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寫給即將畢業或正想轉換跑到的朋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前幾週我去一個公部門分享「生涯發展」的議題,當我天花亂墜地訴說著生命價值釐清與生命理想實現的重要性時,有一個聽眾舉手問我:「老師!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我們在公務體系裡感覺只能做例行性的事,根本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理想;但是要我現在換工作,中年轉業的焦慮又讓我卻步,請問老師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針對這個聽眾的提問,我回應他:「能夠在職場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或實現自己的理想,當然令人開心!但我不覺得一定要做什麼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相反地無論在那個職場上,只要清楚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目標,還是可能實現夢想」。接著我跟他分享我一個朋友的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在私人企業工作,他的老闆經常會以情緒化的字眼責罵他的員工,或是自大傲慢地做出一些不成熟的決定後,卻要員工獨自收拾殘局。我想,多數人遇到這樣的處境應該都會抱怨連連,我的朋友也不例外,所以我經常收到他傾倒垃圾的信件或電話。但令我敬佩的是:每次抱怨完,我這個朋友會以中肯的態度去反思他和老闆的爭執點,釐清哪些問題是自己的疏失,哪些是老闆的問題,他不用將老闆那部分的「心理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此外,就算經常受到老闆無理的對待,在他的工作場域中,他還是想盡辦法在可能的範圍內去實現他待人處事的理想(包括同理傾聽、互助合作、包容寬恕等等)。所以,很多同事雖然跟他一樣經常遭受老闆的言語暴力,但卻能從他身上得到很大的安慰和支持。有時後我甚至覺得,我這位朋友才是他們公司裡的「地下老闆」,因為同事們對他的信服程度早就超過老闆,他也因此得到很大的人際滿足和價值實現。

確實,每個人一生中一定會遭受很多挫折,也經常會覺得職場上的同事或上司對自己不尊重,面對這些令人不悅的處境,我們很容易生氣。於是,我們可能選擇找親朋好友吐一吐苦水、抱怨一下對方種種不是、或是從事各種運動來抒解這些不滿的情緒。這些排解情緒的方法對我們的身心健康來說是好的,事實上,我也經常會採用這些方法來處理情緒。但我更關心的是:「情緒宣洩後,我們是否能有更積極的態度與策略,來面對生命中各種不滿?還是除了抱怨、逃避,我們就再也沒有其他可能性了?」

從我這個朋友身上,我學到一件很重要的功課:一個「成熟的人」並非沒有挫折、沒有情緒的人,而是在遭逢挫折的時候,能以「中肯」的態度去區分自己與他人該負起的責任,並且盡可能去降低來自他人不合理對待的傷害。之後,再以積極的態度,在有限的環境中去尋覓、構思能讓自己和環境更不一樣的方法,並懷抱勇氣持續去實踐這個理想。

因著這樣的想法,我經常跟學校裡「七年級」的學生聊到:我覺得「草莓族」最令我憂心的不是他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會有很多抱怨,而是除了抱怨之外,他們對自己和所面對的問題缺乏積極性的觀點和改變的作為。換言之,我認為我們可以抱怨老闆態度差、同事彼此間勾心鬥角、工作內容缺少自我實現的機會,但如果我們抱怨完後還是兩手一攤,缺少更積極性的作為,就等於是讓自己重新陷入這個自己不喜歡的環境而已。

環境結構以及身旁的他人很少會自己改變的,唯有我們在抒發完情緒後,能以更積極的思考方式努力從困阨中找尋出路,才能為環境的改變灑下可能性的種子。雖然我不敢說這顆種子未來一定會萌芽、成長、茁壯,甚至開花結果,但我確定的是:今天不撒種,明天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必然還是荒漠一片!所以,對於即將畢業或正考慮轉業的年輕朋友,期盼大家無論現在或未來遭逢重大困境時,除了消極的抱怨,還能更積極地思考自己可以為自身和所處環境做些什麼可能的改變。我們可以咒罵黑暗,但別忘了「明燈」還是得自己來點!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