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安息:基督教信仰的善终境界

【作者:周恬弘健康人生 2019.04.21



图片提供/123RF

安息不仅是身体的善终

今年一月生效实施的《病人自主权利法》(病主法)正式将「善终」纳入我国法律,此部法律立法的三大目的包括:尊重病人医疗自主、保障其善终权益、促进医病关系和谐。

《病主法》起草人孙效智教授[1]说明:「好死」就是善终。「由于医学科技之进步导致某些情况下的『加工赖活』愈来愈『不如好死』,这使得传统上『好死不如赖活』的想法受到挑战而有调整的必要。」因此《病主法》「在特定『赖活不如好死』的情形下,病人得选择不再赖活而能以好死为出路」,保障病人的善终权益。

根据《病主法》,民众若完成「预立医疗照护谘商」,并签署与注记「预立医疗决定」,表明在5类特定重症或临床情况下,拒绝采用维持生命治疗、人工营养或流体喂养,医疗人员便可以在这些条件符合时,尊重病人的意愿,不施予或撤除相关的维生或营养措施,并提供必要的缓和医疗照护,让病人安然离世。

《病主法》使我国对医疗自主权和善终权益保障往前跨一大步,不过其中对善终的关注,仍局限在免除病人临终前因病症与医疗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痛苦,让病人好死。

从世俗的角度看,人难免一死,好死应该是每个人都期望的。可是没有痛苦的好死却不是自己能够完全做主的,大多可遇不可求。耶鲁大学外科与医学史教授努兰医师在其经典着作《死亡的脸》中,道出死亡本质上是一个痛苦、肉体崩解的过程。他说,「在我看过的死亡过程中,有尊严的并不多。」

若只是以临终前身体的痛苦与否去定义善终,那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是「不得好死」。我认为基督教信仰的善终意涵更为丰富且真切,其中「安息」的价值可为我们开拓出更适切的善终视野。

安息追求的平安境界

基督徒最常以某人「安息主怀」宣布亲朋好友的过世,「安息」成为教会社群里死亡的代名词。网路社群媒体中,若有人贴出亲朋好友的死讯,其他人也常写「R.I.P.」给予回应或安慰,这是”Rest in peace”的缩写,意思就是「愿逝者安息」。

中文的「安息」(在平安中休息)与”rest in peace”的意义非常贴近。但圣经中的「平安」含意比任何一种译词更广且完整,是指一种现在与将来的完全、圆满、和谐、安详的存在情况,这是上帝的恩赐,并反映出上帝创造的原意与最终的目的[2]。

进入这种境界的安息充满盼望,令人向往,一点都不让人悲伤。安息绝非结束,而是生命得到上帝永远的应许。而且安息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恩典,只要我们信靠上帝,透过耶稣的救恩,生命便永远与他连结。

台湾神学院魏连岳教授指出[3],基督教信仰相信死亡并非上帝创造计画的本意,而是人犯罪的结果,但上帝差派耶稣道成肉身,为我们的罪付出代价,使我们能与上帝和好,在基督里不仅可以不死,还能得到永恒的生命。

上帝应许的平安不只在将来,也存于现在。追求现今的平安也有助于我们为安息做好准备,让我们能够迈向及迎接真正的安息。信仰中「平安」的意涵,必须以身、心、灵这三个面向的整全安适去理解,这也是全人医治所追求的理想。

基督教本质是建立在「关系」上的信仰,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旧约圣经「安息日」(Sabbath)的概念,则蕴含人与上帝、人与人、人与自己和人与自然的合宜关系与理想,正好分别引导我们去追寻心灵、心理与身体的平安。

身体安息的境界

首先是身体的平安,身体是上帝所赐的殿(哥林多前书6:19),我们须好好照顾身体,尽量维持健康的状态。因此,过健康的生活型态,规律运动、适度饮食和营养、远离危害(抽菸、酗酒、不安全的事物)有其神圣的重要性。

身体健康维护对安息很有帮助,「疾病压缩论」指出活跃、健康的生活可以实质缩减一生中处于残疾的岁月,提高我们过健康、自主的生命比例,尽可能降低人生晚期受病痛折磨的机率与程度。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每天游泳健身,高龄95岁在睡梦中自然过世,去世前仍在写作。96岁高龄的周联华牧师虽有心脏病史,但仍活跃服事,带查经班。他在阳明山参加聚会后开车下山途中突然心脏病发,送医救治但在1小时内便过世。从身体的面向看,他们都是「安息」的典范,临终前并没有经历痛苦。

心理安息的境界

第二个面向是心理的平安,包括:精神方面的安适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今快步调的社会与疏离的实况,确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与挑战,反映在忧郁症等精神症状、家庭关系薄弱与人际关系紧张等种种现象,这些问题也经常是临终者心中最大的痛与无法安息的原因。

