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電影《兒子》(Le Fils)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導演:呂克•達涅/尚-皮埃爾•達涅Luc Dardenne、Jean-Pierre Dardenne
主演:Olivier Gourmet奧利維耶•高蒙、Morgan Marinne摩根•馬里尼

  電影《兒子》(Le Fils,或譯「他人之子」)是部讓我相當感 動、也相當震撼的片子,導演是對兄弟檔,他們在拍電影之前已經拍 了二十年的紀錄片,這個背景相當程度的影響了他們的拍片風格。

  2000年,他們拍的《羅賽塔》已經獲得坎城金棕櫚獎,而這部《 兒子》,比之《羅賽塔》是更爐火純青,心理刻畫也更深刻了。

  電影是描述成人奧利弗與剛出獄的青少年弗朗西斯的故事。

  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也只有他們兩個:一個是死去兒子的父親,他在中途之家作木工師傅,他需要走出創痛重新開始、他需要饒恕殺他兒子的人;另一個則是殺掉他兒子的青少年,他被關了五年,從感化院出來,進入中途之家,他也想忘記過去重新開始。就在木工師傅與青少年在中途之家相遇的那一天,木工師傅奧利佛聽說了他的前妻已再婚並懷孕的消息。為了失去兒子的痛苦,他倆甚至婚姻無法繼續,現在,前妻透過懷孕,人生有了一個新起點。而他呢?人生怎樣重新開始?

  面對著他前妻新的人生的開始,讓奧利弗感受到孤單,也讓他決 心走出傷痛。

於是他想要原諒。他收了青少年作自己的學徒。

結果奧利弗發現自己對這青少年,卻是如此的充滿憤怒。他很努 力的壓抑這種憤怒,他們之間充滿著緊張矛盾的關係,只是青少年渾 然不覺。

  因為從感化院出來的青少年無家無親人,他看著教育他的木工師 傅和自己的關係,彷彿就是他從未享受過的父愛親情,他從不知道那 師傅,正是他施暴的受難者,他殺了他的兒子。

  而木工師傅,放棄自己的工作,選擇作中途之家義工,已意味著 他想要透過原諒走出自己的創痛;只是兒子之死是如此的沈痛,他越 想原諒,越是對這因無知而犯錯的青少年兇手充滿憤怒。

  善良的人在傷痛中受苦、卻要努力原諒施暴者,是何其艱難的一 件事。他不讓青少年知道自己是誰,以避免青少年負咎;他還努力教 他木工,這一切,使一樣受著苦的他的前妻都不解,問他:「沒有人 會這麼做,你為何要這麼作?」

  而他,也只能誠實的說:「我不知道!」

  或許他知道。他可能多少感知到,饒恕,才是走出傷痛的開始。

  電影最精彩的是在最後面,師傅發現他若不說出真相,他將永遠 承受著愛恨交織、想原諒行出來卻由不得我的煎熬,於是他決定說出 他到底是誰的真相,沒想到說出來後,他幾乎想掐死青少年,只是最 後關頭他鬆手了;這意味恨與報復是真實的,但饒恕也正在發生。

  而後,青少年沒有選擇逃離,他主動回到師傅面前,兩人繼續未 完成的工作,這一樣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因為這是面對自己不堪過往 的勇氣、是原諒自己的勇氣。

  原來饒恕與原諒,不管是對別人或對自己,都不是含混模糊掉真 實存在的傷痛,而是正視它、將傷痛說清楚,並做出原諒的決定。

  電影結束於沈默無語的默默工作,但那沈默卻充滿豐富的含意, 那是兩人誠心誠意的相約成為「父子」。是他倆邁出新生的開始。

  我在家長成長課程中討論這部電影,很多家長都說,這種事是不 可能發生的,不可能有人高貴到饒恕殺自己兒子的兇手,還作他的師 傅、甚至是監護人,一如電影中的妻子說的:「沒有人會這麼做!」

  我設想著,若換成是我?我想我是作不到的。但萬一我真的就被 逼到這種處境:我受心靈之苦的煎熬、被逼到牆角,而我發現若不原 諒,我永不得平靜,那麼,我想我會選擇原諒,不管是原諒自己、或 原諒別人;終究從痛苦恨意中釋放走出、會比活在苦毒中,輕鬆自在 的多。

  原諒,比終生被苦毒怨憤摧殘,還是容易一些的。從這角度理解 ,那木工師傅回答妻子「我不知道!」卻作出來的高貴舉動,也多少 能體會吧。

心靈小憩》網站 http://life.fhl.ne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