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为甚么走上吸毒之路?

【作者:杜靓信望爱阅读 2001.05.06


  有人说,这是一个十倍速资讯爆炸的时代!可是对于吸毒,我们是否对这种早在 20 年前就在美国产生的新生次级文化,仍只停留在吸毒是肮脏、贫穷的「文化印象」上?其实,吸毒问题是遍及各阶层的。

  作者指出「毒品已经从青少年蔓延到儿童身上;许多孩童在迈入少年期之前就接触了毒品。我们那些天真伶俐的孩童,也和许多物质生活或心理上有欠缺的人一样,异常脆弱。请不要再存着错误的想法,以为只有年轻人、神经脆弱者、或感情受创的人才会染上毒瘾。其实,不幸牺牲在吸毒癖下的,包括了律师、教师、家庭主妇、工商人士、医生,甚至一些神职人员…要彻底扬弃这档事不会发生在我们家的观念,而代之以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手段来防范,甚至在我们家中也很可能发生。」〈P5-6〉。

  我个人蛮赞成作者的说法,因为笔者个人国小、国中同学中都有人走上吸毒之路。大学毕业后担任过辅导老师,曾于驻厂期间处理过翘家、堕胎甚至吸毒的个案;同学的妹妹也是在高中阶段染上毒瘾甚至贩毒。这些人却大多出自白领阶级的双薪家庭,吸毒真的不再是贫民窟、下流阶层的产物!在台湾,它已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再没有比一味说『不准』的父母更容易将子女引入歧途了。因此,只有靠知识,以及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切,才能沟通『吸毒问题』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所造成的分歧与隔阂。」〈P7〉所以,当下父母除了需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外,了解目前吸毒的严重程度,适当的认识毒品种类及吸毒者心理、吸毒后之生理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除父母外,教会内从事专业及非专业的辅导人士并牧者亦需对其有一定程度之认识,以便随时帮助需要帮助的青少年〈甚至儿童〉及他们的父母。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比起他们的父母,实在是复杂太多。虽然,他们看来好像少了生活经济的压力,老实说,他们却实在是提早面对生活文化的「压力」〈或称为压榨也不为过〉,这部分在 P21-34 有简要的说明。而如瞳孔不正常放大或缩小…等滥用毒品的一般症候,在 P116-117 有详要的记载;如何侦测及求助〈P118-138〉虽然因国情不同有些建议不太适合台湾使用,但仍有部分参考价值。其中有段话非常值得深思「对毒瘾者的正确处理,也包括对其家人的处置。…他们…希望孩子获得治疗,摆脱毒品,重新复原,却拒绝承认自己也应该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份。专家们都认为,这是家长最难克服的问题。他们也许与子女缺乏亲密的关系,或许是父母缺少爱心…甚至因教会事务的繁重而疏忽了子女。…如果年轻人被禁止去吸毒…复原后他仍旧要在自己家中寻找新的慰藉和归属,那么除非父母也跟着他进行治疗,否则这将是件不可能的事。」

  至于强力胶、大麻、天使之灰、安非他命、巴比妥盐、海洛英、古柯碱、酒精等药物滥用问题、症候、后遗症、成分…等问题在内文 P38-115 有尚称详尽的记载。这本书是笔者接触吸毒问题的入门,如果您真有这方面的痛苦,而此书的帮助亦有限时,建议您求助专业单位;在基督教而言「晨曦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毒品知识教育应及早开始,作者建议「子女在六到八岁之间就可以开始教导,绝对不可再拖。愈晚下手,愈不容易进行,尤其当你想教养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走他当行的路,那真是困难重重。」〈P35〉不管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这倒是挺合乎圣经的观点。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廿二章 6 节〉。


本文原刊载于作者在 pchome 的个人网页追着火球跑,经作者同意,授权本中心转载

全国各地基督教书房一览表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