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体育运动一瞥

【作者:李玫创世纪广场―文字人天地 2012.01.01


童年时,我是一个喜欢蹦蹦跳跳的孩子,体育课我出人头地,备受体育老师青睐。因最终没能在体育上有所发展,如今已是中年的我,偶然跟孩子提起从前,仍隐隐地为自己遗憾。

美国人喜欢用“GIFTED”来形容有天赋的人,当然也包括指运动素质高的孩子。我在运动上可以算为得上天恩赐的,不过那年头在中国,不少像我这样的少年,因家长不重视,社会不重视,缺乏体育环境,没有客观条件的配合,终究荒废了上天所赋的运动才能。

记得一九八四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金牌。这子弹打的非同寻常,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零的记录,打掉了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耻辱。这个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里程碑,使举国上下万民振奋。八十年代,以袁伟民为教练,二传兼队长的孙晋芳,享誉盛名的铁榔头-郎平和天安门城墙-周晓兰为主力队员的中国女排,因着五联冠的成绩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体育场上,中国队员的出色成绩,可与世界体育强国抗争夺牌,标志着中国体育的进步。在中国普通民众心目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大国。

如今加盟美国NBA职业篮球队的姚明,因着他知名度的提高,不仅使火箭队和休斯顿跟着沾光,而且在美国的中国人也扬眉吐气。

但骄傲也好,扬眉也罢,在美国日子久了,不得不认同美国体育的优势。其优势是靠着全民意识和整体素质作支撑的。

在美国普通家庭中,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四、五岁甚至再早些就开始足球、垒球、篮球等团体项目,以及游泳等其它个人项目。其中初级的团体项目是季节性的,费用很低,属于群众体育运动。即家长自愿担任组织者、教练、陪练,而且是无报酬的。家长们的观念里,孩子们在参与尝试过程中,培养了对运动的兴趣,利于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既锻炼了身体,又为日后在体育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团队运动中,孩子们通过人际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对孩子的成长,今后的学业和事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有一位同事的儿子从小参加摩托车训练,现在是高中生,是位出色的摩托车手。那位属于工薪阶层的父亲,为了方便儿子的训练,卖掉城中的房屋,全家搬家到郊区,在那里买了一大片土地,除了盖栋房子,还为儿子修建了摩托场。大概受了这位同事的影响和启发,另外一位同事的儿子除了参加常规运动项目之外,在七八岁时开始摩托车训练。据这位父亲说,他儿子算是起步晚的,很多孩子四五岁就开始了。

有些项目是需要花大钱,美国人舍得花,而这些父母并非一定很有钱,如同我们这些中国人,当初赤手空拳来美国,今日进入小康,日子宽裕或拮据,都舍得为孩子买钢琴,舍得长年累月地花钱请老师。

在美国,通常小学里的体育是综合性的,没有分类,然而这个阶段对孩子们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阶段,是初步选择项目以及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里,各种球类和个人项目训练都是在校外进行的。校外的各类项目虽然都是业余,教练也都是由家长担任,但是家长们的热情却很高。大多数家长们并不是将孩子送去了事,而是陪着孩子训练,陪着孩子比赛。家长对孩子们的支持,无形中起到鼓励的作用。特别是室外运动,如足球,垒球,风吹日晒,蚊叮虫咬,比赛场外的摇旗呐喊,赛季时期的长途跋涉。如果家长对体育没有兴趣,对体育不重视,做起来谈何容易。

初中开始学校才有正式的体育队。男生常见的有足球,篮球,橄榄球,田径;女生常见的有排球,篮球,田径。学校的校队为所有学生公开,每位学生都有权利报名,之后进行公平竞争。报名参加的学生经过各项考核,由老师根据各项考核成绩进行排队录取,并分为A、B 或A、B、C队。之前没有经过小学阶段基础训练的孩子,很难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强队。拿休斯顿的中学女生校队为例:七年级开始有校队,秋季是排球季节,冬季是篮球季节,春季是田径季节。只要能考核通过,一个人可以参加一个两个或所有的项目。

进入高中,队就更多了,除了初中的队之外,还有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游泳等。经过初中三年的不同尝试,在高中体育更有竞争的情形下,参加校队的学生大多选择一个项目。但是高中的校队比初中更严格,比赛的范围的更大了,除了本学区比赛,还有跨学区,跨地区比赛。最高成绩是州内排名。

学校为培养体育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美国与中国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在校外。

在中国,孩子的校外体育很贫乏,虽然有少体校,但少体校只为少数人开门。进入少体校的孩子们,像是进入了高墙大院,很小就被决定了他们今后的道路。体育是他们的事业和前途,这些祖国的体育健儿们不仅靠能力,还要靠运气,经过少体校训练,由国家专门培养成才。高墙之外,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得不到培养,他们与墙内的孩子们差距越拉越大。近些年来,中国一些着名的音乐家开办了自己的音乐学校,电影工作者创办了自己的艺术学校。这些艺术家们,走出象牙塔,把知识和机会带给民间。长久下去,中国人的艺术水准必定提高。体育也是如此。

美国孩子在校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家长自发的民间组织,有水准相对高的俱乐部。美国没有国家和政府管理的少体校。俱乐部是民间的,也是业余的。中国的少体校是封闭的,优秀的教练只是为一些被选定的孩子们工作,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美国的俱乐部是开放的,教练服务于社会和个人,用其特长和才能提高整个民间的体育水准。俱乐部起到了少体校的作用,但少体校却代替不了俱乐部的全部。