对临终照顾来说,协助临终者重获心理的平安甚至比减轻身体的病痛更形迫切。安宁照护除了缓和末期病人的身体不适之外,更强调透过「道谢、道爱、道歉、道别」达到圆满的「四道人生」。即使像李敖那么高傲的人,在人生的尽头,最在意与期待的仍是与在世的「仇人」见面,彼此和好。

灵性安息的境界

第三个要追求的层面是灵性的平安,特别是指我们每个人与上帝有良好的关系,了解自己的人生在他眼中的价值与旨意,并清楚离开这个世间之后生命或灵魂的归向。

灵性的平安给我们面对在世痛苦与考验的力量,当我们明了上帝为自己在人间所设定的使命时,一切的磨练都成为有意义的,并可支撑我们经历临终前可能的衰老或病痛。奥地利精神学家弗兰克医师(Viktor E. Frankl)是二战期间,少数从纳粹集中营幸存的犹太人。他曾表示:宗教信仰成为他在患难中生命的支柱,他能存活要归功于对神坚定的信仰。后来他提倡意义治疗法[4],并常引用尼采的话说:「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能忍受。」

前济南街长老教会牧师翁修恭晚年曾受访[5]分享:「面对人生的最后阶段,即使有病痛,却不能放弃生存的意志!这样做可以帮助还没来到那阶段的人,带给他们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同时,翁牧师也认为宗教信仰可以提供智慧,让临终者平静度过。

要让临终者平静度过,免于对死亡的恐惧,除了适切的陪伴与缓和照顾之外,最重要的是对即将要进入的生命状态与境界有所盼望。前马偕医院院牧林宝祥牧师说:「准备心与创造主面对面,接受他的救恩,这乃是老年人要做的最要紧的事。[6]」翁修恭牧师进一步说明:「如果我们知道死亡之后的出路是甚么,是另一个生命世界时,害怕就会减少。基督徒相信人死灵魂会回到天家,回到无限快乐的地方,就非但不会怕,也撇弃了本能的害怕,转变成喜悦的盼望。」

临终者全人安息

灵性的平安是临终者得到安息最重要的基础,现今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医院临终,使得临床团队在灵性照护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二十一世纪生死课[7]》提到,(美国)有高达七成医院重症病人希望医师询问自己的信仰,讨论灵性的问题。获得灵性照护的病人去世前生活品质较好,也比较不会接受非必要侵入式的治疗;如果病人虔心以宗教信仰预备死亡,灵性照护的效果可加乘5倍之多。

由于医疗团队了解病人的病程与需要,所提供的灵性照护会比宗教团体所提供的支持度更为适切。作者海德・沃瑞棋医师建议临床团队主动问病人:「你觉得自己有灵性追求或宗教信仰吗?」「在治疗或照顾过程中,你希望我们和你讨论这些问题吗?」

灵性、心理与身体三个层面并非彼此独立,而是互相关联,帮助临终者达成「全人安息」。虽然这是整全的善终所要达成的境界,但必须从平时开始操练与准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每一天当成终末的时刻,去追求灵性(与神的关系)、心理(与人的关系)与身体(与自己的关系)的平安。因此,无论上帝何时要接我们离世,我们都能以坦然、喜乐的心,安息在他所为我们预备的国度。

身为基督徒医疗工作人员,我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帮助我们所服事的病人,也能享受上帝安息的福分。

[1]孙效智,《病人自主权利法》评释,澄清医护管理杂志,2017年01月 (13:1期),第4-7页。网路连结: file:///C:/Users/thchoutw/Downloads/1.%E3%80%8A%E7%97%85%E4%BA%BA%E8%87%AA%E4%B8% BB%E6%AC%8A%E5%88%A9%E6%B3%95%E3%80%8B%E8%A9%95%E9%87%8B.pdf

[2]杨牧谷主编,1997,《当代神学辞典》(下册),校园出版社,第873页。
[3]魏连岳,2016年,〈死亡与永生〉,收录于《基督徒一定要上的12堂基要真理》,希伯仑出版社,第145页。

[4]弗兰克(Viktor E. Frankl)着,赵可式、沈锦惠译,《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光启出版社。
[5]翁修恭口述,〈人生最后一程的准备〉,收录于黄胜雄等着,《退休新学堂―迎接银发新天地的14堂课》,门诺医院出版,第165-181页。
[6]林宝祥,〈人生的冬天:一位老牧者的自述〉,收录于黄胜雄等着,《退休新学堂―迎接银发新天地的14堂课》,门诺医院出版,第157-163页。
[7]海德・沃瑞棋(Haider Warraich)着,朱怡康译,《二十一世纪生死课》,行路出版社,20018年12月。

本专栏与路加传道会网站合作。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