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福音不成反被人问倒,该怎么办?

【作者:小小羊网路作家Ⅱ 2025.09.14




《司提反殉道》(The Martyrdom of St Stephen),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616-1617年。(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问:

是这样的,我最近有个传福音的问题。许多时候我想介绍基督给人认识时,常会遇见许多人对信仰的疑问,有时候对方是带着偏见和假设问的,这种时候我常常不知道要怎么为主辩护。甚至到后来觉得,我不但没有成功地让人真正地认识上帝,反而我被对方的问题问得楞住了。

有一次一位佛教徒同学说圣经里的内容都是假的,也是人编出来,不是真的神的启示。接下来的讨论他都是基于这个前提,所以我怎么说他好像都听不进去。我觉得很气馁,常常发生这样的事阿。我也想为主赢得灵魂,可是却觉得自己软弱无比。传福音真的这么难吗?遇见这样的情况,究竟怎么做才好?

答:

首先,我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来没有人,是因为我们讲赢对方、辩赢对方、有能力解答出对方所有问题,就能因此信主的。人能信主,纯粹是圣灵的大能,不是因为我们的讲解。

我不是说讲解不重要,请不要误会;我强调的是即使我们很会讲解,但只要圣灵不动工,即使对方都听懂了,也都同意了,他还是不会信。

还没信主得救的人,灵性是死亡状态,没有能力听下任何福音。唯有圣灵开始动工,在未信者心中不断动工,这时,他们才逐渐有能力听下各种福音真理。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祷告,求圣灵动工,拯救对方。

那么,难道我们就不需装备自己吗?不是的,我们当然要装备自己。但我要强调,观念一定要正确,要知道自己只是上帝器皿,自己的口才知识并不是对方能否信主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只是与神同工而已,真正动工的是上帝自己,不是我们。

我认识好多个很会传福音的弟兄姊妹,啊!感谢主,他们传福音真的很有果效。那是上帝给他们的恩赐,真的很感谢主。他们都不是什么知道很多知识、很会讲道的人,但是,他们传福音,对方就是很容易就信了。

另外,也有些很会带人信主的弟兄姊妹,甚至连传都不太会,只会邀请对方来教会或团契聚会,然后,对方就因为有机会在教会中听道,之后信主得救。这些弟兄姊妹,不仅连知识、讲道都没能力,连「传」也没能力,但是,他们平常很有爱心,很会照顾别人,使未信者能从他们的行为里感受到上帝的爱,进而愿意到教会听道。

所以,请不要因为自己答不出未信者的问题,就灰心丧志,甚至自暴自弃。请记住,人能信主,绝不是因为我们的口才、知识或任何努力,而是上帝动工。在人信主的事上,我们没有什么功劳,一切都是上帝恩典。

然而,大家可能会疑惑:自己当初信主,确实是因为某个基督徒讲的内容解通了心中的疑惑,所以才信主的啊?

是的,我没有否认这部分。事实上,好的知识、好的讲解,真的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都不是神,不知道对方真正的关键点在哪里,也不知道讲通哪个关键点对方就会信主,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解通那关键点对方才会信。我们可以学习各种传福音的方法,可以学习各种宗教的知识,可以学习各种护教技术。但是,真正能使人信主,还是在上帝自己,不是我们的功劳。

有些人,要循循善诱、温柔的讲解,他才会信主;有些人,反而要强硬的责骂、当头棒喝,他才会信主。用什么方式,我们常不得而知。

主耶稣对十二使徒,常常是温柔讲解,循循善诱;但司提反临死前的讲道,却没让保罗信主,反而是主耶稣对保罗强硬的大光照耀使他瞎眼,他才信主得救。

我们可以准备,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但是,我们真的无法事先知道果效会如何。广传福音、装备自己,是我们应尽的本分;至于人家会不会信、成果会如何,那是上帝的主权,不是我们事先能预期的。

彼得在五旬节当日讲道,只是很单纯讲主耶稣受死复活,信而得救,结果,就三千人信主了。司提反在公会讲出一篇很长的道,从始祖亚伯拉罕讲到主耶稣,结果是被乱石丢死。亚拿尼亚奉主的差遣,去对残暴的扫罗按手祷告,告诉扫罗主耶稣差他来,这样扫罗就受洗了,变成日后的保罗。保罗在雅典讲出一篇精彩的道,结果有讥诮的,有相信的。

