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理解的「有出息」与世人有何不同?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网路作家Ⅰ 2025.11.16



《找到回家的路》(Heimgefunden),尤金・伯南(Eugène Burnand),1900年。(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上海音乐人王博魔改立委王世坚过去质询金句的歌曲《没出息》最近从大陆红回台湾, 网友纷纷盛赞「太有才了」、「听了让人欲罢不能」、「越听越上瘾」、「太洗脑了」,还有人表示「《没出息》已经变成我的闹钟跟来电铃声了」;社群媒体更是出现大量混剪、恶搞或翻唱的「二创」版本[1]。

其实王搏不过是以节奏机打拍,搭配电吉他与键盘伴奏,把王世坚质询原音「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没出息」、「你在哽咽什么啦」剪进歌曲中。但因歌词直白、旋律好记、节奏强烈又短小精干,很容易就朗朗上口,完全符合洗脑神曲的成功要素。

此曲爆红后,王博也加码释出「加长版」[2],除保留原版歌词,另增加了王世坚经典名言「没矫饰、没涂抹、没做作,生旦净末丑,我们不苟活;懂你就是不做,没有最扯只有更扯,算什么,20年过去了」。

王博还加入自创rap:「他曾向往天空,想成为龙啊龙,飞起来像阵风,去远方梦啊梦,外面的雾太重,迷了眼痛啊痛,内心的火种快熄灭,在世界的迷宫,乡音未改依旧很浓,却忘了家乡的面容,为你留了一盏灯,一直在等啊等,就算在人生的凛冬,也可以再一次重逢,请记得你的瞳孔,里面住过一片星空」。

虽然有人质疑此曲爆红背后有中国统战阴谋,但持平而论,这首歌之所以引起广泛共鸣且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主要原因是说中了许多人的心声,让工作或生活中的挫折与疲惫感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从歌词中得到一种「原来不是只有我这样」的同理。

YouTuber「小郑在日本」前几天就发布影片,表示有中国网友听完《没出息》有感而发:「第一句说的是学校的你,第二句说的是刚参加工作的你,第三句说的是有了多年社会历练、老油条的你,第四句说的是40岁、岁月蹉跎的你,第五句说的是家庭需要你,你却无能为力;最后三个字总结一生,彻底升华」。

小郑也认为这首歌「用生活化的语言,把一个人从年轻到中年的无奈挣扎,还有那份尽力了却依然不够好的心情描写得很细腻」[3]。另外也有人分析:「歌词里那句『没出息』正中时代情绪。在高房价、低薪、世代压力下,不只是年轻人,连中年人也感觉『努力没结果』。这首歌用自嘲化解焦虑,用幽默包装痛点,让人笑着流泪」[4]。

精神科医师杨聪财则认为《没出息》在社群平台疯传,不只是好玩,而是反映了更深层的心理需求。面对「原地努力却无法前进」的困境,许多人在这歌曲中「找到真实的理解与陪伴」。杨医师也建议: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也一样在「连滚带爬」中努力前行,允许自己暂时「没出息」一下,反而是继续前进的勇气表现[5]。

「没出息」本来是形容一个人「不务正业、不上进、窝囊或没志气」,如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就有一句「有人说吃糠咽菜是穷人的本分,依我来看,那就是没有出息!」;现实生活中如果被说「没出息」,也无疑是「侮辱性」极强的评语。

然而,王博这首《没出息》中的「 你在哽咽什么啦,你在哭什么哭,没出息」不是责骂或羞辱,而更像一种「自嘲」或「自我对话」,在承认自己彷佛「一事无成、原地踏步」的同时,却又提醒自己「擦干眼泪」之后还要「重新站起来,记得自己曾向往的天空」,因而带出一种「还是应该有出息」的正能量。

因此,《没出息》在网路发烧不是没缘由的,因为这神曲反映了现代人「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渴望与自我认同的追寻」,被这首歌打动的人觉得「短短几个字,却唱完自己的一生」;这也难怪有人会称这首歌为「2025年最扎心单曲」或「2025最疗愈神曲」。

那么基督徒又如何看这首《没出息》呢?我不否认基督徒其实也在「职场竞争、同侪比较、父母期待、买房焦虑」的重压之下叹息劳苦,如果从这首歌「感觉到温柔」或「听着听着就哭了」,不必不好意思。

只是对于「没出息」这「评价」,基督徒其实应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世人认为的「有出息」是「努力上进、有志气、肯努力、有前途或有成就」,如《红楼梦》第一一九回这句:「日后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要戴凤冠穿霞帔呢」。

然而,基督徒如果也随着世俗以金钱、职位、社会认同等外在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其实是被世俗的价值给绑架了。顺应这种「有出息」的「定义」,您有可能侥幸成功;但更多时候是不停的追逐,依然「连滚带爬」,薪水比别人低、车子比别人差、房子比别人小,孩子也没别人家的「优秀」。

事实是,《圣经》不是这样定义「有出息」的,如果按照世俗「有出息」的标准,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讨饭的拉撒路无疑是最没出息的,因为他只能靠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然而拉撒路不但得以在圣经留下名字,他死后也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享福。

拉撒路的「有出息」,不是因为他又贫又病且无依无靠,也不是因为他的乞讨人生,而是因为亲人的离弃、身体的残疾或生活的困顿都没有让他失去对神的信靠与感恩。他用自己一生「见证」了一个人即使又贫又病,依然能够活出一个信靠并感谢神帮助的人生,这正是拉撒路的希伯来名字「以利以谢」的意思。

老底嘉教会自认:「我是富足的,已经发了财,毫无缺乏」,在世人眼光已晋身「有出息」的行列,主却说:「你却不知自己困苦、可怜、贫穷、盲眼、赤身」(启三17,环球圣经译本)。

显然,基督信仰对「有出息」的定义与世俗价值并不相同。真正的「出息」不在世俗地位、名声或拥有财富的多寡,而在对神的信靠和顺服,活出与神同行、慷慨分享的有爱人生。

有些基督徒对社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觉得何必跟着流行走。其实类似《没出息》爆红这样的社会现象,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世人的苦闷与挫折,找到与非基督徒交流的话题,也是反省自己是否按照基督所定义的「有出息」而活的绝佳机会。

世人需要《没出息》这类神曲来止痛并对抗绝望,告诉自己就算「没出息」依然可以再出发。基督徒则该回到《圣经》来定义「有出息」,不再被世界「没出息」的标签奴役或伤害,活出神眼中真正「有出息」的人生!




[1] 王博《没出息》原版与二创版,NOWNEWS,2025-10-0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l1H4t0b34

[2] 王博《没出息》加长版:https://www.youtube.com/shorts/ggyfJ_mhFLs
[3]〈王世坚一句「没出息」唱哭全中国!〉,小郑在日本,2025-10-08: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cqsdMVAM

[4] 刘星雨,〈没出息爆红原因〉,2025-10-14。

[5] 〈「没出息」是社会集体叹息?专家:透过王世坚洗脑神曲 允许自己「这样一下」求生存〉,健康2.0,2025-10-14。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