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环境「诚品化」

【作者:庄信德时事评论 2004.04.25


在岛国高度变迁的文化传统中,深受海洋文化影响的台湾社会对于新事物的驱动力较强,却对于持续性的深度耕耘显得兴趣缺缺。这种危险的社会现象,从功利主义的政治选举提名机制,到市场导向的商业版图横向扩充,在在都凸显出这种急于牟利的思考惯性。前者从地方政治势力的版图角力出发。以选举胜利为最终考量,却严重缺乏对政治承诺的深度论述;后者则是从既有产品基础出发,以旧有生产模式为前提,在狭义成本的考量下轻视研发,纷纷出走大陆。

 面对如此浅碟型的社会文化,究竟应当如何进行全面的深度经营,应该是扁政府未来提升台湾整体社会力的重要思考。从李登辉学校的向下扎根,到职棒球团的下乡培训,都不断在与急功近利的思考惯性进行唐吉柯德式的奋斗。喜见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对于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持续重视,在纷扰的政治场域与飙升的股票指数中,显得格外富有意义。

 曾大力推动儿童阅读的前教育部长曾志朗指出:「阅读是教育的灵魂。」当台湾的百姓已经习惯以讥讽煽情的政论节目,代替沉淀心灵转化思考的文字阅读时,我们的公众将不断曝露在纷扰的情绪之中。而当台湾的百姓在忙碌的下班之后,以插科打诨的综艺节目取代转化思维的文字阅读时;果真如此,台湾的灵魂正不断面对遭受出卖的危机。

 相较于阅读风气盛行的北欧国家,台湾的图书馆无论在硬体建设和阅读风气上都落后甚多。以全球最爱读书的国家芬兰而言,首都赫尔辛基市民平均每人每年从图书馆借阅十六本书;而台北市民每人每年只借了二本书。即便如此,台北市民的借书率已经是台湾之冠。如果从全台湾的平均指数来看,其结果必然更为困窘。

 面对台湾这种高密度的生活型态,几乎全天都曝露在高张力的生活步调中,如果无法找到适度的心灵转化出口,而长期使用大众娱乐作为消解压力的结果,必然导致台湾整体社会动能停留在技术层面打转,而不容易累积扎实的深度思考。

 因此,文建会所提出的乡镇图书馆阅读环境「诚品化」的努力,就格外值得鼓励。唯有透过阅读,才能打破课堂教育的限制,也才有终身学习的可能。身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每个人即使不是知识分子,也将成为知识工作者。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终身学习能力将成为每个人最大的保障,也是提升台湾整体社会动能的重要基础。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