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吉羅德‧比爾克斯(Gerald M. Bilkes) 2025.05.11
圖片提供/123RF
■ 翻譯 | 陳曦
耶穌又對他們講了另外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人拿去把它種在田裡。它是種子中最小的,但長大了,卻比其他的蔬菜都大,成為一棵樹,甚至天空的飛鳥也來在它的枝頭搭窩。」祂對他們講了另一個比喻:「天國好像麵酵,婦女拿去放在三斗麵裡,直到全團發起來。」──馬太福音13章31~33節,新譯本
馬太福音13章一整章都是比喻,包括芥菜種和麵酵這兩個比喻。到此處為止,13章裡每個比喻都教導了天國某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在廣為人知的撒種者比喻,基督宣告說,天國的來臨,是藉著上帝的道在信徒心中扎根、生長、結果,但在其他為數眾多的人心中,上帝的道並沒有結出果子(1~9節)。接下來是稗子的比喻,基督使用來明確表示地上的國度裡善惡混雜,這種情形會一直持續到祂第二次降臨,那時,基督會將義人和惡人做最後的分別(24~30節)。然而,祂的追隨者還需要對天國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基督藉著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繼續教導他們。通過這兩個比喻,基督讓門徒看到,藉著福音,天國得以擴張,顯出驚人且無形的大能。祂把這能力比作兩個非常熟悉的東西:芥菜種和麵酵。
天國在人心的擴張
芥菜種非常微小,只有鉛筆尖那麼大,人眼很難留意到它。如果一粒芥菜種落在你身上,因為它太小,你甚至不屑於把它撣掉。一隻覓食種子的鳥兒可能找不到這粒小種子,於是轉去尋找大一些的東西,比如說向日葵的種子。
但是,如果一粒芥菜種落入土壤,又有雨露與陽光的滋養,一、兩個月後,你就可以看到這粒微乎其微的種子已經長成一叢可觀的小樹。這怎麼可能呢?它還是一粒種子時,看上去如此微不足道,似乎沒有任何價值,毫無生機,但隱入土壤之後,有陽光照射和雨水滋潤,就開始快速地成長。之前沒有留意到它的那隻鳥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這棵樹,把它當作築巢的理想地方。
聖經時代的麵酵與我們今天用來烘焙的酵母不同。耶穌基督說的麵酵,是婦人從之前發好用來烘焙的麵糰中取出一塊,再摶成一團新的麵糰。不知不覺中,這酵會分散到整個麵糰中,大有能力地發揮影響,讓整團麵糰都膨脹起來。
有時聖經會用麵酵來形容一些邪惡的東西,比如「法利賽人的酵」(路加福音12章1節),或「惡毒、邪惡的酵」(哥林多前書5章8節)。邪惡動工的方式確實會令人難以察覺,而且力量強大。然而,在這段經文裡,基督指的不是邪惡的東西,而是天國,用來描述天國在世界各地人心中的擴張。
從內而外的改變
在漫不經心的人眼中,上帝的國度好像芥菜種一樣,看起來可能微不足道,既毫無價值,也了無生機。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可能容易忽略它,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更吸引人眼光的事情上,比如世間的政府、媒體、流行趨勢、政治人物,以及人間的組織機構。
在基督的時代,上帝國度的處境也是一樣。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代,或許你目光的焦點是羅馬政府,因為當時已知的世界盡在其掌管之下。暴動、賦稅、政治陰謀……這類的事情太多了,看上去全都比一位來自加利利這個窮鄉僻壤、帶著12個追隨者四處遊走的拉比重要得多。然而在使徒行傳裡,我們看到天國擴張的速度之快,勢頭之猛,像極了從芥菜種裡長出的樹叢。基督想要藉此教導天國的另一個面向及天國的增長。那麼,天國是怎樣如麵酵一般起作用呢?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相似之處。
首先,麵酵的工作是隱藏不見的。人眼無法看到發酵的過程,天國在人心中的擴張也是人眼不能見的。聖靈將一個人的石心變為肉心,使之變得柔軟,具有可塑性。雖然基督工作的果效確實可見,但這種徹底的改變本身卻是奧祕且隱形的。
再者,麵酵的改變是由內而外的。基督斥責法利賽人(路加福音11章39節),說他們只洗了「杯」的外面,裡面卻汙穢不堪。他們的生命從外表看起來是公義的,內心卻既骯髒又邪惡。上帝的國度在人心中動工的方式可不是這樣,正如麵酵是從內而外動工,人的心改變了,就會帶來生命的改變,「你要謹守你的心,勝過謹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箴言4章23節)
最終,麵酵會帶來全面的改變。麵酵使整團麵從裡到外發起來,變得鬆軟而美味,整團麵沒有一處不受影響。同樣,一個人的心若受福音影響,最終整個生命會顯明有改變發生。的確,在永恆的這一端,信徒因為生命中有兩個律在交戰,將會繼續受罪的困擾,但天國在他裡面生長,將會影響他的全人。他的思想、他的習慣、他的行為、他的言談、他的追求,乃至他的優先次序──簡而言之,他的整個生命將發生徹頭徹尾的改變。
聖靈大有能力
基督藉著這些比喻啟示祂的榮耀,因為這些比喻與祂的權能尤其相關。就像芥菜種和麵酵看起來微不足道,基督來到這個世界,看上去也是毫不起眼的。
很多人會像拿但業那樣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翰福音1章46節)此外,在整個羅馬帝國裡,有多少人會留意逾越節那天發生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事情?有多少人會留意到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釘在兩個盜賊之間,而祂所有的追隨者氣憤又難過,都四散逃走了?與一些看似更重要的事情相比,你不覺得在那裡發生的事好像一粒微不足道的的芥菜種嗎?在耶路撒冷城外一座墳墓中,你期待能發生什麼重大改變嗎?從那群四處傳播他們所見所聞的加利利漁夫那裡,能得到什麼永恆的好東西呢?
