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課室管理

【作者:陳曼玲教三育四集 2011.10.30


沒有人不喜歡守規矩、有禮貌、快樂的孩子,但是這樣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靠後天的教導與訓練。課室管理不是只為了讓小孩安靜,使老師可以輕鬆上課,而是要培養出喜樂順服神的孩子。以下我分享康妮在主日學的課室訓練原則與例子,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家長對孩子的管教。

一、禱告

進教室後,主日學負責人或校長要與老師、同工一起禱告。因為上帝不看我們的能力,而是看我們願意服事的心。我們要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謙卑求聖靈帶領我們了解孩子的需要,並為孩子能更認識神來禱告。

二、堅定你的權柄

學生或孩子是否會服從權柄,絕大多數是根據老師或家長是否有決心去做。

以愛心來教導孩子學習順服權柄,目的在於引導他們將來能順服神。有一次康妮告訴一個三年級的孩子應該照主日學規定配戴名牌,這個孩子說你現在不是我的主日學老師,我不用聽你的,我是自己的主人,我可以決定我該做的事。你該對這樣的孩子說甚麼呢?對於三歲以後的孩子,老師或家長可以跟他們說明遵守某些規則的原因,並期待他們去做對的事,而不只是不去做不對的事。康妮告訴這個孩子,配戴名牌的原因是讓不認識你的代課老師可以知道你是誰,而且你不是你自己的主人,神才是你的主人。

要注意讓孩子順從你的權柄,不等於用控制的手段來達到你的目的。你的出發點是愛,為著孩子的好處去要求他。另外,對待青少年的方式與小孩子不同,要引導他去討神喜悅,而不是一味要求他遵守規定。

三、創造穩重、安靜、有秩序的教室氣氛,清楚表明對學生的期待

一個有秩序的環境才能讓孩子安心學習。穩重可以活潑自由,有秩序也可以很有創意。例如教室裡要整齊清潔,各樣東西歸回原位。當孩子進教室後,他們有機會選擇不同的遊戲或玩具,讓他們自由發揮或與別人互動。聽故事與敬拜時,老師可以告訴學生,為了讓大家有機會聽清楚故事內容,學生要保持安靜,不打斷別人說話,這是對老師與其他學生的尊重。老師也可以告訴學生,老師會公平解決紛爭,不會讓別人欺負你,也不能讓你欺負別人,所以每個學生知道自己是被愛與受保護的。

四、老師課前要充分準備

老師上課前要把需要的教材與道具準備好,甚至演練過,若是一邊上課一邊找東西,這空檔時間就很容易讓孩子分心。所以要維護上課秩序,老師事前應做好各樣教學準備,多準備絕對沒有損失。

五、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

若是你看到有學生帶了電動玩具到教室來,可能會引起紛爭,就告訴學生你會幫他保管,下課後再還給他。看到小小孩上課坐立難安,可以讓他坐在你腿上。看到有學生跟別人不停說話,可以把他們分開。看到學生不專心,可以先在他耳邊輕聲提醒或拍拍他。在問題發生前,就先應變去預防它的發生。

六、說出你心裡的期望,並做到你所說的

你對孩子的要求說到做到。例如要孩子收拾玩具,有些母親可能會這樣說:媽媽的朋友等一下要來,你趕快把玩具收好。怎麼還沒收呢,這樣你下次不能玩玩具哦。再不收我要把你的玩具丟到垃圾桶。媽媽不想幫你收玩具,這是你玩的你要自己收。好吧,你不會收,我們一起來收好不好。這樣的母親一定常常是既挫折又疲憊的。

另一種方法是,你對孩子說:我要你現在把玩具收好,我五分鐘後回來。然後你離開五分鐘,讓孩子不能在你面前耍賴。若你回來後,他收好了,你可以給他口頭的稱讚:我看到你把玩具收好了,你聽話又愛護東西,你做了上帝喜歡的事。若是他仍然不收,他是在試探你對他是不是真的要他聽話,因此你可以說:媽媽告訴你該做的事,可是你沒有聽話,我要沒收你的玩具一個禮拜。接著你就要說到做到,任憑孩子怎麼哭鬧或裝可愛想拿回玩具,你都要等到一周後才能拿出來。

