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他人肯定」從「對自己負責」做起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6.02.26


開學了,為了讓學生更有彈性地選擇本學期要修習哪些課程,學校特地規劃了兩週的「加退選」彈性時間,好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藉由實際參與兩次課程,決定是否要修習某些課程。

「預選」階段裡,我特地花了些時間察看了各研究所同學修習的學分數,令我吃驚的是竟然許多人都高達十四個學分,有修教育學程的同學加上學程的課後甚至可以更高達十六到十八學分。看到這個現象,實在令我憂心台灣的研究所教育!

回想起自己在念碩士班的時候,九個學分(三門課)的負擔就已經讓我疲於奔命,現在同學修習十四學分(七門課),扣掉實際上課時間,能閱讀各科目指定教材的時間實在相當有限,這樣一來,不曉得同學們如何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學習每一個科目的知識?

寒假期間,我和一位老師聊起現在的碩士班同學願意認真唸書的真的很少了。那位老師有指導一位在職專班的碩士生,當該名研究生提出他的論文初稿時,封面堅決不願意家上「在職進修專班」的字樣,因為他覺得現在專班的程度在國內普遍被人看輕,假使他在論文上標明自己是專班畢業的碩士,可能這本論文就沒有人要看了。

這位老師問他:「你覺得你投入這篇論文的時間與心力足夠多嗎?」面對這樣的問題,該名研究生啞口無言,因為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實在沒有花費什麼心力在課堂學習和論文撰寫上。接著這位老師又問他:「為什麼你不會想說透過自己努力、認真地撰寫這篇論文,讓閱讀到專班論文的讀者重拾對專班碩士的信心呢?」

聽到這對師徒的對話,我心中燃起許多的感觸!確實,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肯定,沒有人願意被他人輕看;可是自己如果沒有什麼真材實料,又如何讓別人打從心裡去尊敬自己呢?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當前台灣對國內外博士的差別待遇:許多在國內念博士班的研究生,總是覺得自己受到的尊重不若國外的博士,但卻很少反省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否與想要取得的肯定成正比?

在此我並無意討論究竟是國內還是國外培育出來的碩博士實力較佳,因為這牽涉到不同學校、研究所、研究生的個別差異,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周延地比較出來。撰寫這篇短文的目的,只是希望邀請大家一同回歸根本處,經常檢視所期望得到的肯定是否與能自己付出的努力等量齊觀?

當然,研究生學習成果的好壞並不能以單以修課時數一項指標來定奪,事實上我也經常跟同學坦承,老師教學的方式與內容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甚至有些學生之所以修過多課,就是覺得「反正老師上課教得很爛,與其浪費時間拉長修業年限,不如趕快把課修完、把論文寫完,盡快畢業!」但是令我憂心的是:同學搶快地修完課程後,是否會著利用「空出來」的時間好好進修其他知識技能,或將這些時間用在研究論文上?還是最終依然是把辛苦「空出來」的時間平白浪費?

寫到這兒,我想起自己大學時代也曾經蹺過課,蹺課的原因也是覺得老師教得不好。但是我十分珍惜蹺課「空出來」的時間,因為我利用這段時間跑到另一個大學去旁聽一整年的課,而且一次也沒缺席。同樣地,我也很期盼國內大專院校的學生或研究生,可以好好思考自己究竟想在大學或研究所裡學些什麼知識、技能、培養何種德性,並且以對負責的態度規劃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去達成這個目標。

每個人固然都期盼獲得他人肯定,但是如果沒有真材實料(包括各類的知識、技能與德性),即便拿到國內外的高學歷或名校文憑,還是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別人的真誠尊重。以前面提到那位研究生為例,如果他的研究論文內容空洞,即便他在論文上沒有「在職專班」的字樣,還是不可能獲得尊重;相反地,假使讀者閱讀到一篇原本並不期望有什麼收穫的論文,在閱讀後卻有豐收的感動,即便他就讀的研究所在社會上不見得有很好的學術聲望,還是可以獲得讀者肯定,甚至慢慢地扭轉大眾對於該研究所的評價。

也因此,我覺得無論自己就讀的學校、科系在社會上的評價如何,不管系(所)老師教學的方式或內容怎樣,只要學生有心,願意積極地規劃並實踐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沒有任何學校或老師可以完全限制自己的成就。相反地,假使沒辦法對自己的學生或研究生生活負責,就算就讀的名校、名系(所)或名師能為自己畢業後的工作尋覓拉抬一些優勢,但時間久了,這一切還是無法掩蓋缺乏實力的事實。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