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生暗鬼

【作者:Arsone Lee网路作家Ⅱ 2022.07.03



图片提供/123RF


刚整顿好行李,到了共进晚餐的时候,一同出差的同事语带神秘地问:「你有没有敲门?」

我一时会意不过来,停下碗筷纳闷地问:「敲什么门?」

同事对我的疑惑充满包容,像是良师谆谆教诲:「就是进饭店房间前,都要敲个门、打声招呼,以示尊重啊!从风水来说,我们那个房间格局……」他连珠炮似地说,这样才不会侵犯到「房东」,不会因为不尊重而受到伤害、困扰及惊吓。

我懂了,摇摇头表示没有,也不信这套台湾习俗。圣经虽然明言世界有诸灵、鬼魔存在,但却非台湾民间信仰所形容,亦非惊悚电影所勾勒。不过我可以理解同事,因为这间饭店房间的设计,是有些匪夷所思。先说光线好了,不知道是不是节能减碳,房间内没有足够灯光,略显阴森幽暗。再说,房间为何要摆那么多镜子?弄得人眼角余光很容易看到镜中倒影,进而产生人影幢幢的视觉效果。整个客房可谓「灯光美、气氛佳」,难怪同事神经兮兮。

讽刺的是,被同事这么一搅和,我本来不当一回事,也开始感到一阵不安。尤其我的房间多了一扇没有上锁的活门,打开后可以看到水管、砖瓦等建筑结构,更添诡异氛围,令人不禁嘀咕。若依恐怖电影的剧情铺垫,此时应该响起悬疑诡谲的配乐,黑暗处也该浮出经过特殊化妆的新角色,镜子倒映些特效……种种理所当然的套路。

我等何惧?

所幸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心理作用没有持续太久,不多时即烟消云散。毕竟理性知道那是人所虚构,既信靠基督,也知道不该认真看待。或许是来自四周宗教习俗、流行文化,又或者来自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不安,无论如何,都显示我们受世界影响之深。另一方面,突显我们不太习惯以圣经作为言行举止的根据,换言之,对于福音真理还有待熟练(希伯来书5章12~14节)。

不过同事的反应倒是颇耐人寻味,他对鬼魔侵扰的疑惧,更胜对所信神明的倚赖,从他的行动可以略知他的神观。神观于我们至关要紧,从同事的举措,即可看到一个人的神观如何影响他的行为。

同事的担心受怕反映出民间信仰若干特性,我们可以说,民间信仰信奉的神只能力相当有限。相对于希腊神话有如人性映照(尤其是劣根性),民间信仰彷佛人间政府组织的投射,各路诸神各司其职,皆有业务权限,信徒有需要时,找错窗口可是不受理的,而业务能力更是香火鼎盛与否的指标。这种有限性,使同事戒慎恐惧,深怕一个不小心惹祸上身,从而可见他自知所信的,无法保护他。也可能他以为出差外地,已远离平素敬奉的神只辖区,端坐神龛上的神明已鞭长莫及。

我侪当惧

如此,不难看到圣经启示的上帝与台湾传统信仰诸神有巨大差异。那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永生上帝,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出埃及记3章14节),超越了空间的拘束(列王纪上8章27节),他无难成的事(耶利米书32章17节),智慧难以测度(以赛亚书40章28节),更鉴察人心肺腑(耶利米书17章10节)。我们的避难所是何等大能大力,并应允随时保守(诗篇46篇1节),还需要惧怕那鬼魔的危害吗?这桩事件,基本上是疑心生暗鬼,庸人自扰罢了。

我们是否可以说基督徒什么都不怕?倒也不是。圣经为我们信道的基础,寄居在世、奔跑天家的举止依据,而在圣经中,敬畏与惧怕,原文实是同一个字,是新旧两约对属主之人的要求(申命记8章6节、以弗所书5章21节),若有人不怕上帝,乃被圣经所指责(诗篇36篇1节、罗马书3章18节)。

或许有人说,惧怕上帝这个观念与上帝的慈爱似有捍格,也与亲近上帝的主张有出入。然而,耶稣曾教训我们,当惧怕那能将身体、灵魂灭在地狱中的主(马太福音10章28节),当我们思考上帝丰富、永恒的属性,再对比自己的有限、软弱,即感到天壤之别,看到自己满身罪污,如何能不战兢?若认识上帝的圣洁,便看到自己的败坏,怎能昂然而不畏惧呢?(希伯来书12章14节)当圣经指责我们与上帝为敌,我们怎么有胆气不颤抖呢?(罗马书5章10节)当至高者荣光如焰迸发,至圣者声音如雷震撼,众天使俯伏颂赞,我们的敬畏乃是理所当然,因那坐宝座上的,至大、至能、至可畏(尼希米记9章32节),更是知道那圣洁公义者对罪的恨恶(希伯来书1章9节)。

荣耀福音

随着我们对上帝的认识越加深,越发看到基督成就的救恩是何等宝贵,过于人所能述说。那髑髅地十字架所成就的赎价,固然使我们的罪与刑归在他身上,使我们不再惧怕死亡(希伯来书2章14、15节),更加重要的是他献上了挽回祭。耶稣基督为中保,在天与地中间,成就了与上帝和好的福音(哥林多后书5章19节),上帝的羔羊开了一条路,使人得以藉着他就近荣耀、圣洁的上帝(约翰福音14章6节),我们怎可能在荣耀的基督之外,找到另一条路呢?(使徒行传4章12节)

因此我们一面心存敬畏,也敬虔度日(彼得前书1章17节),在主爱中却不致使我们像始祖因惊恐躲避上帝的面(创世记3章8节),也不如以色列人惧怕主的声音(出埃及记20章19节)。我们乃是靠着上帝儿子所成就、所应许的宏恩、更美之约,得以成圣称义,坦然无惧来到施恩宝座前,深知那是得怜恤、蒙恩惠、得帮助之处(希伯来书4章16节)。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