能把命令說得清楚、簡短的老師或父母,才不會弄得自己筋疲力竭。

七、分散注意力

美國人戲稱兩歲的孩子為「難搞定的兩歲」( terrible two),我想是因為兩歲的孩子還聽不太懂你講的道理,這時我發現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很管用。例如他喜歡亂丟積木,你可以用積木蓋房子給他看,讓他忘記原本要做的事。

另外,孩子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收玩具,讓他覺得收玩具是件好玩的事。

八、嘉獎好行為

觀察孩子的好行為,然後清楚告訴他,他有哪些好態度值得獎勵(口頭或實質)。例如老師對把玩具收好的孩子說:你這樣做是愛護東西,讓別人下次可以使用、尊重別人的好態度,是討神喜悅的。

平常盡量以鼓勵的態度激勵孩子去做對的事,不用事先就擔心萬一孩子不遵守規定該如何處罰他。有個孩子說,她因為父母老是在她想去做對的事之前,就很不放心地告訴她下一步該做甚麼,使她覺得父母不相信她有守規矩的心與能力,這樣的父母也讓人覺得嘮叨。例如你希望孩子先做好功課再玩,你可以在他做到這樣的約定後,實質鼓勵他;若是他沒做到,不用數落他一頓,但要表明你期望並相信他可以愈做愈好。

九、了解孩子,與他們建立關係

了解孩子的心智年齡與發展,設計出符合他們興趣與能力的活動,就比較不容易產生課室問題。有些孩子可能有過動、自閉或資優等特殊需求,也要針對他們的需要來設計課程。

另外與青少年學生建立彼此互信的關係,對教導他們有相當的幫助。有次主日學時,有個老師注意到某個孩子一個人安靜坐在那裏,老師就過去拍拍他的肩膀,問他說,你喜歡來主日學嗎?這個孩子說他不太喜歡,然後老師就多跟他聊聊他喜歡做的事是甚麼,讓這個孩子覺得有人在乎他的感受。

十、忽略引起負面注意的行為

課堂上有些學生會故意用搗蛋的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negative attention)。例如我有個學生本來很喜歡跟我說話,有一次來了個新學生,分散了我對原來那個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他在我上課時開始講髒話,也不注意聽講。我為他禱告後想起來他的家庭背景,知道他希望我能多注意他,因此我僅提醒他說髒話是不尊重人的,但不處罰他,而且留意讓他有發言的機會,不久之後他又變回原來那個聽話的學生了。

十一、 隨時管教

聖經說我們要用神的話隨時管教孩子。(申命記11:18-20),不僅父母可以在家隨時教導孩子做對的事,不用等到孩子犯錯才來處罰他們;主日學老師也可以利用各種機會來教導孩子。例如有次在青少年的主日學裡,老師問學生有關聖經的問題,有個學生答對了,卻對其他同學露出趾高氣昂的態度,批評別人不懂。這時候一旁的同工可以私底下對這學生說:你的恩賜是上帝給的,使你可以幫助別人,所以要對其他的人存謙卑的心。

老師不用說教,也不要羞辱學生,但要把握機會糾正學生因錯誤思想所表現出來的不合神心意的行為。

十二、教導好行為

要教導孩子應有的禮貌,像是別人稱讚你時,你可以說「謝謝」;在教會看到長輩要打招呼或吃飯時要禮讓;有困難請人幫忙時要說「你可不可以幫我」,而不是說「為什麼我都做不好」等。從小教導孩子做好事,是要討神喜悅,不是為了討人喜悅,也不是為了害怕處罰。 管教,不是對孩子做錯事的處罰,而是一種隨時建立孩子品格的教導。每個不良行為的背後,都源自心裡的問題。因此我們要自己先在神面前成為一個有正確心態的人,以神的智慧與愛的態度來教導孩子,造就出在喜樂中順服權柄與神的孩子。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