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嗎?──耶穌為何三問彼得愛不愛祂?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永恆的答問 2021.07.25



圖片提供/123RF


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的提比哩亞海邊(即加利利海,因靠近大城提比哩亞得名)向彼得、多馬、拿但業、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與約翰)與兩個未提及名字的門徒等七人顯現;耶穌並在岸邊烤魚,為辛苦一夜的門徒預備了早餐。

早餐後,耶穌向彼得三次提問:「你愛我嗎?」這讓不少人感到困惑:耶穌不是全知的嗎?彼得愛不愛祂?對祂的愛有多深?耶穌不是一清二楚嗎?果真如此,又何須多此三問?

對相愛的戀人來說,詢問對方:「你愛我嗎?」有時是出於不確定感或不安全感。一如范逸臣的〈你愛我嗎〉歌詞寫道:「你愛我嗎?你給我的溫柔是寂寞嗎?」、「你愛我嗎?你這樣問過自己嗎?你愛我嗎?你給我的擁抱是習慣嗎?你愛我嗎?你的心裡還是唯一嗎?」

但在主耶穌神性的無所不知下沒有不知道或不確定,也不必如戀人因摸不透對方「到底愛不愛我」而焦慮不安。這句「你愛我嗎?」就不是為了使耶穌從「不知」變「知道」,而是為了彼得自己。

在進一步分析前,先要澄清這段經文常見的一種解釋。由於耶穌頭兩次問彼得「你愛我嗎?」所用「愛」這字的動詞都是agapaó;彼得的回答則始終都是phileó。直到耶穌第三次提問時,才改用phileó,彼得則依然使用phileó。有人就宣稱:耶穌所用的agapaó是「意志上堅決的愛」,彼得所用的phileó是「感情上的愛」,「前者在愛的層次上比後者高」[1]。

又有人說耶穌用的agapaó「是指一種源自道德上的好意,是出於尊重、責任和原則,而不是被誘惑或吸引所致的情感」,彼得所用的phileó則是「指一種自然而然產生的,感覺重於理智的感情」[2]。

然而,「這兩個表達『愛』的希臘字,在大部分的上下文中,皆是可以交替使用的」[3]。約翰福音就交替使用這兩個動詞:如「耶穌所愛(phileó)的那個門徒」(約二十2)用了phileó,「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agapaó)的」(約十三23)用的卻是agapaó。若真有意義上的區別,為何指涉同一個人時,約翰福音卻用了不同的字?

agapaó可能也不是如有人所主張的「比較神聖」,「底馬貪愛(agapaó)現今的世界」(提後四10)所用的就是agapaó,且所接的受詞就不是好的事物。

agapaó這動詞自主前四世紀開始佔優勢成為「愛」的標準動詞,原因之一是因為phileó在某些上下文具有「親吻」的意思,而不是因為agapaó特別神聖[4]。

如果phileó真的是比較低下的愛,則耶穌在說「父愛(phileó)子」(約五20)時就不該用phileó這字;也不該說「父自己愛(phileó)你們」(約十六27);馬大與馬利亞差人去求耶穌醫治重病將死的拉撒路時,也不該說「你所愛(phileó)的人病了」(約十一36);保羅也不該說「若有人不愛(phileó)主,這人可詛可咒」(林前十六22)。

所以,現今學者的主流意見是:phileó與agapaó這兩個詞是「同義詞」[5],不必刻意加以區分。也有人提醒:「假如耶穌用亞蘭語向彼得說話,那麼在用詞上根本就沒有分別。」[6]

且若 phileó的「愛」真的比agapaó低下,則耶穌第三次提問改用phileó就難以自圓其說了。有人就指出:「我們從未在聖經中看到耶穌會因遷就人的軟弱而降低自己的標準。」[7]

因此,耶穌三問彼得「你愛我嗎?」的重點,不在希臘文「愛」字意義有無不同,而在這一連「三問」要彼得回答的不只是他情感上是否愛耶穌,還讓彼得透過回答再次堅定自己愛耶穌的意志。

換言之,耶穌不是不知道彼得愛祂的心意與感情,但藉著親口說出「你知道我愛你」(約二一15-17),要彼得在其他幾位門徒見證下公開表白且再次堅定他愛主的心志。

「三次」的重複也「反映出近東習俗,即在證人面前三次重申一件事,旨在表述莊嚴的義務」,「這實際就成了彼得、門徒以及我們眾人應盡的聖約義務」[8]。

所以耶穌的三問,不是祂不知,而是要彼得「省察」他的「愛主之心」[9]。且耶穌問的雖是彼得,又何嘗不是問在場其他六位門徒,乃至於其他所有基督徒:是否真的愛祂?是否願意為「你知道我愛你」這句話負起責任?