我们尽量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能力,只需尽本分即可,其他的,是上帝的事。

但是,话又反过来,难道我们都不需装备吗?当然不是!「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常做准备」,看到了吗?所以,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要尽量努力充实自己、装备自己。但是,我还是必须提醒,我们不管如何装备,永远都不会够,我们只能尽量。而且,即使我们讲得很好,对方信了,那也不是我们的功劳;假使我们讲得不好、答不出来,也不用伤心气馁,回家后再去查考或问人便是。

再回到发问者的所提的例子。位佛教徒同学说圣经里的内容都是假的,接下来的讨论他都是基于这个前提。其实,这有很多方法可以辩,但是,请记住我前面讲的:即使对方听懂我们的意思,也同意我们说的是正确的,但除非圣灵动工,否则对方还是不会信主。

要如何回答?我简单示范一个:「你假定我们圣经为假,来问我圣经问题,那么,我也假定你们佛经为假,来问你佛教问题,你觉得这样好吗?假使你尊重我,正如我尊重你,那么,你可否先不用管圣经真假,听我讲我们圣经说了些什么?」

更强硬的示范如下:「基督教新约经典,在西元一百年内就全部完成。佛教第一本经典,是佛祖释迦牟尼死后五百年才出现。你觉得,要比真假,哪种是假的机会比较高?」

「你读史记,会先问它是真是假吗?司马迁找的资料,你就相信吗?史记的纪录里,很多古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都早于司马迁很久以前,他讲的是真是假,谁知道?但是,你读书时,也不会先问它是真是假,而是先读再说,不是吗?老师考试时,你有对老师抗议史记是真是假都还未知,怎能就这样要我们背、要考试呢?这样的话,假使你要认识圣经,七早八早就只用圣经为假来认识圣经,这样对吗?好吗?公平吗?」

说真的,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样的回答,才能切入对方的心。该温柔、该强硬,真的不知道。我们需要圣灵带领,祈求圣灵带我们做正确的事,开对方的心门。

在我年轻时,我很看重辩论技巧,会企图辩倒对方。但随我年纪越长,即使我有能力驳倒对方,我也不太喜欢用辩论技巧。我看重的,是机会。当机会来了,我会尽量告诉对方我们在信些什么。对对方的疑问,我会尽量解答,但不是去辩倒对方。

通常,未信者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1. 恶意的;2. 诚意的。有些人问问题,我们会感觉到对方是出于恶意,不是真正想知道我们在信些什么。对这类人,我通常比较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他们身上。有时,在网路上,有人恶意攻击基督教时,我会藉机反击回去,但目的不是要使对方信主,而是要讲给其他读者听。

但是,也有另一种人,问问题是真正想知道基督教在信些什么。对这些人,我会花很多时间与心力去讲解,努力去消除他们的疑惑。

对第一种恶意者而言,我常常可以驳到对方哑口无言;对第二种善意者而言,我常常可以讲到对方点头称是。但是,还是一样,这都只是松土,都只是福音预工,真正动工的,是上帝自己。不过,虽然只是松土,但只要有机会,就要努力松土。

曾有人做统计研究,他们发现,一个人能信主,平均要遇过约十几、二十个基督徒的福音事工。这个数据,真实性姑且不论。但是,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个提醒:带人信主,有时真的好像接力赛。我们是中间哪一棒都不知道,有人是第一个撒种的,有人是中间松土耕耘的,也有人是最后收割的。没有谁特别了不起,也没有谁的功劳最大。我们尽自己本分便是。

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甚么,浇灌的,也算不得甚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林前3:6-7)

另外,趁此机会,我也要提醒一个观念。有时,福音事工可以分成:1. 预工(松土);2. 正工(福音本身);3. 后工(栽培造就)。这种分类,虽然不是绝对,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一些东西。

对我而言,除非传到「罪—十字架—认罪悔改信耶稣」的道,其他都不算做到「正工」。换言之,很多人传福音时,其实都只是在做预工,还没切入正工。带人到教会听道,这只是福音预工,还没到福音正工;对人讲解圣经、回答未信者问题,除非有讲到「罪—十字架—认罪悔改信耶稣」的,否则,都还是只能算预工,不算正工;教会办读书会、乐团、课后辅导、开设医院、慈善济贫……,全部都只是预工,不是正工。

请注意:我不是说预工不好,事实上我非常看重预工,也非常积极支持各种预工。但我们必须记住:那还不是福音的正工,不是福音的本体。我们必须努力找机会,在时机合适时,将福音本体传给相关人,这样才是真正传到福音。

以上分享,提供参考。


上一则下一则