然而,我們回望基督受死之後上帝國度的增長,就會發現已經長出了怎樣一棵參天大樹啊!因著信,信徒可以看到這些比喻所啟示屬天大能的榮耀。因為基督,天國繼續擴張,遍布各國和各大洲,跨越沙漠與重洋。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人們都看到這棵「樹」在他們面前長出枝條,而且許多人會像那些小鳥一樣,在這些樹枝裡找到可以避難的地方──這一切都源自很久以前,在耶路撒冷城外,種在土壤裡的一粒微乎其微的「芥菜種」。
此外,基督在人心與我們生命中的工作是由內而外的。藉著大有能力的聖靈,祂在祂百姓的生命裡,在世界各地,帶來了全方位的改變。沒有哪一個君王或王國所做的,能與這位榮耀聖子的工作相比。
愛慕上帝隱祕的工作
這兩個比喻都鑒察我們的內心,看我們有無這種非凡的天國在我們生命中運行的經歷。這兩個比喻還要求我們在兩個方面調整自己對上帝國度的期望,好與基督通過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給我們的教導相符:
1.這兩個比喻勉勵我們,不要小看充滿繁瑣之事的日子。
基督的國度自有其軌跡,它的到來,不是一場徒有其表的表演,而是靠內在的力量。因為我們渴望看到聖靈在我們子女的生命裡動工,在聽我們分享過福音的人心裡動工,所以我們應該好好記住這個原則。不要因為在表面上看不到任何事情發生,就覺得在表面下沒有任何事情發生。讓我們繼續恆切禱告,祈求聖靈親自做祂奧祕而隱形的工作。若祂願意,時機成熟時,那工作的果效就會顯現出來。
2.這兩個比喻勉勵我們愛慕上帝隱祕的工作。
聖靈在每個人心裡的工作既神祕又大有能力,能深觸其他任何東西無法企及之處。在有罪心靈的幽暗深處,上帝植入了一條新的原則,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帶來根本的改變。
上帝的國度在人心中生長,在一切背景和情境裡產生影響,即使心地最剛硬的罪人,像未信之時大數的掃羅,也無法抵擋上帝這大能的隱祕工作。這個變化有沒有在我們心靈幽深之處動工?在我們的家庭和所處社區裡,我們的生命有無傳遞這福音的麵酵?
反思
1.回顧一下天國指的是什麼,和教會的意思一樣嗎?為什麼基督用比喻來教導關於天國的事情?
2.舉個教會歷史或你個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一件微小或無關緊要的事如何能夠演變成在天國裡具有重要屬靈意義的事情。
3.關於信心的重要性及不信的危害性,這兩個比喻教我們明白了哪些功課?
4.馬太福音17章20節提到信心像一粒芥菜種一樣大。請描述這樣的信心是怎樣的信心。這與本章裡談到的芥菜種有哪些相似之處?
5.麵酵要與麵糰混在一起才能起作用。這個原則既可適用於自己善用蒙恩之道,也可應用在傳福音的方法上。這與基督徒是既在這個世界上卻又不屬於這個世界有怎樣的關聯?
6.我曾在某處讀到這段話:「評判一天過得如何,不是看你有多少收穫,而是看你撒下了多少種子。」你怎樣才能把這些比喻實際應用到你的家庭生活或呼召呢?
* 本文取自《若隱若現的榮耀》(Glory Veiled and Unveiled)。
本專欄與仰望基督教資源書房合作。
通過真道獲得全新的勇氣
受難週靈修4月13日✞基督是對抗恐懼的解藥
受難週靈修4月14日✞基督是生命的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