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與基督信仰常見問題-6牧者關懷信徒如何更深入與差異化?

【作者:王道維網路作家Ⅰ 2023.08.27



圖片提供/123RF


▎作者王道維為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從筆者發表第一篇關於ChatGPT與基督信仰的文章後,就開始接到一些機構的邀請進行相關演講或採訪。筆者發現有些問題是我文章中比較沒有明確提到的部分。為方便有類似問題的朋友(可能以基督徒為主)可以先行參考,筆者整理常被詢問的七個問題並給予一些回應,以下為問題六。

Q6: ChatGPT這類生成式AI對教會或神學院中信仰教育的影響是什麼?牧者關懷信徒的生命可以如何搭配而更為深入與差異化?

A6: 關於生成式AI對教育的影響,筆者曾為文提醒[15],最重要的影響可能不是評量學習的方式改變,而是來自於「虛擬知識」出現,讓傳統知識的產生、傳遞與學習都被解構,進入所謂的「後知識時代」。

更具體來說,傳統上由研究者至教育者、再至學習者的這樣直線知識傳播路徑被攤平,使得這三種身分的人都可以在AI所產生的虛擬知識內,用更快速有效的方式來溝通傳達各種領域的學問。而虛擬知識的特性除了是「尚未驗證為可靠」的知識內容以外,另一個就是與使用者的提問緊密關聯(這也是這類AI的訓練方式所造成),因此可以建構成一個有差異化與個人化的學習工具。這並不是說傳統實體的知識傳播會被取代,那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需要人與人接觸或實作的學習歷程。但是不可否認,這樣的虛擬知識也會造成各種教育上的挑戰或契機,不論是在信仰教育或神學教育上都有類似的狀況。

簡要言之,由於基督信仰並非只是強調知識面的教育,也有許多實務或實作層面的參與(特別是牧養關懷或靈修成長),所以在信仰教育上的確不會像一般大學中的教育受到那樣即時嚴重的衝擊。但是未來持續的影響必然會繼續發酵和增加。教會牧長或神學教育單位若能藉由這段緩衝時間中即時面對,調整態度,更願意直接面對AI應用於信仰教育或神學教育的種種可能與問題,幫助信徒或神學生學習如何作虛擬整合的預備,即使世俗社會或教育領域未來可能還有許多新的改變,至少在基督信仰領域還是可以有游刃有餘的空間來超前部署,並且提供切實落地又有超越眼光的導引。

至於問題的另一方面,對於教會牧養中最重要的信徒關懷與屬靈陪伴會有何影響?如何能在AI時代更為深入?的確是更複雜的問題。因為關懷牧養絕大多數是透過實體互動來完成,表面上的確不太容易受到這波AI的發展直接衝擊。但是間接的影響還是會有的,而且變得更隱晦以致於很容易疏漏。筆者目前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影響,分別是「社會環境」、「關懷方式」與「生命深度」,分別簡述,再來看如何突破或調整。

「社會環境」面向是指,當AI進入各層面的商業化時代,也代表過往許多靠人力參與的白領甚至藍領工作都會受到許多衝擊,無法積極轉型的企業或個人將快速面臨被取代的問題。許多基督徒的工作機會勢必也會受到影響,這些都不是用信仰的口號可以解決的,需要牧者將心比心的同理。當然,牧者也會有聚會人數減少,因而奉獻減少的壓力,只能更孤單的仰望上主供應。與此相關的牧者諮商、牧者心靈關懷或相關的神學思辯,都需要我們更實質面對而非僅用屬靈口號宣告,就拍拍屁股離開。

其次,從「關懷方式」來說,AI時代會有更多藉由類似ChatGPT生成的虛擬文字或影像供社會大眾溝通交流的方式,就如同我們現在許多用Email或line來溝通的情形。這些科技產品都是將人與人之間實際的溝通更為虛擬化與實用化,降低感受到彼此實際接觸的人性溫度。但是許多牧者誤以為基督徒或大眾會因此就更喜歡實體接觸,更愛來聚會,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期待(從年輕世代的流失以及疫情後人數回流就可以知道)。這是因為雖然大家都知道科技產品使我們少了實體的接觸,也都希望能增加實體的接觸與人性的溫度,但是「不希望是膚淺表面」的那種形式。疫情時期的線上聚會讓許多人了解到聚會本身如果沒有辦法有真實的交流,只有膚淺的奮興或表面的問候,其實沒有也真的無妨,未來也更容易用各類AI模擬取代。

因此這就連結到「生命深度」的問題。在西方國家或台灣地區,大部分基督徒,特別是在城市中,多是屬於該社會的中產階級,有著相對穩定與單純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會發現教會中最熟悉的禱告不外乎身體健康、家庭和樂、工作成功、考試順利等等以個人福祉為中心的內容。但是由前面兩點可以看出,科技的發展與AI的出現讓這些表面的平安順利被震動,讓人們發現真正渴望也需要得到的深度內在生命,遠遠不是台上所喊的「讚美」或「幸福」等淺薄口號能滿足的。

以上這些當然不是直接與AI有關,但是目前的AI發展很快就會整合各種文字、語音、影像或聲光媒體進入我們的生活,會逼使我們脫下過往膚淺的表面關懷,需要長時間經營的個人關係,才能真正的觸動內心。而這中間更多可能是需要面對後現代社會中個人的孤獨或關係的破碎,直接與社會邊緣族群(如破碎家庭、偏鄉弱勢、新住民家庭、性少數族群等)同在,才能越過AI可以模擬的聚會形式,接觸到底層的生命樣貌,聆聽到彼此內在真實的聲音,以及上帝輕柔的呼喚。


[15] 王道維,〈迎接「後知識時代」的來臨---從生成式AI的虛擬知識談起〉,風傳媒(3/31/2023),引用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4766772?mode=whole。後來補充修改的版本可參考作者的部落格原文: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78728006

※本文原刊於作者的部落格,經作者同意後修改發表。作者近期已出版《當教會遇見AI:從基督信仰探討ChatGPT對教會的挑戰與契機》,由ChatGPT寫了篇序言。

※本文為系列文章,共有七篇,將陸續刊登。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