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践与社会责任

【作者:陈凤翔时事评论 2008.03.02


失业,过去通常是发生在,没有一技之长,年龄稍长,健康不佳,体力不足的人身上。然而,在台北市目前最大的失业人口群聚,却集中在20-29岁技术、体能兼备的青年人上。

北市府劳工局近日指出,北市民众失业率以20至29岁最高,其中20至24岁更是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失业。针对这个奇怪现象,虽然可以解释为,现代人书读很高,多是大学毕业,并继续向上攻读硕博士,以致于20至29岁还是学生。但仔细调查却发现其中一大群是,有恃家中经济能力许可,迟迟不愿就业的年轻男女。如何说服该年龄层中众多宅男、宅女跨出家门就业,已是各个就业服务中心的一大难题。

至于过去几年常出现的「中年失业危机」,实际上统计资料显示,45至55岁中高龄民众失业率甚低,只有2.5%,远低于北市整体总失业率3.7%。

「失业族群年轻化!」这是个相当严重的课题,诚实地反应出,过去二十年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造就出一群有专业能力、有强健体力、却不事生产的年轻族群。北市就业服务中心则公开表明,年轻族群失业率逐年升高,原因与家庭生活及个人价值观脱不了关系。

说起来,「失业族群年轻化!」这个标题下得不太正确。因为他们不是「失业」族群,而是「不愿意就业」的族群。这群不愿意就业的族群,年龄层不限于20至29岁,30岁到60岁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共同的特徵是,认为目前的工作,无法满足「自我实现」,所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这现象有点像知名绘本《田鼠阿佛》,所有的老鼠都忙着为冬天收集食粮,只有阿佛闲懒地不工作,在那里成日发呆、享受日光浴。每只老鼠都很火大,但阿佛不羞惭地表明自己是在为大家收集「阳光」、「颜色」和「字」,等到寂寥灰暗的冬天来到,他们必然能体会到它的存在价值。


在过去贫穷的环境下,绝对不可能有这种价值观存在,阿佛这种个体,一定是第一个饿死。但现今富裕的社会里,田鼠阿佛不工作的行为,也被接纳算为某种「工作型态」,甚至被歌颂赞赏。当然,类似田鼠阿佛这等重视自我实现、不愿就业的人,生存所需的五斗米,就得靠其他老鼠,也就是双亲、家人,努力辛苦工作来维持供应。

社会富裕才能给予这种不工作是「另类工作观」的肯定,过去这二十年的教育体制,也无意中促成了集体不就业的现象风行。那是因为,为了矫正过去只谈「成全大我、牺牲小我」,对个体意义予以全盘抹煞的弊病,后来的教育内涵多重视孩童的「自我价值」建立。

师长们教导着孩子订立「自我理想」,帮助思考所有关于自我的一切,引导他们自问「我是个怎样的人?」接着助其「自我反省」、「自我努力」,计画自己的未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能力,朝向实现「自我理想」目标迈进。甚至,对于人生挫败,也培养其拥有「自我接受」的能力。

对于下一代的自我价值观建立,可以说是获得全面性地成功。这种教育内涵也没有错误,错误在于疏漏给予孩子们「团体」观念,协助「责任感」的建立,让其拥有「在别人的事上,看见自己责任」的认知。

教育失衡,以致于「自我实现」成了这些人一生至高的奉行。于是,他们可以忍心无视自己双亲年迈还得辛苦工作继续养活他们,甚至自私地认定这些亲人们有义务供应自己满足「自我实现」,天真地忘却别人也有各自的「自我实现」得完成。

「自我实现」很重要,但「对他人的责任」也很重要。因为每个个体是人类中的一份子。人绝不是孤立的自我,而是活在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与教会、与基督、与上帝等种种的关系脉络中。

其中,人与上帝的关系又是所有关系中最彻底的、最根本的。当人们把上帝划出关系脉络网,自然会造成价值观错乱的问题。就像,有些人把其他人当作上帝,看不见上帝创造他们,有其特殊的个体意义得实现,终其一生只懂得一迳地去满足那些「假上帝」的需求。有些人则是反过来,把自己当上帝,他们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自我实现,完全没有认知与意识自己对他人也有一些应尽的责任。

如何修正教育内涵,自我实践与社会责任并重,让下一代可以成为「负责任的自我实现」个体,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