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別的自我反省經驗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6.06.25


兩年前當我剛退伍,正積極地在尋覓教職的時候,赫然發現早年的一些五專已經改制成技術學院,甚至升格為科技大學了,因此五專的數量正在持續減少中。也因為大學的錄取率逐年升高,甚至只要繳得起報名費、學費,願意前往就讀,幾乎多數人都可以有大學可以念,甚至在研究所階段也是如此。

從某個角度來看,進修機會的增加應該是可喜可賀的,因為這意味著想念大學、研究所的人都可以如願以償,整個國家的公民素質也隨之提升。但是在實際上,我卻發現正是因為大學(甚至研究所)教育似乎已逐漸成為每個國民都可以享有的權利,使得進大學或研究所唸書的學生不見得都是真的想學習一些知識技能,而僅僅是想取得文憑。因為現今大學和研究所的文憑已經和十年前的國民教育沒有兩樣,都是每個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所必須具有的證明。

本來取得文憑本身並沒有什麼錯,甚至一個人在付出一定努力學習後,給予其學習成果證明也是很好的一種鼓勵;問題的根本出在於有些學生只想擁有文憑,卻不願意付出相對的努力去充實自己,使自己與這張文憑代表的內涵名符其實。

在我的課堂上也有這樣的學生,不是很少花費時間好好閱讀指定教材,就是不願意聆聽別的同學的報告或心得分享;亦或是作業亂抄亂寫一通,甚至已經跟他發出最後通牒,還是不願意好好修改報告。

剛開始遇到這樣的學生,坦白說,心裡實在非常生氣。不明白都到了研究所階段,來唸書已經不是一種「義務」;而且全台灣有那麼多研究所,既然最後決定花時間、金錢、心力來這兒充實自己,為什麼還如此不認真?

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在課堂上說了重話,事後想想又覺得,大家都已經是大人了,實在不必搞得如此難堪。後來有一段時間也想放棄這些打混的學生,也就是在課堂上不理他們、不問他們問題,讓他們自生自滅,但又覺得這樣有損做一個教師應當有的職責。

就這樣,我開始體會到要當一個好老師實在很難,困難之處不是在於不知道怎樣回答積極向學的同學所提出的學術難題,而是如何稟持耐心與愛心,持續去陪伴那些學習態度不佳的學生。每當我氣憤難消的時候,我都會祈求上帝憐憫,並賜予我足夠的智慧、愛心與耐心,知道怎樣與這些同學相處,而不要辜負上帝交托給我這份教職的使命。

經過這一陣子的整理,雖然不時我還是會因為某些同學的懶散學習態度而動怒,但是我也下定決心,無論同學上課再怎樣混,都不可以放棄他們。畢竟「學生」之所以為「學生」,就是他們在生命方向、學習態度、知識德性等各方面,需要老師付出更大的耐心陪伴與扶持,特別那些不認真的學生。假使每個學生都很自動自發、積極向學、珍惜生命,那麼這個世界也就不需要學校和老師了,因為每個人都很棒了。

許多擔任教職的人都會希望自己是一個「良師益友」,但是經過這些日子的體驗,我深深感受到嘴裡說「愛心」、「關懷」、「恆久忍耐」…….似乎很容易,但真的要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良師益友」的目標,卻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寫到這兒我也有一個特別的反省:或許,當我想放棄某些學習態度不佳的學生時,我其實也是像那些只想追求文憑而不願付出努力的學生一樣,只希望博得一個「良師益友」的「美名」,卻不願意付出對等的時間與心力去關心他們。也因此,未來當我在指責某些同學學習太不不佳時,也該好好檢討自己是否也扮演好應該扮演的角色!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樣的反省經驗!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