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為甚麼走上吸毒之路?

【作者:杜靚信望愛閱讀 2001.05.06


  有人說,這是一個十倍速資訊爆炸的時代!可是對於吸毒,我們是否對這種早在 20 年前就在美國產生的新生次級文化,仍只停留在吸毒是骯髒、貧窮的「文化印象」上?其實,吸毒問題是遍及各階層的。

  作者指出「毒品已經從青少年蔓延到兒童身上;許多孩童在邁入少年期之前就接觸了毒品。我們那些天真伶俐的孩童,也和許多物質生活或心理上有欠缺的人一樣,異常脆弱。請不要再存著錯誤的想法,以為只有年輕人、神經脆弱者、或感情受創的人才會染上毒癮。其實,不幸犧牲在吸毒癖下的,包括了律師、教師、家庭主婦、工商人士、醫生,甚至一些神職人員…要徹底揚棄這檔事不會發生在我們家的觀念,而代之以如果不採取積極的手段來防範,甚至在我們家中也很可能發生。」〈P5-6〉。

  我個人蠻贊成作者的說法,因為筆者個人國小、國中同學中都有人走上吸毒之路。大學畢業後擔任過輔導老師,曾於駐廠期間處理過翹家、墮胎甚至吸毒的個案;同學的妹妹也是在高中階段染上毒癮甚至販毒。這些人卻大多出自白領階級的雙薪家庭,吸毒真的不再是貧民窟、下流階層的產物!在台灣,它已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再沒有比一味說『不准』的父母更容易將子女引入歧途了。因此,只有靠知識,以及發自內心的愛和關切,才能溝通『吸毒問題』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所造成的分歧與隔閡。」〈P7〉所以,當下父母除了需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外,了解目前吸毒的嚴重程度,適當的認識毒品種類及吸毒者心理、吸毒後之生理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筆者認為,除父母外,教會內從事專業及非專業的輔導人士並牧者亦需對其有一定程度之認識,以便隨時幫助需要幫助的青少年〈甚至兒童〉及他們的父母。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比起他們的父母,實在是複雜太多。雖然,他們看來好像少了生活經濟的壓力,老實說,他們卻實在是提早面對生活文化的「壓力」〈或稱為壓榨也不為過〉,這部分在 P21-34 有簡要的說明。而如瞳孔不正常放大或縮小…等濫用毒品的一般症候,在 P116-117 有詳要的記載;如何偵測及求助〈P118-138〉雖然因國情不同有些建議不太適合台灣使用,但仍有部分參考價值。其中有段話非常值得深思「對毒癮者的正確處理,也包括對其家人的處置。…他們…希望孩子獲得治療,擺脫毒品,重新復原,卻拒絕承認自己也應該是治療過程中的一部份。專家們都認為,這是家長最難克服的問題。他們也許與子女缺乏親密的關係,或許是父母缺少愛心…甚至因教會事務的繁重而疏忽了子女。…如果年輕人被禁止去吸毒…復原後他仍舊要在自己家中尋找新的慰藉和歸屬,那麼除非父母也跟著他進行治療,否則這將是件不可能的事。」

  至於強力膠、大麻、天使之灰、安非他命、巴比妥鹽、海洛英、古柯鹼、酒精等藥物濫用問題、症候、後遺症、成分…等問題在內文 P38-115 有尚稱詳盡的記載。這本書是筆者接觸吸毒問題的入門,如果您真有這方面的痛苦,而此書的幫助亦有限時,建議您求助專業單位;在基督教而言「晨曦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毒品知識教育應及早開始,作者建議「子女在六到八歲之間就可以開始教導,絕對不可再拖。愈晚下手,愈不容易進行,尤其當你想教養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走他當行的路,那真是困難重重。」〈P35〉不管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這倒是挺合乎聖經的觀點。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廿二章 6 節〉。


本文原刊載於作者在 pchome 的個人網頁追著火球跑,經作者同意,授權本中心轉載

全國各地基督教書房一覽表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