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悲慘世界》簡介

【作者:王道維移動我視界 2013.05.05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是十九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所寫的長小說,但是被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和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 共同改編成音樂劇後使故事更簡化流暢許多。

其實就我個人來說,十多年前在美國讀書時就在紐約百老匯看過《悲慘世界》的音樂劇,那時就很陶醉在那美麗動人的音樂裡,無怪乎它可以與《歌劇魅影》齊名,並列為史上最受歡迎的兩部百老匯音樂劇。所以這次與老婆進到戲院來看電影版的時候,我們原來的期待其實並沒有很高,只是抱著重溫舊夢的心態來看看。當然,大文豪雨果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時代社會背景,描述幾個小人物如何在個人的罪性,生活現實的逼迫,法律,憐憫,生命的掙扎,愛情,自由與理想的衝突,也是很值得好好欣賞與反思。

當原著小說被改編成音樂劇時若能成功(如同《悲慘世界》的例子), 絕對不是因為演員的功力或舞台的聲光效果,最重要卻是音樂部分的感人力量。但是當一個成功的音樂劇再被改編電影版本的時候,由於鏡頭的特寫與多數人對於電影效果的期待遠高於一般劇場,音樂的力量有時反而不容易被彰顯,甚至會因為演員對嘴與演出的不一致而搞砸。記得幾年前《歌劇魅影》也被改編成電影上演時,結果卻是慘不忍睹啊…

但是這部電影剛開演,就讓我體會到它應該是音樂劇翻拍成電影最成功的作品。即使我們對其中的故事情節與音樂早已不陌生了,但看到後來還是難掩內心的激動而頻頻拭淚……。原來,這部《悲慘世界》電影版是由演員在拍片的現場演出時同步由自己的口中歌唱,而非如以前的音樂劇電影版是先在錄音室裡錄好歌聲,再與演員的表演對嘴。所以當這些歌詞被唱出來的時候,與演員的表情、肌肉動作並內心情感合而為一的!即便歌唱的部分可能稍微遜於百老匯裡天天表演的職業歌手,但是卻是由演員在當下的情境由衷所出,若再配合上電影情境的精心設計與取鏡效果時,整體的感染力是更超越單純的原來的音樂劇,更直接感動觀眾的內心。

因此,我個人認為《悲慘世界》本身作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在改編成這部電影後不但仍保有細膩的歷史質感(長度)與豐富的人物角色(廣度),更有第一流的音樂與歌曲來刻劃出內心的情感(深度)與音樂劇所達不到的完整視覺表現(亮度)。單純以電影來看,也許此片仍有場景轉換上一點小瑕疵,但能在這四種向度都有這般精彩呈現的重量級作品在歷史上應該也算是稀少了,很值得我們再三品味。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十九世紀的法國,但所描述的情形卻與我們台灣目前的社會很像。在這黑暗悲慘的時代,甚麼可以是我們心中盼望的源由?甚麼可以是我們熱情理想的支柱?我們能不能一樣有不同的力量與眼光,可以在這個自私自利、黑暗扭曲的世界裡為真理點起一盞燭光?這裡邀請大家一起更多來認識這個感人的故事與背後隱藏的豐富思想。

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

從許多方面來看,十九世紀的歐洲是現代文明最光輝燦爛的時代,而當時的法國更是歐洲文藝界目光集中的焦點。

原來,自從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之後,歐陸各國君王與貴族的權力相繼崩解式微。表面上人人平等,不再有貴族平民之分,但實際上卻因為工業革命的傳入而造就出新的一批資產階級(也就是所謂的「布爾喬亞」出現,參考「現代主義」簡介)。社會貧富與城鄉的差距日漸擴大,政府功能荒誕失靈,但法國大革命所標榜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卻又深入人心,使得每個人也都期待因為努力把握某些機會而鹹魚翻身。整個歐洲社會是極其不安、躁動與詭異的。

在這樣的看似矛盾卻又複雜的社會背景與思潮中,強調個人的性格與理想作為對抗社會環境現實的精神力量,特別表現人物在這種矛盾狀態中的感情與行動的「浪漫主義運動」(Romanticism)也就孕育而生。浪漫主義先是發生於十八世紀中的德國與英國,後來才傳進法國,又藉著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東征而擴散至全歐洲,成為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的時代精神。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發表著名的詩集《惡之華》,開啟了現代主義的另一個風潮。現代主義有三個主要的發展取向來反抗浪漫主義:寫實精神、心理分析、與抽象表現。現代主義的出現也正式標記人類對自我內在矛盾的關注與無止盡的掙扎,代表了西方從十九世紀中到二十世紀中的時代精神。在藝術領域的代表就是法國印象派的出現。

1832年的共和黨起義:

在歷史上,1832年的確有這場共和黨人所領導的革命,也正是《悲慘世界》的社會與政治背景。起因於共和黨人則對於法國大革命後再次復辟的波旁王朝沒有更多的社會變革感到失望,要求實行共和制,建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社會,很多懷著理想主義的青年學生也在此時進行著許多連結,密謀改革。另一方面,當時的法國也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貧富懸殊加劇,巴黎流民階層倍增;霍亂疫情在1832年達到高峰。拉馬克將軍的病逝是這次起義的導火線。起義主要由青年學生領導,最終在政府軍的鎮壓下失敗,估計超過800人被殺。

《悲慘世界》的作者,雨果:

由上面簡單的介紹可知,十九世紀的法國正是在「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兩大時代精神交會衝突最高潮的時間與地點。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1885),憑著其豐富的作品與多面向的創作才華躍入了文學舞台,成為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與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一生創作了眾多詩歌、小說、劇本、散文、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特別的是,由於法國浪漫主義的發展比英、德兩國晚開始,卻又比這兩國更早進入現代主義,所以嚴格來說,生平橫跨幾乎整個十九世紀的雨果,其創作思想不但在早期有古典主義的遺風,其後期也與現代主義思想頗為接近。不但對社會低下階層人士的生活有更多寫實的描寫,也對於人內心的掙扎與矛盾有更多深入的著墨。

事實上,雨果不但是個全方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個藝術家。但是從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現代主義的特徵,包括一些抽象表現主義的風格。一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如何在藝術領域探索現代主義的發展,實在是個可以令文藝史學家深入研究的問題。

據說,雨果年輕時有次看到一個因偷麵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可見當時的社會法制多麼混亂)在路上與一位貴夫人乘坐著的馬車相遇,貴夫人卻對囚犯困境視而不見亦完全不動容,這次的經驗被寫進他改編並寫入《悲慘世界》裡,為要讓歷代的眼睜睜地面對當時社會黑暗與偽善的真實。因此,我們便可以理解在這樣衝突的社會環境中與時代精神中,雨果這部歷時三十餘年(1828-1862)才完成的《悲慘世界》會是何等重要的作品,不但是最能反映雨果畢生文學手法與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也是浪漫主義小說集大成的經典之作。

如同雨果在這本書的前面自序:「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著愚昧與窮困,那麼,這本書,則絕不會無益於人。」

據說當初雨果將《悲慘世界》投稿到出版社出版後,過了很久都沒有收到出版社的回音,遂寫信給出版社詢問作品銷售情況如何,信的內容是「? ──雨果」。而出版社不久後亦回信,內容是「! ──編輯部」,表達其作品非常暢銷,成為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

1885年雨果逝世的時候,共有超過200萬人來到法國參加他的國葬。

本文發表於台灣醒報: http://anntw.com/ awakening/news_center/show. php?itemid=40087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道維的Yahoo!奇摩部落格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