以休斯顿的排球为例。学校里的排球赛季是秋天八月开始到十月底结束,之后的十一月至五月,社会上的排球俱乐部开始运作。初中以上的孩子,在学校赛季结束后,可以参加社会上相应的俱乐部。在这半年里,有兴趣的孩子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俱乐部,经过考核选拔,按年龄进入俱乐部不同层次的队中。俱乐部里不仅队员是业余的,教练也是业余的。被俱乐部组织聘为教练的,或是学校的球队教练,或是有打和教授排球经验的爱好者,甚至还有国家队退役的队员。有的孩子不仅喜欢排球,同时擅长篮球或其它,由于拿不准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就先参加一次或多次排球俱乐部,然后再作决定。休斯顿大约有二十来个女子少年排球俱乐部,按十二岁至十八岁不同年龄分组,全休斯顿的俱乐部里每个同年龄组的就约有六七十队之多。全德州有多少,全美国有多少可推测而知。今年春天在堪萨斯举行的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女子排球比赛,有近六百个队参加,而这只是全美排球俱乐部的一小部分队。休斯顿只有两个有希望得名次的队参加。美国运动的普及程度和竞争之强可见一斑。

少年奥林匹克排球队便是从这些俱乐部间的比赛中产生的,其它所有的运动也是如此。这些少年的业余体育爱好者们,如果在进入大学后仍然继续打球和其它运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代表美国参加世界级比赛的队员们,正是从这些人中产生。中国观众熟悉的美国NBA篮球队员也是走着同样的成才之路。

美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就像是一座金字塔,每个高层都有更宽厚的底层为基础。所有耀眼的体育明星,都始于民间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从坚实庞大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有一次,我和丈夫聊起美国的体育,我说美国人的体育观念和对体育的重视超出中国人,丈夫说因为中国没有钱。我不完全同意,体育固然需要钱,但钱不是体育的创造者。我们这代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很多人家里都有乒乓球桌,每逢大家凑在一起,谁都能像模像样地打几下,大家对乒乓球的喜爱和参与都应归于“童子功”。而少年功夫大都是当初在学校里几张破旧的乒乓球桌,甚至有些还是砖砌的台子,上面抹了一层水泥,摆些砖头当网子的情况下练就的。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真称得上是国球,因为它有群众基础。

如今在中国,父母是怎样的观念,孩子们在体育上最常见的项目是什么,有些什么新花样,我没有做过调查,从人民日报海外版读到过北京的孩子们业余时间学乐器、学书法、学舞蹈,甚至学国学。据我了解,在美国的中国家长,每逢周末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们的活动排得满满的。这充分说明中国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除了重视孩子的中文教育,才艺方面自然是一钢琴小提琴为主的乐器、舞蹈、画画,体育即使被排上也是排在最后面。钢琴老师不论是同胞还是其他种族的,收到的学生一半是中国孩子,不论是学习还是比赛得奖,占少数民族的华裔子女在钢琴领域里便成了多数。到了运动场上,黄皮肤的就真成了少数民族中的极少数。孩子们从父母的口气中,知道父母以她们学习数理化语文优秀为荣。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如此,我们对我们的孩子仍然如此。

说到底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重视什么和不重视什么的问题。

中国有位作家说:「一种历史造成一种文化。一种文化造成一种文明。一种文明造成一种民族。一种民族造成一部分人类。」

根据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的遗传,“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整个民族的血液当中。在美国的中国人买房子,一定要先打听学区的好坏,哪所高中在全市名列前茅,是否在全美有名,而衡量学校好坏的尺度是用「智」而不是「体」。每年全美高中生中获总统奖的,华裔子女所占比例相当高,因为上高中的孩子们大都参加与数学科学等有关的俱乐部,学校体育队中华裔子女却寥寥无几。

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文明,而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九世纪的荷马时代,围绕主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战争的贵族阶层生活方式的一个突出价值观就是竞争和竞赛,并且已经出现了非定期的体育比赛。希腊文明的形成过程中,体育一直倍受民众的重视甚至崇拜,而且延伸至今日整个西方。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家长到了一起,会交流那个中学的乐队最好,那个体育项目最好,那个俱乐部最强,那个教练最好。他们选择学校和我们中国人不同,他们从整体考虑。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可以在体育上取得成功。当今在美国体坛上闪耀的两颗华人体育明星-姚明和关颖珊,同是八零年出生,但所走的成功之路却不同。

从常识来讲,体育对中国人并不陌生。很多人不仅熟悉国内的各种重大比赛以及体育界人物,甚至对世界体育明星和各种比赛了如指掌。成年人在一起聊体育,喜欢讲国内外体育新闻,可以把输赢说的头头是道。而一般的美国人,除了NBA篮球和超级杯橄榄球比赛之外,并不十分关心其它项目的体育比赛。有孩子的成年人最喜欢谈论自己孩子在参加什么运动,比赛的情形如何。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体育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有孩子的,中国人是体育的观众,美国人是体育的参与者。

观察美国孩子在体育上得到的启蒙、培养和发展,让我想起借用中国人的修齐治平来描述美国人的体育之道。普通民众对体育的修身齐家是美国体育的根本,这个根本是基础,是动力,使美国体育治国平天下。

本专栏与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网站合作。 e-mail: gcwmi622@gmail.com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