與關心的復活,不是生物學對生死的定義,乃是如聖經所見證與基督一同死裡復活,那個死裡復活是不朽壞、榮耀、強壯、是靈性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5章42~44節),那是上帝羔羊成就的工作,使我們從此為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哥林多後書5章15節)。

【延伸閱讀】:
向下墜落的低谷是向上提升的契機
仰望復活的主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回應《使徒信經》漢譯文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