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難,往往伴隨性別問題而生

【作者:紀惠容少女守護者 2010.02.21


2010年方始,國際間就出現了海地大震殤;七級強震,導致約十萬人受難,三百萬人待援,廢墟慘不忍睹。連日來,國際媒體現場目擊:災民在醫療與物資短缺下,必須身懷大刀掠奪糧食自保。海地災民處於無政府狀態,暴動一觸即發;令人擔心的是,成千上萬的孤兒及婦女,恐淪為災難效應中的奴隸!

  災難也有性別危機!這是國際間早已關心的熱門話題,引起許多的討論和研究,甚至製作操作手冊,提醒在救災系統中須有的性別考量。

  舉個國際統計數字來說:因為戰爭、災難、飢餓、政治迫害而陷入危機的難民或逃離者,其中超過75%是女人與孩子;有生殖能力的女人,四分之一是在危機當中,五分之一可能已懷孕;許多貧窮、弱勢、被迫逃離家鄉的女人,她們離開了父母、社區,單獨帶著孩子,高比率陷入被性剝削、暴力之傷害;自然災害逐年增加,由於貧窮與環境解構更加惡化,至少超過90%的受災民是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婦幼是災難中的最大受害者

  從這些統計數字就可以看出女人與孩子是災難的最大受害者。這是災難所帶來的性別問題,也因此,面對災難,世界各地許多草根婦女團體開始聚在一起,她們自己定義問題、一起工作、一起解決問題,與救災網絡夥伴協商談判、教導其他婦女團體她們所學到的東西。因為她們認為:國家機器與救災系統的決策者常是男人掌大權,她們必須為自己發聲。最重要的是,她們開始進入國家機器與救災的決策系統,與男人工作,成為夥伴關係。

*Interaction將性別落實到救災系統

  國際知名的救災組織Interaction,早已把性別考量落實到整個救災系統裡,他們不敢輕忽性別議題;譬如最細微的救災物資的包裹設計,就考量到婦女與孩子的需求;再者如嬰兒奶粉、衛生棉的提供到物資的配送,都考量到如何先送到婦女與孩子手中。這就不會發生類似台灣88水災的物資輸送,只見一堆泡麵、成人奶粉、粽子、紙尿片等,卻少了嬰兒奶粉與衛生棉。另外,在災民的安置需求上,他們也特別考量女人與孩子的需求,包括食物、乾淨水、安全、就學、衛生、醫療等;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安置需求,更著重其托兒與經濟需求,讓受災戶即便處於臨時安置區,也有安心的住所。

*性騷擾及性侵害通報設計也納入

  Interaction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們想到救災系統的性騷擾與性侵通報設計。在台灣若要求在救災系統裡納入性騷擾與性侵通報系統,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反彈與誤解,最大的反彈可能來自民眾對救難人員、志工、專業人士不眠不休的救難、參與重建工作的表現,遭到懷疑而感憂心,或對他們可能成為加害者,表示無法理解。儘管如此,受災與重建地區的婦幼最容易陷入性侵害與暴力的困境,卻是國際統計中具體的事實,那麼,我們就不應忽略「在救災系統裡要設計性騷擾與性侵通報系統」這樣的設計。

*參與救災女性同樣需要被關照

  回顧台灣在921地震的安置情況,坦白講都未考量到女人與孩子的特殊需求,甚至近兩年發生土石流受災的好茶部落遷村計畫還遙遙無期,至今仍住在破舊的營區裡,每人分配不到三點五坪的擁擠空間,根本談不上安全與衛生,更遑論原本生存習性、就業、就學等需求。

  還有,參與救災人員的性別考量,也是一大重點。台灣過去的經驗是,參與救災的第一線人員大都是男性,而默默在幕後扮演支持與陪伴工作的專業社工、諮商人員與志工,因為沒被看到,就被忽略了,這其中女性的比例是高於男性,卻從未被討論她們的需求,如臨時廁所安全、隱蔽的設計、熱水澡的供應等;如何增加一些貼心的設計,也需要一併被關照。

  面對未來急速增加的自然災難,台灣應該有更多的學習與貼心設計。例如去年台灣的八八水災,許許多多的婦女與孩子逃離自己的部落或聚落,進入組合屋或中長期安置的階段,如何充權在地婦女團體發聲、進入重建決策群,甚至協助在地婦女籌組婦女自救會,都是當務之急。

  大災難,往往伴隨性別問題而生,這是國際間不會漠視的問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親赴海地賑災,我們希望她能以女性領袖身分,以及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引領全球災難急救系統,應特別關照到災區中婦女及兒少的重大危機,並優先給予適時援助。

本專欄與勵馨基金會 合作。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