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急澗山嵐》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宣教學的混雜:泛靈論的新範式 4-2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者 ▎Robert J. Priest, Thomas Campbell, and Bradford A. Mullen

摘譯 ▎林奕慧


《鬼附豬群闖入湖裡》(The Swine Driven into the Sea),詹姆斯·迪索(James Tissot),1886-1896年。(圖片來源/Brooklyn Museum


這些教義的實際後果

分析這些概念之前,我們應該指出這些概念帶來哪些影響。

一、具體影響了人際之間的交往

當異教徒將珍貴的傳統文物贈予基督徒或傳教士時,受贈者若擔心禮物有鬼魔附著而把它丟了,極可能破壞彼此的友誼。舉個例子,吉姆是基督徒,他與原住民皮拉克萍水相逢。因兩人志趣相投,皮拉克送了吉姆一個特別的娃娃作為紀念。有天,吉姆將娃娃給一對宣教士夫婦看,宣教士警告吉姆,當地民間信仰把人扯入巫術,或鬼怪;他們還說了些故事,比如接受受詛咒之物有可能受害,甚至死亡。宣教士夫婦立即為吉姆和家人禱告,祈求「保護的屏障」,又吩咐他馬上毀掉娃娃。幾天後,皮拉克遇見吉姆,詢問他妻子喜不喜歡他贈予的禮物。皮拉克說娃娃非常珍貴,衣裳是古老文化傳統的結晶;他想找時間解說娃娃的特點。吉姆嚇壞了,遍尋當地店鋪,好找個類似的娃娃。他很幸運的找到了,卻也因此花了一大筆費用。替代品僥倖瞞過皮拉克,但過程驚險無比,友誼差一點破裂。另外,一位神學生遭遇類似,但他對友人坦承,已經把禮物毀了。

除此,若信徒被知會族譜不明的嬰孩身上,可能有鬼魔藉由遺傳而附著,那麼,本來有意領養的人多半會怯步。領養了孩子的父母,很有可能把孩子的行為問題歸咎於遺傳性鬼魔影響。這樣的觀念是不是表示,被領養的孩子得常常接受驅魔(儀式)?這種教義一定會影響旁人如何看待孩子,也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二、造成信徒靈性上實質不安

如果我們相信,不經意地接觸特定物件、地點、詛咒或特定的人,有可能使我們受鬼魔攻擊,如此,我們的靈性會受負面影響。神學生珍妮與其丈夫湯姆的經驗就是個例子。某教授休安息年假出遠門時,委託他們照料屋子。住進人類學教授的家後,珍妮和湯姆卻被滿屋子各種部落的文物裝飾給嚇壞。有一天,珍妮瞥見窗戶上的倒影,認定那是鬼魔。之後,珍妮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她非常擔憂胎兒的狀況。某天晚上,她夢見撒旦顯現,說已經附在孩子身上。珍妮將夢境告訴丈夫,然後湯姆也作了類似的夢。教授恰好在這時回來,透過禱告與輔導,安撫這對焦慮而恐慌的夫妻。由於他們先前接受了我們目前在檢視的這類不當教義,才會導致驚恐。可見錯誤的教義會使我們失去靈性安全感。

這些教義的共同點在於,我們容易受到鬼魔攻擊,這些攻擊與道德或靈性狀況完全無關,反而與語言、物件、人、地點的具體接觸和符號連接相關。因此,Wagner說,即便基督徒活在聖潔當中,也會受詛咒攻擊。Kraft同樣持有類似觀點,他說曾經從一些屬神的、聖靈充滿的基督徒身上趕出魔鬼。

基督徒對聖經的傳統解讀,強調我們應該謹防撒旦在教義、道德和靈性方面影響我們。不過,上述宣教學者警告的重點不太一樣;他們把焦點放在特定語言、物件、人、地點的物理接觸和符號連接。學者宣稱這些原則是基於「一些普世法則」—無論從聖經或只不過是巫術與泛靈思想—都對信徒(尤其是宣教士)的靈性健康造成嚴重後果。你我真的相信,無數事物以及他人的祕密詛咒會使我們受到鬼魔攻擊?

如果是的話,我們就必須投注大量精力以解開這些潛在的連結,而且需要特別的知識來源才做得到。這無法每時每刻地進行,因此有可能疏忽,如此導致信徒在靈性上忐忑不安。

三、具體影響了宣教學方法論

這類教義影響我們在宣教領域中投注精力及分配資源的方式。如果我們相信鬼魔以區域為基礎施展力量,而我們可以透過不同區域的爭戰,使當地人們接受福音,那麼,想要讓福音廣傳的人就會對此投注精力和資源。「人類學將文化視為它看來如此(it appears to be),而屬靈繪圖嘗試將文化視為它確實如此(as it really is)」—若Wagner所言屬實,那我們何需研究所謂現實的表面(reality as it really is)?換言之,我們不必再對不同文化、不同地區的人們,踏踏實實地從事人類學研究。

比方說,近來有位神學生提出這樣的論文研究計劃:繪製世界上某一地區的區域邪靈,建議藉此引領單一語言、單一文化的美國信徒組成隊伍,在某區域行走禱告,捆綁該地區的邪靈,使福音突破重圍而傳開。如此,就不需要學習該地區的語言,也不用了解該地區的文化。若類似的方法得到認可,珍貴的資源將會消耗在這類並非立基於現實的知識上。有志從事宣教者,可能樂於選擇這種捷徑,放棄費心費力學習語言,了解文化。然而,後者不正是宣教領域中嚴重缺乏的?(待續)

本專欄與《校園出版社《書饗》校園雜誌》合作

【延伸閱讀】:
宣教學的混雜:泛靈論的新範式 4-1
親愛的爸爸,孩子需要你
父親的去世讓我學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