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與宗教

【作者:張大虹會思想的蘆葦 2005.08.07


古早前的小學課本,都會讀到孫逸仙年輕時,如何在家鄉的廟宇中,拆掉神像的手臂,推倒神像的軀體。課本的評論解讀是:國父自幼思想開放,接觸西方教育,為破除鄉里的迷信,故破壞寺廟。這樣的解讀,頗有褒揚他的英明之意。實則,孫逸仙早年接受基督教,成為積極 (或可說激進)的基督徒,因而會破除偶像,宣揚天國的福音。當時必被地方人士視為大逆不道,欲除後而快之;但孫逸仙一定認為自己是「先知在本地本鄉不受歡迎。」

如果以上是史實,反映出若干狀況。首先,為要教育科學理智的觀念,必對不理性的所謂迷信開刀;但這麼一來,否認了民間信仰,只能說服少數精英知識份子,卻無法消除廣大百姓對宗教信仰的需求。

其次,國父學了西方的什麼知識,讓他有如此行為,以中國社會為背景的教育,不好說明孫逸仙信仰情形,讀的人不懂,只好把他當歌功頌德的故事,根本沒這回事,史實被湮滅。再者,孫逸仙以自己所信為真,固然信得好;但因此就立刻著手推翻異己的行動,實則如他的年齡,是輕率的行為。他這麼做,對誰有好處呢?他所信的上帝嗎?未必!總的而言,這個故事說明了信仰與宗教的衝突。

信仰與宗教,有一定的關聯,但也有所不同。在大英百科的詞條中,「信仰」的意思是一種心靈上接受並堅持相信某件事物的狀態,這種接受相信不需要知識科學上的證明或支持。而「宗教」則是人類對他們所關心的神聖、神秘、靈界或神祇所建立的關係,敬拜是維持這種關係的主要元素,而「正確信仰」及對宗教組織的參與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由這些解釋,配合我們所經驗的,大致可歸納出:信仰是個人性的一種信念,它或者由個人領悟,或者由他者告知,讓個人通過自己的解釋並接受這樣的信念、依循這樣的信念。宗教是透過儀式、教義、組織,將一種信仰教化在組織成員中,以建立組織成員間的關係,並建立人和敬拜對象的關係。宗教有賴信仰,信仰不必然需要宗教。由人的性質來看,人需要宗教或依賴宗教遠勝於信仰。因為,人是社會性群居的生活形態,需要集體的意識和組織的領導統御,宗教是達到此目標的有效工具。在此條件下,個人的信仰必須融入團體的信仰。也就是說,在宗教裡,個人的信仰無法存在,有的只是團體的「正確」信仰。

傳道書3: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自有人類以來,人就會向永恆之處,或者那神聖的所在尋找神。其中有對日月星辰的敬拜,因那是人所不能及的神秘之處。後來降至山川、樹石、百獸以至各種精靈的崇拜。總要找個具有神聖意義的對象,以求福祉,以求平安。那時,是信仰發達的時代,個人隨從自己的意思敬拜自己信仰的神,解說自己的神。進入國族的型態後,為統一解釋群體的信仰,避免混亂,就有了宗教,有了組織,有了儀式。希伯來民族的猶太教,古埃及的宗教制度及商周時代中國的國家宗法制度,都是如此逐漸形成。之後,有各種信仰興起,接受的人數一多起來,就形成自己的宗教,以便管理,以便傳播。到了此一階段,就有了宗教與國家統治者的關係產生。直到十八世紀帝制統治的型態結束前,世界各地的統治者都可能利用宗教統治國家,因這樣才能有效控制民心。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皇帝接受基督教,中國北魏孝文帝推行佛教,日本天皇運用神道教,都是政治考量。從單純的信仰,走到複雜的政治宗教關係,真神(或者眾神)的地位何在?

馬丁路德說「這是我的立場。」時,打的是信仰與宗教的戰爭。歐洲三十年戰爭打的是天主教與更正教的宗教戰爭。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帶著濃厚宗教味道的國家戰爭。我們發現許多苦難是因宗教戰爭而起;然而宗教的本質是與人為善,修度彼岸,何以至此後果呢?我想,沒有真神與真理的宗教,只是人的宗教,因此必導致人為的後果。而真神和真理,只存在信仰中,不存在宗教中。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