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飄忽的上帝?—解讀〈列王紀上第十三章〉

【作者:胡維華越過急澗山嵐 2017.09.24


耶羅波安登基,在伯特利設立了金牛犢。從南國來了一個神人對著祭壇宣告了審判。王極其憤怒,下令捉拿神人,手卻因而不能活動。神人為王禱告,使他得了醫治。王感恩之下,想要豐盛地款待,但神人因為上帝曾經吩咐此行不可吃喝的命令,而拒絕了王的邀宴。原以為就能平安返家,不料,路上,神人遇見一位老先知,告知上帝指示他前來邀請神人用餐。神人不疑有他,欣然同往,卻因而被上帝審判死亡。上帝為何對先知如此嚴苛,連吃喝一頓都不可?老先知是同行,誰知道他宣稱蒙受啟示是騙人的?為何上帝會對壞人(耶羅波安、老先知)好一點,對好人(神人)卻壞一點呢?

自古以來同情神人的讀者,不在少數。聖經中的確有上帝改變心意的情況。在亞哈奪了拿伯的葡萄園之後,以利亞審判了他。亞哈因而披上麻布,緩緩而行,上帝也因此改變心意,決定延遲所說的災禍(王上二十一29)。此外,以賽亞奉神差派去通知希西家王,要趕緊交待後事,因為他快死了。希西家王禱告懇求,上帝見了他的眼淚,決定加添他十五年的壽命(賽三十八1~8)。上帝改變心意,確有可能。神人大概以為這不過就是其中之一吧。

認為神人並非無辜的人則提出確認的重要性。從聖經的記敘來看,先知所說的不一定可信,拿單就是一例(撒下七)。大衛想要建聖殿之時,來就教於拿單,拿單說:「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因為神與你同在。」可是拿單所說的並非上帝的心意。如果連拿單這樣一位上帝所重用的僕人都有弄錯的時候,確認先知信息的真偽就益發顯得必要了。對持此一立場的人來說,神人所犯的錯在於他沒有禱告尋求,如同一位神學家所說的:「我們和上帝的距離只有一個禱告之遙。」神人剛剛才在眾人面前禱告,上帝也聽了他的代求,醫治了王。禱告對他來說應該不陌生,可惜的是,他忘了使用最好的途徑,透過禱告來明白上帝的心意,以致落入死亡的下場。

「禱告」,這個答案聽起來不錯,不過似乎沒有把握住先知傳統的精髓。當上帝改變祂的心意時,上帝總是在第一時間啟示所差遣的先知,不論是以利亞還是以賽亞。拿單的情形稍有不同,因為他給大衛的答覆並非來自上帝,但即使如此,上帝仍主動使啟示臨到他,好讓他明白上帝的心意。由此看來,上帝既然把審判伯特利祭壇的責任交給從南國來的神人,而非交給伯特利當地的老先知,上帝若真是改變心意,祂必會主動使神人知道。換言之,神人輕看了他所領受之使命的獨特性。 上帝不會捉摸不定、毫無章法

如果我們再深入研究上述的例子,我們會發現,當上帝改變心意時,祂不但會通知祂差派的先知,還會告訴他們改變的理由。上帝不是情緒飄忽不定、做事毫無章法的上帝。上帝若改變原來的心意,必定是有原因的。神人清楚明白不可吃喝的禁令,代表著審判的不可逆轉。上帝的確憐憫王,而醫治了他。

但即使是這一事件,也沒有讓神人認為上帝已經取消了審判。若是如此,那麼他現在有何理由認為上帝改變了,而要他吃喝呢?有人主張上帝顧念神人的需要,然而,這樣的理解無法解釋原先在上帝下達命令時,他也是顧念神人的上帝,不是嗎?現在神人一時的不察、迷糊而同意吃喝,使得他所傳講的審判變得模糊,因為一方面切割、決裂,另一方面卻是歡樂、共享,他立場的搖擺使北國因此失去清楚的話語指引!

因著上帝刑罰了神人,審判的信息得以確立,正如老先知自己也承認的「因為他奉耶和華的命指著伯特利的壇和撒馬利亞各城有邱壇之殿所說的話必定應驗」 (王上十三32)。當傳講的使者破壞所傳講的信息,代價是可怕的。誠如保羅所說:「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一8)。

老先知執著於次要方法

回頭看看老先知,這位謎樣的人物。一般認為,這是個可惡的傢伙,作為先知,怎麼可以欺騙人,而且還是欺騙另一位先知!然而,他怎麼會大費周章只是為了騙人來家中吃一頓?顯然他明白吃喝的意涵,知道神人的行動具有象徵的意義。透過誘騙神人坐下吃喝一場,他想要反轉先知所宣告的刑罰,也就是上帝的審判。身為北國的先知,他也算用心良苦。

然而,全能的上帝不被這枝微末節制約。當神人坐下吃喝時,上帝的啟示臨到老先知,他對神人說:「耶和華如此說:『你既違背耶和華的話,不遵守耶和華─你神的命令,反倒回來,在耶和華禁止你吃飯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因此 你的屍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墳墓』」(王上十三21~22)。 看來上帝不但恩待北國的王,也恩待了北國的先知。啟示臨到他,讓他錯誤的觀念能被糾正。

他原以為上帝的心意可用一些象徵與儀式來取消,但上帝明白地拒絕了他的一廂情願。尤有甚者,上帝的作為並不僅止於點出錯謬,更是使啟示臨到他身上。作為先知領受上帝的啟示不該是看家本領嗎?老先知該放棄次要的方法,而回到主要的途徑,他若真要幫助北國,直接面對那一直願意施恩的上帝才有希望!

老先知有沒有學會這寶貴的一課?從經文來看,結果似乎是令人惋惜的。在埋葬神人之後,老先知對兒子們說:「我死了,你們要葬我在神人的墳墓裡,使我的屍骨靠近他的屍骨,因為他奉耶和華的命指著伯特利的壇和撒瑪利亞各城有邱壇之殿所說的話必定應驗。」老先知改變了,他承認請神人吃飯的方法無效,可惜的是,他學得不夠完整。他沒有從啟示中聽出上帝仍寬容、等候,他們仍有機會回到上帝面前。面對審判信息,他只知道要葬在神人旁邊,靠近神人的屍骨,期待或者有好事會發生。

這段故事的主角都經歷上帝特別的恩典。耶羅波安的手因神人的代求而得醫治,但他卻不顧神人的講論。神人宣告在邱壇上獻祭的祭司要被審判除滅,耶羅波安卻仍立凡民作祭司,一意孤行。神人蒙恩被揀選、差派,他為人禱告立刻蒙垂聽,可惜他對啟示所帶來的該有的身分、角色沒有完全的認識,半途而廢。老先知在傳統中受教,上帝卻沒有棄絕,啟示也臨到他,可惜他未能根據啟示改變對信仰的理解。那麼對我們來說,真正的問題是:啟示於我們為何物呢?

◎作者著有《胡爾摩斯品聖經懸疑》一書,本文摘錄自第八章:避重就輕的上帝?

本專欄與《校園出版社《書饗》校園雜誌》合作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