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週靈修4月2日■看見耶穌✞祂是應許的實現

【作者:李佑生網路作家Ⅱ 2023.04.02



《馬利亞和以利沙伯》(The Meeting of Mary and Elisabeth),卡爾‧布洛赫(Carl Heinrich Bloch),1866年。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他本來有神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神平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然有人的樣子,就自甘卑微,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6-8節,新譯本)

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福音書的寫作風格或探討主軸各異其趣,但並非互有衝突、矛盾,乃是反映基督的豐富需要四卷福音書方能全備。若偏廢其中一面,難免失真、偏頗,有礙於認識基督的全貌。相對於馬太記載耶穌出生前約瑟和馬利亞面對天使報信的反應,路加則把焦點放在馬利亞身上,並交代施洗約翰的來歷,包括兩位不可能懷孕卻懷孕的女子相會時的種種。

在19世紀畫家卡爾‧布洛赫《馬利亞和以利沙伯》這幅畫中,只見老婦以利沙伯腹部微凸,喜形於色、雙臂大開,歡然迎接少女馬利亞的到訪。馬利亞則頭披一襲薄紗,正邁步踏上石階迎向以利沙伯,容貌雖不明顯,頭上卻有淡淡光環,暗示她不尋常的身分。周圍尚有其他女子圍觀,似乎在呼應以利沙伯的高呼:「你在女子中是有福的!你腹中的胎兒也是有福的!」(路加福音一章42節)周圍雄偉的廊柱,使人聯想到殿宇,亦即以利沙伯丈夫、祭司撒迦利亞事奉之處。

我們回歸聖經,可以感受到路加福音一章歡悅之情滿溢。以利沙伯老來得子,不僅除去她的羞恥,更預告以色列長久忍耐等候的憐憫與拯救即將來臨,叫人喜出望外。

路加福音以接連的頌歌拉開序幕,不只以利沙伯欣喜若狂,馬利亞順服上帝:「我是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一章38節)並稱頌祂:「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46-47節)接著以利沙伯祝福,撒迦利亞讚美:「因我們神的憐憫,使清晨的陽光從高天臨到我們,光照那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引導我們的腳,走上平安的路。」(78-79節)

緊接在後是天使在曠野的讚美:「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二章14節)詞藻動人雋永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信息表明了仇敵將被趕逐,而至高者仍然記念祂所起的誓言、所立的聖約:「向我們列祖施憐憫,記念他的聖約,就是他對我們祖先亞伯拉罕所起的誓。」(一章72-73節)

無論是耶穌、施洗約翰的出生,抑或以利沙伯、撒迦利亞、馬利亞所說的話,都是聖靈的工作,見證神照著祂所說的話成就。路加見證預備主來、為基督開路的計畫,可看到人的順服,但更關鍵是主的工作。即或期間撒迦利亞曾經不信,也只是造成他個人的虧損,神的旨意卻不被攔阻。

值得深思的是,路加為何以此事件鋪陳救主到來?探究原文,撒迦利亞的意思是「耶和華記念」(Ζαχαρίας;זְכַרְיָהוּ),以利沙伯的意思是「神的誓言」(Ἐλισάβετ;אֱלִישֶׁבַע),約翰的意思則是「耶和華拯救」(Ἰωάννης;יוֹחָנָן),三個人的名字敘述上帝救贖的信息,表明以色列雖然敗壞,萬軍之主仍守約施慈愛,予以拯救。可見人之所以得救,並非因人有義,乃是神主動賜下恩典。

路加福音優美的頌讚詩章層層堆疊之後,迎接救主的卻不是榮美的殿宇,而是寒酸的馬槽。人看為卑微的角落,成了主救贖恩典的濫觴,正如神子從至高之處跌落泥沼人間。這編排著實出人意表,無怪乎許許多多以色列人拒絕道成肉身的苦難的彌賽亞,仍執著等待復興國家的榮耀的彌賽亞。君不見神的道路高於人的道路,罪人得赦之路始於基督降卑,「他本來有神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神平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然有人的樣子,就自甘卑微,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6-8節,新譯本)




卡爾‧布洛赫(Carl Bloch,1834-1890年)

卡爾‧布洛赫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師承丹麥繪畫黃金時期畫家威廉‧馬斯特蘭德(Nicolai Wilhelm Marstrand,1810-1873年)。1859至1866年間至義大利學習,途中行經荷蘭,接觸到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年)的畫作,並受其影響,開始以基督教為主題創作。

布洛赫流傳於世的作品中,有一個系列是23幅以基督生活為主題的畫作,乃是他受委託為腓特烈堡宮(Frederiksborg Castle)國王禮拜堂所創作,被大量複製,散見於丹麥許多教堂。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