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挖掘真相之后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水扁总统近日在凯校演讲时提及「转型正义的难题」,表示目前最被批评的国务机要费的使用、总统官邸的用人问题,是「转型期的后遗症」。过去可以,现在不可以,这就是进步,就是要改;但改的时候不能双重标准,过去不可以、不对就可以原谅,现在不可以就说是特权、贪渎。希望能建立制度,未来大家都能有最好的制度可以依循。于是,「转型正义」这四字突然一跃成为媒体与众人所关注的焦点。

一般学界对于「转型正义」的认知,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政权转型后,对旧政权时期使用公权力做出迫害人权的罪刑进行真相的调查,并且对在旧政权时期的受害者给予补偿、而对施暴者给予惩罚的作为。「转型正义」将过去一切不公义的真相被真实的揭露出来,受害者获得有形或无形的适当补偿,对加害者处以应得的惩罚,社会的互信基础才能重新被建立起来。当正义被伸张,一个互信新基础于是建立,众人而能重新开始新生活。

然而,「转型正义」要能顺利的被发动,「挖掘真相」是第一步。唯有真实的把过去发生的不人道与不公义揭露出来,才知道该对谁惩罚、为何惩罚,以及该对谁补偿,如何补偿。因此,许多国家都在转型后,成立所谓的「真相调查委员会」挖掘真相。但,对于台湾真相比较容易挖掘,反倒是真相出来以后,该如何处理与面对,这才是更难的课题。

就像陈水扁总统最被批评的国务机要费的使用、总统官邸的用人问题,当后者用人问题的真相被挖掘出来时,即使总统女儿归还国库相当的金钱,也没了事。从民调显示,陈水扁总统个人形象受损之严重,可说是不输于美国柯林顿性丑闻案的爆炸力,民进党则连带遭受波及,受到政治与道德的惩罚。万一,前者国务机要费的真相被挖掘出来,确定是作假帐,说实在,至今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处理机制应对,顶多可以预见,其必然又成为蓝绿政治互斗比烂的利器。

对于「转型正义」的发动,国内学者专家多重视第一阶段「挖掘真相」,至于「真相出来之后」的第二阶段,要如何处理的问题,多半没提供足够的因应之道。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第二阶段的处置方法,不外就是惩罚、肃清。只有屈指可数少数国家,以宗教情怀主导的「转型正义」,才有悔改、赦免、和解等处理方式。

如,南非这国家在多年的努力,黑人终于从种族隔离制度下解放出来,获得选举权,黑白种族开始踏上新道路。但打开过去的刑讯室,那些令人发指的罪行曝光,昔日你死我活互斗的各党派,组成一个新的民主政府根本难如登天。然多年不畏生死、进行反种族歧视运动的前开普顿大主教图图,在这个时候诉诸人的宗教情感,引导南非人选择「悔改、赦免、和解」的方式,告别血腥恐怖的过去,从仇恨、压迫走向相对稳定的民主。使得南非成功地进行了一个相对和平的转型。

图图让「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翻转过去一贯法庭给人的感觉。加害者在这个公开场合为自己过去的罪恶深深悔罪,请求宽恕,受难者则在此敍说自己的历史,透过倾诉和被人聆听,化解长期不能解脱的心理痛苦,而感到如释重负。图图帮助整个分裂的南非民族进一步从仇恨走向和解。

「转型正义」在台湾,第一阶段「挖掘真相」如火山爆发不可抑遏地开始发动,但缺乏接下来第二阶段该具备的因应之道。特别是这世上没有义人,人人都是罪人。当蓝绿政治人物一个个台面下的真相,都一一被挖掘出来,每个人的罪行都被逮个正着,都心不甘情不愿地承认自己过往的错误,若我们没有预备好因应之道,对于挖掘真相之后,未能有效的提出议程,可以说台湾的社会,民主化仍不算成功。更令人担心的是,恐怕集中在「挖掘真相」互斗,耗去全体国民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导致正常的政务,施行不力,也没人注意。

总之,真相的揭晓固然是全民企望之事,但是,当事人的悔悟、社会裂痕的医治、典范的重塑、鉴戒的引申……是当下该致力之处。

【延伸阅读】:
是罪人,不是圣人—投票日的省思
赦罪是给罪人一种侥幸的心态?
艺人也得做政治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