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經濟學

【作者:張大虹信望愛閱讀 2005.05.22


現在台灣喊得震天直響的口號之一是「知識經濟」。這句口號的意思大致是知識的取得、知識的記錄、知識的累積、知識的分析、依據知識判斷決策、讓知識成為個體總體經濟的基礎。按著管理觀念,似乎是把「資訊」這個用詞改成「知識」,就成了一個新的企業經營及經濟發展的原則。知識,是思想及經驗的呈現;知識的流傳,主要靠文字記錄下其所呈現的內涵。如此,最根本的知識獲取,應來自閱讀。各門知識,有其不同風貌的閱讀方式,但總要去「讀」的。因此,被讀的工具 ------ 書,就是知識的儲藏資料庫。而就一般閱讀市場而言,「讀」和「書」之間,也有它們自己的「經濟學」。

經濟學最基本的就是「供需平衡」的問題。書,是供給;讀,是需要。想讀書的人,是否都剛好可讀到他所要讀的書呢?出版的書是否剛好都能讓讀者滿足呢?有時候,人想要讀的書得不到;或是想讀的書同種類太多,以致只能選一二去讀;亦或是相對的,出版書商資訊不足,不知讀者需要而沒出版;或出版大量的同類書超出讀者所需。這些都造成閱讀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當然,要達到閱讀市場供需均衡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應該不致差太多才理想。台灣的閱讀市場品質不理想,以致供需是不平衡的。

由需要面而言,首先,閱讀的人不多。不論是學生與否,大部分人不讀書。依據一份研究報告,學生參考書不算,一般以理財企管的功能性書賣得最好,這不是證明有人讀書,而是說明人忙著賺錢沒空讀書,因而對書的需要量不大。其次,跟著流行看暢銷書,不會找自己需要或想看的書,因此對書種的需要很小。另外,文字淺顯易懂,排列鬆散的書容易被接受,這也可以看出不是為閱讀而閱讀的心態。

就供給面來看,大部分的出版社以市場導向來出書,這符合企業經營原則,但失去了出版人的骨氣。出版者應有教育社會的功能,要出版有助閱讀水準的書。其次,出版社行銷手法有時也造成書籍被需要的假象,讓讀者盲目購買,其實讀者可以沒有這樣的需要。再者,出版社為了擴大規模,爭取銷售板塊,就不斷出書,造成供給過剩。

台灣的書店,在逐漸連鎖化下,感覺好像很蓬勃;書店的人氣一般而言也不很差。但就「閱讀」這個概念而言,還是個沙漠。若「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屬實,我們這個島上的人正是如此。所幸,有少數人堅持讀書會的成立;有少數人堅持出版有理想、夠水準的書;有少數人急呼閱讀的必要。

知識很重要,經濟很重要,供需平衡很重要;但沒有閱讀的本質,一切都無意義。

全國各地基督教書房一覽表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