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領袖

【作者:陳小小麻辣姊妹 2020.08.16




教宗,就是教會領袖。在基督教則有大大小小的教會領袖,但天主教教宗是唯一一個。教宗可以自請辭職嗎?天主教認為教宗是基督的繼承者,一旦當選就是終身職,必須在聖座上承受苦難直到死去!然而,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因為健康因素退位,成為七百年來首位主動請辭的教宗。英國劇情電影《教宗的承繼》改編自這個真實故事。

本篤十六世,博學多聞,著作等身,曾在多所大學任教,教授教義學(又稱系統神學)。他認為教會被現代異教與世俗潮流影響甚為嚴重,呼籲要警覺相對主義對絕對真理的危害,他是保守派的領導人物。

改革派的領導人物伯格里奧主張教會順應時代變化,對本篤十六世延續上任教宗的保守路線感到心急憂憤。他感到力有未逮,想要辭職。多封辭職信過去,教宗卻遲遲未回應。沒料到就在他訂了飛往梵蒂岡的機票,教宗正好要召見他。雙方一見面就砲火四射,保守派與改革派、教義神學與處境神學,雙方激戰教義究竟是動態、還是靜態?學術大辯論,誰也沒說服誰。但到了晚上,開始有了變化。

  伯格里奧擔任主教,卻拒絕住在奢華的主教宅邸,生活簡樸,風格親民,常走入人群,親手發放救濟食物。他吃過飯,就到休息室,打開電視看球賽。相較之下,教宗的生活與世隔絕,讀經禱告、神學研究、講道、寫書、彈鋼琴,享受獨自沉浸與上帝相交喜樂裡。後來,教宗也到了休息室,兩人共享休閒一起看球賽,教宗彈琴有伯格里奧聆聽。

數日之後,教宗對伯格里奧表示面對教會層出不窮的醜聞與弊案,使他越來越對自我能力產生懷疑,並感到信仰的力量離開了他,似乎聽不見上帝的聲音。他打算要辭職,希望伯格里奧接任教宗。此時,角色對調!保守派的,反而要做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教宗卸任。改革派的卻堅持教宗不可以辭任,以免有損長久以來屹立不搖的教皇權。

伯格里奧過去企盼著改革派擔任教宗,機會就在眼前,卻不敢接。他才向教宗袒露人生最黑暗的一頁,他在軍政府當權時,害死了一些反對者。後來,他被流放。在國外那些年,他擔任最平凡的司鐸(神職人員),聽了許多告解,學會傾聽和反思,他省悟自己過去獨斷專行,也體會親身受難才能看到他人的疾苦。伯格里奧告解後,換教宗告解。他自承沒有勇氣體驗生活,遇到困難總是躲進書本和研究中。他祝福伯格里奧,盼繼任後能修正這一任的錯誤,帶領眾教徒繼續前面的道路。

天主教的第一位教宗是彼得,原名西門。耶穌第一次看見他,就賜名磯法,磐石的意思。然而,彼得的個性恰恰與磐石相反,不屹立不搖、堅強不渝,又愛說大話。在耶穌要被賣的前刻,彼得說:「主啊,我願意為你捨命!」耶穌說:「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果然,馬上被打臉。當彼得發咒起誓不認得耶穌,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主說的話,就出去痛哭。

  耶穌復活後,要把彼得從三次不認主的自責黑暗中拉出,他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三次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三次授命給他:「你牧養我的小羊。」

  耶穌說自己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彼得人生的最黑暗面,就是遇到危險就逃跑、不認主。這樣失敗的人,耶穌仍三次授命當牧人。而作牧人的秘訣就是要認清自己不是上帝,耶穌才是磐石!彼得的名字是磐石,並非他是磐石,而是他有磐石—耶穌基督。「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本篤十六世察覺自己的年齡、健康與能力不合適擔任教宗,沒有堅持做到老死的傳統,謹慎地尋找下一位接棒者,即使伯格里奧與他立場對立,這就是好牧人的風範,正呼應了《教宗的承繼》那句話,「任何領袖最重要的資格就是本人不想當領袖」。片中沒講出後面的話,那就是「因為真正的領袖就是耶穌基督」。我們都是彼得,也像伯格里奧,有著各自的軟弱與黑暗,不用因此不敢接職務。耶穌怎樣使用曾三次不認祂的彼得,也照樣要用我們。

about 陳小小

about 華子

about 飛飛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