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規劃時間與取捨工作的勇氣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21.12.26



圖片提供/123RF


在與學生聚會中,幾乎都會聊到「時間管理」的問題,彷彿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關卡。為了跟同學一起探討這個重要議題,我花了些時間釐清: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對時間使用感到困擾,甚至以此判斷自己的能力優劣?在大家心中什麼叫「善用/浪費時間」或「時間很多/不夠用」?為什麼有人已經時間不夠,還不斷接下更多任務,讓自己時間更匱乏?是不是他們覺得有「更重要」的東西,迫使他們得拿出已十分稀少的時間來交換?這些東西的重要性又是誰決定的呢?

於是我又發揮自主學習的慣習,去翻閱了我很愛的社會理論家諾伯特‧愛里亞斯(Norbert Elias)《論時間》這本書。Elias認為人類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什麼叫做「時間」或「時間感」,而是在各種社會生活的人際互動關係中,為了與他人協調生活步調、方式與內容,才慢慢被教導「時間」的概念。

所以,從小孩子上幼稚園開始,就被教導時鐘或鐘錶呈現某個指針或數字的時候,一定要起床;在幾點到幾點這段時間裡,必須安靜坐在教室裡聽某些大人說話;幾點到幾點可以到教室外面跟小朋友玩;看電視、玩手機可以多少時間;晚上幾點以前要睡覺……。

同樣重要的是,在教導這些「時間」的概念與使用規則時,背後都會附加一種物質或情感的酬賞機制,讓小朋友為了趨利避害,而遵守大人們所教導的「時間觀念」。於是大人們的時間觀念,便一點一滴地轉化為孩子們的自我約束機制。

隨著年齡日益增長,當我們生活圈越來越大,人際關係網絡日益綿密,需要與其他人協調生活步調的地方愈加複雜的時候,連帶地,「時間」的自我監控與調整能力,也就成為人際關係和工作表現的重要標準。

所以在Elias的「時間社會學」裡,時間絕非客觀的東西,而是蘊含濃厚社會文化評價的監控系統。我們無法自主性地規劃和使用時間,通常也是因為我們周遭有不同人際連結的鍊帶,他們會賦予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以及結果不同的好惡評價。當我們對於不同人的眼光懷抱類似期待的時候,自然很難下決定究竟該先做哪些事?哪些事又該拒絕?

就像很多生涯茫然的學生來找我聊,當我問他當下有什麼想做的事,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把英文練好」!這不是說英文不重要,而是當大家陷入茫然時很容易看主流社會崇尚什麼,就趕緊去做,以免自己成為被拋棄的邊緣人。

但是在追求主流時間使用標準的過程中,我們甚少思考過英文對自己未來生涯的實質意義?一個第一線社工師、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國中公民老師,英文練得呱呱叫的意義是什麼?是否是趕快跟著大家做一件很多人都在做的事,避免自己陷入「不知道什麼最重要」的焦慮?

不斷想瞭解「別人如何看我」或「不敢下決定分配自己有限時間」的人,其實是在「逃避自由」。這樣的人不愛自己、更不自由,因為他們缺乏認識真實的自己的勇氣,更不敢為自己有限時間做出取捨下判斷。以致到最後只能跟著多數人走!

換言之,價值多元的時代要做時間管理或規劃,勢必得承擔顧此失彼的「機會成本」喪失,以及「可能失敗」的恐懼與焦慮。就像我花很多時間跟學生討論生活與學習挑戰,一定會失去做研究寫論文的寶貴時間;但只要我確知陪伴學生成長是我最喜愛、最值得的事情,即使無法領到什麼研究傑出獎項,也絕對不會一場空!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