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再思民間習俗活動意義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全台各地熱鬧慶元宵,從南到北有不少活動。在台灣傳統的元宵活動,除了北天燈、南蜂炮外,還有各地燈會活動。過去,燈會皆於台北舉辦。直到這些年來,政府施政講求南北平衡,除了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舉辦的燈節外,另外還有由中央投注大筆經費的「台灣燈會」,則每年輪流轉換地點,或高雄、或台中、或台北縣,今年則輪到台南,於曾獲美國密爾瓦基市水岸中心榮譽獎項的安平港港濱歷史公園舉行。

說起來,目前台灣的元宵節慶北天燈、南蜂炮、各地燈會,皆來自中國風俗。不過隨著時間演變,這些活動已儼然成為台灣住民的重要民俗節慶代表。就如,高雄連續舉辦了2001年及2002年的台灣燈會,奠定舉辦燈會的經驗與能力,高雄燈會已經走出世界,成為全台知名的節慶活動。而整個台灣各地的燈節,就觀光局統計,吸引了世界各國將近120位媒體來台採訪。甚至,日本、港澳、韓國、紐澳及歐美等地區的旅遊業者也已將台灣燈會列入推廣行程。

然而,當台灣元宵民俗文化走出世界,許多外國媒體與遊客被吸引來台,當他們詢問我們北天燈、南蜂炮,以及燈會的意義,又有幾個台灣住民說得出來、解釋得出其內在深刻意涵呢?

南鹽水十多座炮城,有數十萬支蜂炮,吸引三十萬人湧進。人們大多只知道提早到,以免塞車,並要做好安全防護,頭戴安全帽,玻璃罩的眼鏡,防塵口罩,棉紗手套和厚皮茄克,全身包裹緊密才可以上前,享受被像蜜蜂螯人般傾巢而出的蜂炮轟炸的衝炮刺激。但沒有幾個人說得出,元宵節放蜂炮與瘟疫蔓延不止有關。沒有現代醫療設施的先民,只有求神,選在農曆正月十三日關帝君誕辰之日,繞境驅邪,除疫祐民。神轎所到之處爆竹齊放,連續三天,直到元宵夜,隔天瘟疫竟然退去,因此施放鞭炮遂成了鹽水人的習俗。

至於北天燈其由來,源自早期入山開墾的漢人,為逃避平埔族入村屠殺,而躲藏到安全地方,待危險一過,用來通報平安的一種工具。燈節則推溯至漢朝,武帝信奉太一神,每年正月十五日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流傳到唐代便成了當日張燈結綵的習俗。

簡單的說,這些民俗活動背後有著「互助」(天燈)、「驅除瘟疫」(蜂炮)、「崇敬上蒼」(燈會)的意義,但現今參與這些民俗活動的人,是不是還有這樣的想法呢?這樣的習俗活動,還有何意義呢?

另外,不少民俗活動,是需要付出重大社會成本的,例如鹽水蜂炮,每年總是會傳出許多眼睛遭砲擊或者身體遭灼傷的事件。或許該思考所付出的社會成本與民俗活動所帶來的教化效果,是不是成一個適當的比例?好比,最近政府規定燃放鞭炮需要經過申請,而且僅承認少數幾種的鞭炮是合法的,就是已經開始考慮到社會成本與民俗活動之間的平衡。

事實上,習俗傳統總是隨著時間變化,就像過去曾經有過很多習俗,後來都慢慢被揚棄了,例如:童養媳、綁小腳、男卑女尊等等;也有些習俗,則被轉化,例如元宵節的蠟燭花燈與火把,幾乎都已經被安全的電燈泡取代了。這也表示習俗不是不能修改,也不是不能被檢討的。我們應該去萃取這些民俗活動內涵的優良精神,轉化成消耗社會成本比較少的方式來表現,而不要單單用「保存文化」為藉口,一味固守傳統的民俗儀式,每年還是讓許多人陷入身體受傷、或是鋪張浪費的危險之中。

聖經中也有經文提到,實質內涵比外表來得重要。馬太福音第七章記載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沒有按照猶太傳統規定洗手就吃飯,便質問耶穌。耶穌馬上指出法利賽人和文士,只是用嘴唇假意尊敬上帝,心卻遠離上帝。這種信仰實是虛空枉然的。而台灣引以為傲的文化習俗,無論是燈會、南鹽水、北天燈,若是只有金錢堆砌出來的外表,沒有相對應的實質內涵,終究顯出台灣住民的心靈空虛與文化貧窮罷了。

本文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 http://ct.org.tw

【延伸閱讀】:
清明節專輯
問問題,給答案
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