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收養│接納不屬於自己的孩子

【作者:周怡家庭之歌 2021.12.26



圖片提供/123RF


一頭黃黃的頭髮,單純得有些夢幻的眼神,小雅一個人在空空的舞蹈教室裡玩著氣球。她高興地看著鏡子裡轉動的自己,似乎不明白對面和她同樣快樂的小女孩是誰。突然,她拋開了手中的氣球,奔向教室的門口,高興地叫著:「哥哥。」大她三歲的哥哥放學了,哥哥拉著妹妹一起轉著圈。小雅,四歲。朋友收養的女兒。

他們伸出手要抱抱

當我看向快樂的小雅時,我知道這個四口之家的幸福非比尋常。阿玫單身時,常去福利院做義工,沒做過母親的她,以為孩子需要的就是玩具、好的物質條件和不常有的陪伴。但當她來到基督徒辦的設施完善、硬體先進的孤兒院時,她原本的觀念被完全顛覆了;因著許多國外的捐助,孤兒院好似寄宿制幼稚園。可是一旦有陌生人進入院中,孩子們的集體反應就是伸出手要抱抱。

家有孩子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不管內向還是外向,遇見陌生人時,多少總有天生的防衛和羞怯。而這些,在孤兒院的孩子身上壓根兒看不到。這種強烈的反差讓阿玫的內心急切,她向這些張開雙臂的孩子伸出雙手。她知道他們要的不是志願者的探訪、購物時好心人慷慨地刷信用卡,甚至也不是慈善的捐款,他們要的是母親的懷抱和父親的關愛;他們想要的是一個家。

三個印證的實現

收養孩子、讓自己的家成為接納孤兒的所在,成了阿玫持續的禱告。她也暗暗祈求,神為她預備的另一半有同樣的心志和看見,不是出於勉強,不是因為對她的愛,而是出於自己的甘心。

幾年後,阿玫結婚了,那位將盟約的印記戴在她手上的弟兄,早在幾年前就參與著不同孤兒院的憐憫事工。甫結婚,他們就和父母分享收養孩子的想法。傳統的親族血緣觀念,讓其中三位老人都不願對這件事情鬆口。夫妻倆決定等候,等著、等著就等來自己第一個孩子。奇妙的是,當孩子的爺爺在病房中抱起自己的孫子時,他釋懷地說:「我有了孫子,滿意了。你們可以收養了。」神悄悄打開的這扇窗,讓阿玫夫婦興奮不已。

可惜,收養政策規定夫婦倆必須年滿30歲才符合收養資格。三年後,兩人30歲了,阿玫立刻聯繫常年做孤兒事工的姊妹,得知正巧有一個女嬰幾日前被送到姊妹那裡。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肺炎,因為醫療條件限制,當地的醫院無法判定孩子情況的好壞。

阿玫卻看這是天賜良機,巴不得立刻去見那個孩子。在她看來,心臟病不過是心頭的朱砂痣,天可憐見的柔弱罷了。阿玫的先生卻冷靜地提出,在收養的事上當謹慎地求問,尋求神給的印證,以確保自己的心永不後悔。他列了三個看起來不可能同時實現的條件,一是孩子必須一個月左右大小,二是看見孩子的時候要有他們的眼緣,三是孩子必須被送到他們所在的城市。

跟隨孩子成長的節奏

不久後,神讓阿玫夫婦要求的三個印證一一實現了。孩子出生不到一個月,因為遲遲不能確診,被送到夫妻倆所在城市的兒童醫院中心,他們特意陪著孩子做了詳細的檢查。孩子皮膚白皙,笑起來臉蛋上浮現兩個梨渦,竟像極了弟兄的媽媽。 醫生看著孩子的檢查報告對阿玫夫婦說,孩子的心臟問題在同類型中算是輕度的。雖然不確定以後是否能夠自癒,但眼下看起來,定期的檢查就已足夠。阿玫抱起了她的女兒,欣喜的程度勝過得到自己那個兒子。

我問阿玫,這個孩子的到來,對她的家庭造成什麼改變?阿玫濕著眼眶說:「最大的改變就是重新塑造了我的生命,讓我對孩子的眼光有了全新的角度。」原來小雅的各項發育都比普通孩子慢,兩歲才長出第一顆牙,堪堪能坐穩不倒下,三歲才走得像樣,四歲才開口說話。每一次去檢查,醫生都耐心地告訴阿玫,孩子沒有問題,只是有她自己成長的時間。

於是在這耳鬢廝磨的歲月裡,阿玫放下了母親普遍的比較心態,專心地跟隨小雅成長的節奏。她不再關注自己的期待有沒有被滿足,反而常常被小雅身上神恩典的印記感動。她知道神已滿足她的一切,小雅不單是她的孩子,更是神的孩子。

因為收養法律政策的原因,名義上,小雅是寄養在阿玫家,卻遲遲上不了阿玫家的戶口。沒有戶口,就打不了公費疫苗,自費疫苗一針就一萬元。阿玫曾為這事夜不能寐,但忽然有一天,一位私立醫院的醫生得知他們目前還算寄養的情況,便說可以為孩子申請基金,提供疫苗。最後,沒有花一毛錢,小雅打全了都是進口的疫苗。

阿玫由此知道,她可以坦然卸下做母親的焦慮,安然交託供應一切的神手中。如果沒有小雅,阿玫知道自己一定會用世界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又盡己所能地滿足他們一切的需要。而今,神卻藉著小雅,將阿玫和自己的兒子、小雅之間的關係都更新了。

恩典的印記

小雅喜歡照顧人,她能夠在來訪客人離去的時候,準確地遞上每個人自己的鞋子,從沒有搞錯過。她天生愛清掃,並且不知厭倦。阿玫說這是小雅的恩賜,是神給她一生的記號。

我也曾為第二胎的計畫焦慮過、努力過,我也曾迷失在世界的標準中,看不清神在孩子身上的心意,單單為自己的榮耀而活。但在小雅的身上、阿玫的身上,我看見神在孤兒身上的印記——那位為我獨飲苦杯的神的獨生愛子,祂為我的罪被高懸在十字架上,好讓我這個孤兒,今在父的家中。(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