耶穌的第一問這句「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二一15)也涉及了愛的深度。這句話可以有三種可能性:「一、你愛我比這些東西更深嗎?二、你愛我比這些人更深嗎?;三,你愛我比這些人愛我更深嗎?」[10]

由於打魚只是等候耶穌時「暫時維持生計或打發時間」[11],此一可能性最低。因此,我們或可把耶穌的提問理解為挑戰我們是否愛主比「其他的人或世上任何的事物更深」[12]。

前幾天看到一則小故事,一個父親提到自己孩子還小時,曾把一枝筆、一張紙鈔與一個玩具放在孩子面前,用意大概類似小孩滿週歲時預測未來志向的抓週。結果這小孩卻直接爬向父親,直接爬進爸爸的懷裡抱抱。父親說,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孩子面前大哭[13]。

我們的主所求於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祂並不吝惜賞賜我們百物,但祂也總是像試驗亞伯拉罕般考驗著我們,是否寧願選擇祂,而放棄其他的事物?

彼得不敢回答他是否愛主「比這些更深」,當耶穌第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更是「就憂愁起來」(約二一17,新漢語譯本),因他很可能想起了自己三次不認主的過往。但彼得越是戒慎恐懼,越證明他此刻愛主的表白是發自內心且下定了決心。

事實也證明彼得兌現了他「我愛你」的公開告白,不但不負耶穌「餵養我的羊」的所託,在羅馬基督徒面臨尼祿皇帝逼迫時,他更是「跟從」(約一37)耶穌到底。最後一如耶穌所暗示的,以被釘十字架的方式而死,因「伸出手來」(約二一18)正是「釘十字架程序中的專用詞彙」,彼得「順服的就死便是歸榮耀給神」[14]。

有些人覺得約翰福音應該結束在第20章,但其實第21章不是畫蛇添足,作者讓我們知道彼得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耶穌早就預知的」[15],也是彼得決意順服耶穌最後這句「你跟從我吧!」(約二一22)並兌現自己三次對主重申「你知道我愛你」這告白的結果。

願您我愛主的心永不冷淡、後退,時時記得主在提比哩亞海邊「你愛我嗎?」這三問,被祂的愛所激勵,跟從祂到底!



[1] 余也魯總編,《中文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1996,頁1526。

[2] 顏敏,《約翰福音解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頁250。

[3] 米爾恩(Bruce Milne)教授,《聖經信息系列:約翰福音》,校園書房,2002,頁461。

[4] 卡森(D. A. Carson)博士,《約翰福音註釋》,美國麥種傳道會,2007,頁1057-1058。
[5] 格蘭特.奧斯邦(Grant R. Osborne)教授&菲利普.康福德(Philip W. Comfort)&溫德爾.霍利(Wendell C. Hawley),《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第十三卷:約翰福音.約翰一、二、三書》,恩福出版,2016,頁457。

[6] 曾思瀚博士,《約翰福音:道成福音的耶穌》,明道社,2008,頁214。

[7] 吳道宗博士,《道成為人的耶穌:約翰福音析讀》,基道出版社,2006,頁341-342。

[8] 格蘭特.奧斯邦(Grant R. Osborne)教授&菲利普.康福德(Philip W. Comfort)&溫德爾.霍利(Wendell C. Hawley),《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第十三卷:約翰福音.約翰一、二、三書》,恩福出版,2016,頁465。

[9] 焦源濂,《基督生平(下)》,校園書房,1991,頁770。

[10] 袁天佑,《中文聖經註釋第三十一卷:約翰福音》,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8,頁558;另參陳濟民博士,《目睹生命之道:解讀約翰福音》,校園書房,2013,頁370。

[11] 鍾志邦博士,《天道聖經註釋:約翰福音(下)》,天道書樓,2003,頁430。

[12] 焦源濂,《基督生平(下)》,校園書房,1991,頁770。

[13] Mr.的雜七雜八翻譯,2021-07-13。

[14] Gerard S. Sloyan教授,《解經講道註釋:約翰福音》,教會公報社,2013,頁294-295。

[15] Gerard S. Sloyan教授,《解經講道註釋:約翰福音》,教會公報社,2013,頁294。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