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瘾」、「癖」或「控」

【作者:徐敏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2015.04.12


包括自己在内,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瘾」、「癖」或「控」的存在,举凡烟瘾、酒瘾、洁癖、购物狂等等,都经常发生的实例。

也因为现实生活中看到太多的故事,让我对「瘾」、「癖」或「控」有浓厚兴趣。我发现这些「偏好」通常是为了跳脱过于死寂的日常生活规律,或暂时逃离外来的社会歧视与压力,让自己藉由不同于以往经验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味觉刺激,找到依然「存在」或「活着」的确据。

举凡被厚重的工作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上班族、昏天暗地准备考试的学生,或是缺乏生活目标、槁木死灰的漂泊人,都可能因为过于平淡或高度紧张的生活环境感受不到自己「存在」,以致于需要这些「高峰经验」来释放压力,证明自己一息尚存。

所以会「上瘾」或产生「xx控」,多半是过长时间依赖这些「高峰经验」,来抒解生活中对「无意义感」、「罪恶感」和「死亡」的焦虑。特别是生活在这种「集体消费文化」和「个别自由心证」极化拉扯的时代,每个人既怕失去集体认同的慰藉,又担心在群体生活中丧失自己的独特性。

无法在「社会期待」和「自我独特性」之间取得合宜平衡的人,只能长期透过「瘾」、「癖」或「控」,来掩盖、否认或抚平生活中的挫败感、无力感和焦虑感。

但很特别的是,当人们深陷「瘾」、「癖」或「控」的当下,虽然会有点「松一口气」的感觉,但事后却又会不断责怪自己无法正视或解决问题,甚至恶性循环地持续贬低自己的价值感与自信心。

为了处理这些「瘾」、「癖」或「控」,我花了很多时间阅读了一些书,也检视自己的生命经验,发现必须有不被「无意义感」、「罪恶感」和「死亡恐惧」威胁的「存在的勇气」。这种勇气的表现,不是否定自己会担心害怕或恐惧的事实;而是要不顾一切地面对这些担心害怕,慢慢地培养出对自身的「自爱」以及对他人的「慈爱」,接受自己「已经被接受」的事实。

藉由基督信仰,我们相信自己的罪过已经被上帝宽恕而获接纳;藉由耶稣的死里复活,我们相信自己已经获得永生的确据,战胜死亡的恐惧;当我们信靠耶稣,我们相信自己所承受的苦难不是毫无意义,而是有上帝最美善的带领与祝福。唯有相信上帝已经接受我们,我们才有可能,接受自己「已经被接受」的事实。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